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东西流水,终解两相逢——马一

发布时间:2019-06-20 01:55
【摘要】:古今中西之争是晚清以降的一个重要话题。在教育领域,马一浮与竺可桢的交往具体而微地展现出新旧学人观点的异同,以及传统教育在新体制下面临的困境。在教育立场上,马一浮固守传统,主张向内体究,看重道德修养;竺可桢强调追求真理,提倡科学方法与科学精神。另一方面,在认同民族品格、看重独立思考等方面,二人的思想有相通之处。在教育实践方面,尽管二人均试图增进学生对传统的了解,但在现代教育体制下,马一浮所期望的书院自由讲学之风始终难以实现,折射出新旧教育调和之难。
[Abstract]:The dispute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in ancient and modern times was an important topic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Ma Yifu and Zhu Kezhen shows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new and the old scholars, as well as the difficulties faced by the traditional education under the new system.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education, Ma Yifu adheres to the tradition, advocates introverted research and attaches importance to moral cultivation, while Zhu Kezhen emphasizes the pursuit of truth and advocates scientific methods and scientific spirit. On the other hand, the thoughts of the two people are in common in identifying with national character and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independent thinking. In terms of educational practice, although both of them try to improve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tradition, under the modern education system, Ma Yifu's expectation of free teaching in academies is always difficult to realize, reflecting the difficulty of reconciling the old and the new education.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
【分类号】:G52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刘炜;;古闻来学 未闻往教[J];读书;2009年03期

2 宫云维;;马一浮主讲浙江大学“国学讲座”始末[J];齐鲁学刊;2010年01期

3 虞万里;;马一浮与竺可桢[J];中国文化;2007年02期

4 吴丹英;王建军;;竺可桢解读:大学需要“牺牲精神”[J];现代大学教育;2012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屈哨兵;;语言服务角度下汉语国际推广的几点思考[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永亮;马一浮儒佛会通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刘丽;竺可桢教育思想中的人文价值[J];贵州文史丛刊;2001年02期

2 吴继霞;赵子真;;竺可桢人格特质初探[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3 励如孟;;竺可桢的大学教师观与实践[J];师资培训研究;1999年04期

4 刘梦溪;马一浮的学术精神和学问态度[J];文艺研究;2003年06期

5 张彬;付东升;林辉;;论竺可桢的教育思想与“求是”精神[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6 李更生;;竺可桢与浙江大学——从竺可桢的人格魅力看浙江大学的崛起[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7 程融钜;竺可桢办学经验与教育改革[J];探索;1986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金海;;师生对话: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价值关切[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5年04期

2 蒋波;;继承与创新:辩证地看待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J];当代教育科学;2006年22期

3 罗祖兵;;教育改革:“传统”与“现代”的搓揉[J];现代教育科学;2008年07期

4 吴静;;竺可桢在浙江大学的教育思想实践述评[J];法制与社会;2009年10期

5 周贵礼;;我国学校教育现代转型探讨[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1年02期

6 罗玉明;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激烈冲撞——湖南私立孔道学校的读经活动[J];怀化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7 冉启权;;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型之路[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下半月);2008年03期

8 边璐;;现代教育改革方向探讨[J];学周刊;2011年21期

9 熊冬炎;丁长江;;从“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之争看教学论的发展趋势[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02期

10 王海民;李艳茹;;教育管理观念更新问题的研究[J];作家;2007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朱鹏;;澳门现代教育发展三十年[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4)——中国地方教育史研究(含民族教育等)[C];2009年

2 王建军;;论中国现代教育的产生与确立[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3 安玲玲;寇祥明;;贴心·爱心[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山东卷)[C];2010年

4 黄月华;;从“减负”思考全面推进素质教育[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中专教育委员会会议论文集[C];2003年

5 窦桂双;;创新型教师刍议[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6 桑新民;;现代教育技术学基础理论创新研究[A];中国电化教育协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7 ;后记[A];《新时代的脚步声》之五——现代教育新论[C];2002年

8 李森;;两战期间美国教育改革述评[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9 刘传德;许华;;关于西方教育思想流派几个问题的思考[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10 钱民辉;;当代中国教育改革的三次浪潮及未来走向[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汝伦;《论语》对于现代教育的意义[N];文汇报;2007年

2 晓君;现代教育的悲哀[N];保定日报;2005年

3 羊中兴;小学而大遗的现代教育[N];人民政协报;2003年

4 姜义华(复旦大学教授);建成现代教育中心强化服务水平[N];联合时报;2005年

5 别志雷;“教师难忍奇思怪想”揭开了什么谜底[N];河北日报;2010年

6 湖北省巴东县第三高级中学 谭德江;信息技术对现代教育的影响[N];学知报;2011年

7 顾今;现代教育的使命:培养现代人格[N];天津教育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钟伟;网络教育不是传统教育的翻版[N];中国教育报;2001年

9 高铁军;现代教育的方向:个性化[N];山西经济日报;2002年

10 本报记者 薛庆元 通讯员 付利;苏州 现代私塾引发德育之争[N];中国消费者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一鸣;教育与时间[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2 姚远峰;寻求意义:现代教育之转型[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方建锋;论现代教育中的实质非理性现象[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邓小泉;中国传统学校教育生态系统的历史变迁[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王晴;从“教化”到“培育”[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原青林;“教育活化石”的考释[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7 张香兰;从实体到过程:现代教育的思维转向[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曾水兵;从单向性到整体性:人学观转变与现代教育路向探索[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9 李泽清;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特性探析[D];东北大学;2010年

10 许庆如;变革与传承:近代山东乡村教育研究(1901-1937)[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玮;对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的解读和批判[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臧兴妍;论约翰·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D];吉林大学;2008年

3 王红莉;杜威“经验”课程思想及其实践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4 李振平;教师身份的伦理思考[D];河南大学;2009年

5 白金祥;罗素的教育思想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6 韩冰;关于高中教育资源库建设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7 金敬涛;教育现代化与人的全面发展[D];黑龙江大学;2002年

8 万华;远程教育学生评价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9 吴怡频;新式教育对现代中国社会与政治发展的影响[D];浙江大学;2010年

10 祝敏;远程基础教育应用研究——中小学教育联盟网[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5028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25028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307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