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眼球定位技术的在线教育系统框架思考
【图文】:
星Galaxy系列智能产品的功能;而uMoove提供的眼球追踪技术能够实现更多的功能。打瞌睡等现象,也会出现一定程度边学习边切换窗口聊天等其他与学习无关的操作和行为,这些行为势必会影响到学习的效果和效率。为解决这样的问题,可以基于眼球定位技术,通过两个步骤来设计解决办法。第一,当学习者眼球视点位于屏幕有效区域内进行计时,获取学习者学习过程中每段注意力集中和“走神儿”的时间;第二,当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多次或者长时间不集中注意力时,通过“走神儿”时间长度及次数的评判对学习者进行及时的提示。图1课程时间分析例图如图1(虚拟数据)所示:在一节55分钟的课堂上,学习者真正学习的时间为T1+T2+T3+T4=51分钟,那么每段注意力集中的持续时间大概15分钟左右,在学习者注意力不集中的时间段的学习内容被记录下来并打上该学习者的标识,则可以在接下来的测试中重点进行考察,以确定该学习者是否真正掌握这些内容,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补习注意力不集中时间段的学习内容。同时,如果“走神儿”时间较长,系统可以及时发出提醒,以使学习者尽快恢复注意力学习,提高有效学习时间。2课程内容颗粒度2设计对大量学习者的每段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数据信息进行汇总和分析,并按照学习者年龄/年级、学习科目、学习形式等进行分类评估和挖掘,得出不同情况下不同人群能够保持注意力持续集中的平均时间,这个平均时间可以作为设计课程内容知识点颗粒度[7]的重要参考,尽量将每个知识点的讲解时间片段控制在近似相等或者短于学习者注意力持续集中的平均时间。这对于提升学习效率和保证学习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表3为一个例子(虚拟数据)。由表3可以知道学习者学习不同科目知识点时能够保持的注意力集中时间不同,对于数
内容。我们知道,页面空间内不同区域能够获得学习者关注的程度不同。眼球定位技术则可以提供一种有效的方法来研究屏幕不同区域得到学习者的关注程度,通过学习者眼球的视点在不同区域内停留的时间即可得知屏幕对于学习者的有效区域。根据停留时间的范围进行页面区域划分和设计,将比较重要的学习内容或需要更长时间进行学习的内容放在学习者停留时间较长的区域,次重要的内容或较少颗粒度的学习内容放在学习者停留时间较短的区域等,按照这样的板块划分和编排对于学习者学习效率的提高是有很大的价值和参考意义的。如图2(虚拟数据)所示,D区域中用户注意力停留时间最长,而B、G等区域不受学习者关注,通过合理的分区来进行统计性测试则可以得到比较客观和有价值的数据,这对于在线教育系统的页面子板块划分和编排是很有意义的。图2学习者视点停留时间分布图此外,在读书学习的时候我们可以根据学习者在不同章节停留的时间长短,可以分析推断得出该学习者对某一些章节比较有兴趣或某些内容对于该学习者是相对困难的;在线测试过程中,同样可以根据学习者在每道题目上所花费的时间来进行判断题目的难度系数,推断该学习者对不同内容掌握的情况。通过眼球定位技术也可以给UGC(UserGeneratedContent,用户自生成内容)模式注入创新力量,通过用户对某些资源的某些片段的停留时间的分析,,就可以将相对用户感兴趣或用户认为有价值的内容片段进行重新编排形成新的优质课程资源,这对于优质课程资源的沉淀有极高的应用价值。眼球定位技术对于在线教育教学内容的设计和内容板块划分及板块位置编排都有极好的研究和参考价值,合理的设计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习者的学习过程,提高学习效率。5提升模拟驾驶等学习的效率和体验在交互式教学?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胡克;产品交互设计介绍[J];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海外传媒速览[J];远程教育杂志;2004年04期
2 李桂云,李轩仪;追寻在线教育理想状态——本刊执行主编与东软集团副总裁、信息技术学院院长温涛对话[J];中国远程教育;2003年18期
3 ;国际资讯[J];中国远程教育;2003年10期
4 刘畅;;台港澳地区在线信息素质教育情况的比较与分析[J];图书与情报;2007年05期
5 王宏;;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开展在线信息素质教育[J];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5期
6 刘洋;;《真知探索》——教育游戏新世界[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08年03期
7 冷选英;易斌;;信息素质教育的发展趋势——在线教育[J];继续教育;2007年10期
8 尹小平;贺明华;;论在线教师的专业发展[J];软件导刊;2006年14期
9 ;Sun公司携手奥鹏教育中心创建Sun中国在线教育管理学院[J];计算机与网络;2009年01期
10 张满才;丁新;;在线教育:从机遇增长,到融入主流、稳步发展——美国在线高等教育系列调查评估对我国网络教育发展的启示[J];开放教育研究;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张建伟;;教育信息化的系统框架[A];中国电化教育协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2 宋铭;;QTI标准在考试中的应用[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武翠红;周采;;论外国教育史学理论及研究的必要性[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周口市川汇区电大 靳旭;网络在线教育的发展[N];河南日报;2004年
2 记者 盛李锐;市干部在线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召开[N];马鞍山日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赵正;“不见面”需求隐现在线教育借机突围[N];中国经营报;2009年
4 徐启生;美国“在线教育”迅速发展[N];光明日报;2007年
5 本报见习记者 孟群舒;新东方上市在线教育张开钱袋[N];解放日报;2006年
6 记者 红娟;中小学在线教育产品亮相BIBF[N];中华读书报;2009年
7 罗添;在线教育为何开花易结果难[N];北京商报;2007年
8 本报驻特拉维夫记者 田学科;享受虚拟世界的便利[N];科技日报;2003年
9 本报记者 何源;坚守传统在线教育[N];计算机世界;2005年
10 刘洋;在线教育提振新东方[N];财经时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胡小勇;问题化教学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殷爱武;我国信息素质教育工作的研究与思考[D];山东大学;2006年
2 韦军;基于COM的网络多媒体教学系统[D];南京理工大学;2002年
3 王亚华;网络教学中的VRML应用[D];合肥工业大学;2002年
4 张秀梅;高校网络远程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的探索[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5 孔燕;美国K12在线学习发展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6 陈维菊;美国南部地区虚拟学校建设与发展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7 李杨;美国远程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8 夏晓;电大远程学习者学业融合影响因素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5699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25699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