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关系的动态考察
【图文】:
两者相对规模的变化实际是两者关系变化的反映。然而,我们又应如何从纷繁复杂的现象中把握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关系的实质呢?图11912—1945年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发展趋势图②二、竞争与共生:民国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关系本质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世界是由无数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事物和过程所形成的统一整体。一般系统论则将这种观点扩展至社会系统,认为系统与其子系统之间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和系统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我们可以将系统间的这种关系简称为相互依赖关系。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同属教育系统,理应具有相互依赖性。实证证明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依赖关系。通过EVIEWS软件对民国时期的学校数量与社会教育组织数量进行分析,发现两者的相关系数为0.719,在0.01水平上显著相关,经检验后可以建立线性方程:S=-72606.72+0.618802X,其中S为社会教育组织数量,X为学校数量。借鉴生物学的理论,我们可以进一步把相互依赖关系分为两种类型:竞争性关系和共生性关系。竞争性关系中,一方的利益增加是以另一方利益的减少为代价,也就是零和博弈。共生性的关系中,一方的产出是另一方的投入。这两种关系可以单独存在,也可以同时存在,也就是说双方可以同时具有竞争性关系与共生性关系。民国时期的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之间就是竞争与共生并存的关系。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竞争性主要表现在教育经费上。与人们教育需求的快速增长相比,教育经费总是稀缺的。特别是在落后的经济与教育背景下,经费矛盾更加突出。作为两种不同性质的教育事业,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总是存在着竞争,在一定的教育支出中,学校教育经费的增加必然会减少社会教育的经费,反之亦然。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共生性表现为资源的互补。具
强竞争-强共生关系,Ⅱ表示弱竞争-强共生关系,Ⅲ表示强竞争-弱共生关系,Ⅳ表示弱竞争-弱共生关系。其中又有三种特殊情况,在Ⅱ中,如果竞争性弱至零,则变成了完全共生关系,在Ⅲ中,如果共生性弱至零,则变成完全竞争关系。在Ⅳ中,如果竞争性与共生性均为零,则变成既无竞争性也无共生性,即两者独立无关。事实上,在社会系统中,这三种特殊情况几乎不存在,不同系统之间总是存在或强或弱的竞争性与共生性。图2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关系的种类对依赖关系的进一步细分,将有助于我们分析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关系的演变,解释两者发展过程中的同步与异步现象。三、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关系的动态分析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相对规模变化是其两者关系变化的客观反映。根据图1所示的两者相对规模的变化趋势,可以推出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关系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一)强竞争—弱共生阶段(1912—1928年)衡量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竞争性的主要指标是竞争资源的丰富程度,也就是可用的资源总数。资源的丰富程度与竞争性一般成负相关。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竞争主要是教育经费的竞争。从图3可知,在1912—1928年间,总教育经费增长缓慢,,且总体水平很低,年平均教育经费为54869360.35元,在整个民国时期处于最低。说明这一时期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竞争性较强。尽管本期处于民国经济发展的第一个“黄金期”,③但经济发展的成果多被地方军阀用于扩充军事实力。由于“政治不安定,教育经费多被挪充别用”,“同时地方行政当局对于社会教育认识不清,往往视学校教育为职责之主体,社会教育为其副业,故教育经费用之于社会教育事业者为数极少”。④在教育经费极少的情况下,不可能同时推动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发展,只能优先发展普遍认为较为重要的学?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贾建国;;艺术教育:素质教育的有力载体[J];文教资料;2009年04期
2 冯春台;王英莲;;略谈朝鲜的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J];外国教育研究;1988年03期
3 郭莹;袁丙超;;运用唯物辩证法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2期
4 杨高;;福泽谕吉“三位一体”的教育思想评介[J];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6年02期
5 柯登地;;对《“课堂主渠道”观点不容质疑》的质疑——答洪明先生[J];全球教育展望;2006年11期
6 马廷中;;论民国时期甘孜地区的学校教育[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年05期
7 朱志刚;;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年05期
8 鲁丽平;;论爱的教育实施途径[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8年03期
9 严加红;;日本教育经营中的质量保障及对中国教育的启示[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8期
10 董维维;单舒平;;陕西省流动子女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J];陕西教育(高教版);2008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韦树怀;;构建三位一体教育体系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谈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三结合[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三卷)[C];2005年
2 彭康清;;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德育网[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一卷)[C];2005年
3 刘静;;与市民生活同步——上海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社会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4 喻忠恩;;岭南国语教育重镇:广州市立国语讲习所[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5 王雷;;中国近代社会教育史[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3—2004年度)[C];2003年
6 马早明;;民国时期:中国比较教育学科的初兴[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1)——中外教育史比较研究(含比较教育等)[C];2009年
7 马晓东;黄连芳;;新时期农村学生家访的策略[A];中国管理科学文献[C];2008年
8 刘传德;;外国学校管理史话(三)——古希腊罗马的学校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9 胡辛人;;关于写作《浅论华中敌后的干部学校教育》一文的几点体会[A];上海市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历史研究会第二届年会纪念特刊[C];1985年
10 ;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的创新研究[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五卷)[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绍兴市稽山中学校长 马德尧;明确教育分工 提高教育效益[N];绍兴日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曾毅 通讯员 周美纯;青少年“成长驿站”[N];光明日报;2006年
3 李晓霞 董永前;“吃苦教育”要慎行[N];兰州日报;2005年
4 姚学文;少儿教育应形成合力[N];湖南日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徐舫;回归教育的本质[N];凉山日报(汉);2006年
6 周刚;南通搭起社会教育新平台[N];新华日报;2007年
7 ;倾力打造青少年社会教育名片[N];郑州日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孟知行;84%成长空间在校外[N];解放日报;2007年
9 汪大勇;首届两岸青少年社会教育论坛举行[N];光明日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裴道明 实习生 高晓娟;我市首届青少年社会教育论坛开讲[N];湘潭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才林;“作新民”、“唤起民众”[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2 卢德生;民族文化传承中的社会教育运行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3 常国良;近代上海商业教育研究(1843—1949)[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张淑燕;我国当代情感教育的现实思考[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张俐蓉;信息技术与学校教育关系的反思与重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钟以俊;美学视野中的学校教育及其变革[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7 李家成;关怀生命[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8 姜月;遮蔽与解蔽[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周志平;学校教育中的知识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王彩霞;二十世纪中国学校校训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艳丽;民国时期甘青藏族教育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2 冯绮云;我国目前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D];北京师范大学;2008年
3 林海玲;中美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比较[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4 张丽;民国时期学校家政教育初探[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5 李宁宁;民国时期女子社会教育发展历程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6 曲绪纲;从学历社会向学习型社会转变[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7 吴静;民国时期学位制度探析[D];浙江大学;2002年
8 袁绍光;民国时期的乡村教育与农村城镇化[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9 胡云霞;民国时期山东女子教育研究(1912年-1937年)[D];山东大学;2007年
10 陈轶;科学共同体的发展与民国时期科学教育(1912年-1937年)[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5845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25845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