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心理弹性与应对方式相关研究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于肖楠,张建新;韧性(resilience)——在压力下复原和成长的心理机制[J];心理科学进展;2005年05期
2 梁宝勇,郭倩玉,郭良才,杜桂芝,刘畅;关于应付的一些思考与实证研究Ⅱ-应付方式的评定、分类与估价[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9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吕勇,李强;下岗职工应付方式的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年04期
2 李强,刘艳;SCL-90对企业管理人员的测评分析[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年06期
3 李强,张然,鲍国东,姜海燕;聋哑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评估分析[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年05期
4 宁淑娥,潘杰;水兵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的建构、信度效度研究及常模制定[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4年02期
5 张晓慧,冯金平,段国甫;初中生道德情景应对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年06期
6 韩磊磊;中小学教师的应付方式调查[J];教育导刊;2004年10期
7 李冬梅;雷雳;邹泓;;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的特征及影响因素[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8 胡志;竞技体育中应重视和加强应对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9 胡军生;王登峰;滕兰芳;;人格和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10 周意丹,刘亚平;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人格特征等因素与手术患者焦虑的关系[J];中国临床康复;2004年3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刘志宏;初中生校园压力因果模型建构与压力疏导团体辅导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2 席居哲;基于社会认知的儿童心理弹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胡志;我国篮球运动员比赛应对方式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桦;比较视野中的西南大学成人高等教育新生挫折及其应对方式调查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2 郑红;大学生积极压力应对认知评估训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戚少枫;高职大学生应对方式、人格特征与人际信任的相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4 胡建兵;影响在校生应对方式因素的情境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
5 王海荣;蒙汉初中生应对方式及其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3年
6 王啸天;民办高校新生挫折及其应付方式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穆新华;癌症患者的家庭功能、应付方式评估及其相关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4年
8 程涛;大学生认知方式及父母教养方式与应对方式之间关系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任伟荣;心理应激多因素系统综合评估的初步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10 张婷婷;戒毒劳教人员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碧岚;离异女性复原力的个案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03年12期
2 李海垒;张文新;;心理韧性研究综述[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3 贾晓波;心理适应的本质与机制[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4 王振宏;初中生自我概念、应对方式及其关系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1年03期
5 黄希庭,余华,郑涌,杨家忠,王卫红;中学生应对方式的初步研究[J];心理科学;2000年01期
6 曾守锤,李其维;儿童心理弹性发展的研究综述[J];心理科学;2003年06期
7 郑剑虹,黄希庭;自强意识的初步调查研究[J];心理科学;2004年03期
8 张文新;中小学生欺负/受欺负的普遍性与基本特点[J];心理学报;2002年04期
9 于肖楠,张建新;韧性(resilience)——在压力下复原和成长的心理机制[J];心理科学进展;2005年05期
10 张向葵,于肖楠;处于不支持行为压力下的下岗人员的心理中介研究[J];应用心理学;2002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席居哲;基于社会认知的儿童心理弹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谢丹;进城务工农民子女自尊发展的心理弹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国华;;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解析[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年26期
2 项莹璐;唐江尧;杨华;章仲利;;高中生主观幸福感与时间管理倾向关系的调查[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年02期
3 易琦;;初探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预警机制的建立[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11年07期
4 李劲松;;成功不分先后——谈谈高中生的心理调节[J];青苹果;2003年04期
5 侯春娜;刘志军;张绍波;;达斡尔族高中生自我同一性状态研究[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1年03期
6 刘鹏志;;生死大营救——一例校园自杀直接心理危机干预过程及反思[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1年11期
7 叶华奇;;高中生“应付方式”现状研究[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8 杨元秀;皮现秀;;高中生如何培养健康心理[J];青苹果;2002年Z1期
9 蒋正华;张太泉;汪洋;朱锦俊;赵国平;;高三学生不同个性特征与高考应付方式的对比研究[J];四川精神卫生;2011年03期
10 李萌;;一例由于人际关系敏感的一般心理问题咨询案例报告[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冼远方;;高中生化学学习兴趣影响因素的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张焕;尤扬;;高中生英语自我效能感与英语成绩的相关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安蕾;;武汉市高中生亲子沟通特点及其与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尧国靖;;高中生A型人格与时间管理倾向的相关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张晖;沃建中;刘彩梅;;高中生人格量表常模的制定[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田青;刘富汗;;新乡市高中生抑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调查报告[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弋鹏;;西部地区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及影响因素的分析[A];山东心理学会第十届学术会议论文提要汇编[C];2002年
8 张信勇;徐光兴;;高中生的家庭印象状况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王春莉;廖凤林;;父母教养方式与高中生抑郁情绪的相关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潘洁;沃建中;董及美;;高中生心理健康量表常模的制定[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河南省虞城高中 刘继峰;克服高中生厌学心理的对策[N];学知报;2011年
2 熊德;四国高中生心态比较,挺有意思的[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3 赵永新;青少年中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差[N];福建科技报;2008年
4 陈昕宇 杨博;调查:高中生和女生易出现心理偏差[N];中国妇女报;2011年
5 唐蕾(作者单位:廊坊市第八高级中学);浅析高中生的心理困惑[N];廊坊日报;2006年
6 李爱铭;孩子缘何多有一颗“玻璃心”[N];解放日报;2010年
7 浙江省磐安中学 张阳波;高中生防御方式性别特点的初步研究[N];学知报;2011年
8 赵永新;近两成市民心理健康不佳[N];人民日报;2008年
9 艾琳;心理教育缺位造成青少年崇拜盲从[N];宜春日报;2007年
10 邓琳;重视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N];人民政协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桢;高中生化学问题解决中的表征与策略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2 陈君;高中生自杀意念的易感性—应激模型:多时段追踪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3 张敏;青少年情绪弹性及其对认知的影响[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4 柳菁;心理弹性新论:多视角PAC人格模型理论与实证[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席居哲;基于社会认知的儿童心理弹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陈建文;青少年社会适应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结构、机制与功能[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7 苏雪云;超常高中生自我意识及其对情绪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蔡颖;心理弹性与压力困扰、适应的关系[D];天津师范大学;2010年
9 晏碧华;青少年印象管理的外显与内隐加工模式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10 刘肖岑;青少年自我提升的发展及其与适应的关系[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春振;高中生心理弹性、应对方式与考试焦虑关系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2 方洁;合肥市某高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3 赵晓红;高中生自我同一性及其对学业成绩的影响路径[D];聊城大学;2009年
4 张立;高中生责任心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成就目标定向的关系[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梅;高中生不同人际关系群体情绪调节方式的比较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6 李燕;高中生积极情绪调查及认知-行为疗法干预研究[D];河南大学;2005年
7 胡海燕;高中生生活压力、应对方式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5年
8 罗敏;高中生亲子冲突的初步研究及原因探析[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9 洪丽;高中生利他行为与移情、道德判断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10 盖卫娜;高中生领悟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5839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25839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