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儿童学业求助影响因素的初探

发布时间:2020-09-16 11:17
【摘要】: 学业求助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向他人请求帮助的行为,也是一种克服学习困难、促进掌握的自我调控策略。但并非所有求助行为都能促进学习。当遇到学习上的困难时,也并非所有学生、在所有场合都积极寻求帮助。儿童有着很强的好奇心,渴望学习,为什么有很多孩子会成为消极的学习者呢?本研究试图从成就目标、学业水平、同伴关系及能力知觉等方面来探讨影响学生学业求助的因素以及如何帮助这些儿童成为积极的学习者。 我们的研究采取情境实验法和问卷法,对213名小学生进行团体施测,将测量结果通过Spss12.0进行处理,得出以下结果: (1)情境目标、个人成就目标对真实求助行为有显著影响。 在真实情境下,掌握定向的情境目标对工具性求助行为有促进作用,成绩定向的情境目标对工具性求助行为产生负面效应。个人掌握目标的儿童倾向工具性求助,个人成绩目标的儿童倾向执行性求助。持个人掌握目标的儿童处于掌握情境,最愿意作工具性求助。 (2)学业水平对真实求助行为和假设情境求助意愿有显著影响。 在真实情境条件下,高学业水平儿童比中等或低学业水平儿童更倾向工具性求助,学业水平是个人成就目标和真实求助行为之间的中介变量。在假设情境条件下,低水平儿童较多表现出回避求助的意愿。 (3)同伴关系对真实求助行为和假设求助意愿有显著影响。 在真实情境条件下,高接纳组中高水平或低水平儿童的工具性求助行为均多于中等水平儿童。高拒绝组儿童比一般组的儿童有更多的执行性求助意愿和行为。 (4)能力知觉对真实求助行为和假设情境求助意愿有显著影响。 在真实或假设情境条件下,高能力知觉儿童均表现出强烈的工具性求助倾向,而低能力知觉儿童,则较多采取执行性求助和回避求助。本研究支持脆弱性假说。 (5)真实求助行为和假设情境求助意愿的年级、性别特征 三年级学生比五年级学生有更多的工县性求助行为,且更愿意向老师做工具性求助;女生比男生有更多的工具性求助行为。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G442
【图文】:

性别,意愿,因变量,儿童


图1.1年级、性别在真实求助行为上的差异

儿童,掌握目标,主效应,情境


分析(Univariate)。结果发现,情境目标的主效应显著,F个人成就目标的主效应非常显著,F(1,209)=34.070,人成就目标的交互作用显著,F(1,209)=5.098,P<.2.1)表2.1不同情境目标、不同个人成就目标的学生真实掌握情境掌握目标成绩目标掌握目标M3.621.642.381.481.58N783380

意愿,知觉,认知能力


工具性求助意愿工具性求助意愿求助意愿求助意愿Q口

本文编号:28197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28197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1c8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