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及教育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19 02:05
博士研究生作为学历教育的最高层次,是一个自我定位高、成就动机强的群体。随着教育体制的变革,博士生的招生数量逐年增加,博士生群体的规模也是逐渐扩大。在当前国际社会大环境下,我国的经济发展迅猛,就业竞争不断加剧,社会文化不断变迁。来自学业、就业、生活等各方面的变化带给博士生们的多重压力,无疑会使他们产生激烈的心理冲突,并对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造成巨大的影响。近年来,博士生由于压力产生轻生念头、发生自杀的事件时有发生,媒体对一些极端事件也有很多报道。这些极端事件不仅断送了博士生个人的生命和前途、给他们的亲人带来了巨大的痛苦,还影响到校园和社会的和谐,更是国家人才的重大损失。他们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状况需要得到社会和学校的高度重视。但从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研究者关注较多的往往是本科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而博士研究生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却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忽视。因此,有必要对博士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解和分析,并为加强博士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一些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对策与建议,以减少由于心理问题导致的行为偏差等恶性事件的发生,促进和维护博士研究生的心理健康,不断提升博士研究生的心理素质...
【文章来源】:辽宁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目的及意义
0.1.1 选题目的
0.1.2 选题意义
0.2 研究现状
0.2.1 国外研究现状
0.2.2 国内研究现状
0.3 研究方法
0.4 创新点及难点
0.4.1 创新点
0.4.2 难点
1 博士研究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
1.1 心理健康与心理问题
1.1.1 心理健康概念与标准
1.1.2 心理问题概念和类型
1.2 博士研究生心理健康整体状况
1.2.1 研究对象和研究工具
1.2.2 博士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
1.3 博士研究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
1.3.1 博士生的焦虑心理
1.3.2 博士生的抑郁心理
1.3.3 博士生的孤独心理
1.3.4 博士生的浮躁心理
1.4 博士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必要性
1.4.1 人才培养的需要
1.4.2 现代社会发展需要
1.4.3 个体成长的内在需要
2 影响博士研究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2.1 个体因素
2.1.1 个人成就动机过强
2.1.2 读博动机存在偏差
2.1.3 交往面窄导致性格内向
2.1.4 应对挫折的认知态度消极
2.1.5 大龄博士生压力叠加
2.1.6 未婚博士情感经历曲折
2.2 学校因素
2.2.1 毕业压力大
2.2.2 培养模式存在不足
2.2.3 教育体制存在缺陷
2.3 社会因素
2.3.1 竞争激烈导致非在职博士研究生就业压力大
2.3.2 社会变迁冲击大
2.3.3 社会期望值高
2.4 家庭因素
2.4.1 已婚博士家庭经济负担较重
2.4.2 父母期望值高
3 博士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3.1 加强博士研究生心理健康自我调适能力
3.1.1 确立自我教育意识
3.1.2 形成合理的自我定位
3.1.3 培养正确的认知
3.1.4 加强与他人的人际交往
3.1.5 培养积极的应对方式
3.2 完善博士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
3.2.1 建立组织保障机制
3.2.2 完善学校教育体系
3.2.3 建立辅导咨询机制
3.2.4 建立心理干预机制
3.2.5 完善导师指导制度
3.2.6 建立心理互助机制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本文编号:2986119
【文章来源】:辽宁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目的及意义
0.1.1 选题目的
0.1.2 选题意义
0.2 研究现状
0.2.1 国外研究现状
0.2.2 国内研究现状
0.3 研究方法
0.4 创新点及难点
0.4.1 创新点
0.4.2 难点
1 博士研究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
1.1 心理健康与心理问题
1.1.1 心理健康概念与标准
1.1.2 心理问题概念和类型
1.2 博士研究生心理健康整体状况
1.2.1 研究对象和研究工具
1.2.2 博士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
1.3 博士研究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
1.3.1 博士生的焦虑心理
1.3.2 博士生的抑郁心理
1.3.3 博士生的孤独心理
1.3.4 博士生的浮躁心理
1.4 博士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必要性
1.4.1 人才培养的需要
1.4.2 现代社会发展需要
1.4.3 个体成长的内在需要
2 影响博士研究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2.1 个体因素
2.1.1 个人成就动机过强
2.1.2 读博动机存在偏差
2.1.3 交往面窄导致性格内向
2.1.4 应对挫折的认知态度消极
2.1.5 大龄博士生压力叠加
2.1.6 未婚博士情感经历曲折
2.2 学校因素
2.2.1 毕业压力大
2.2.2 培养模式存在不足
2.2.3 教育体制存在缺陷
2.3 社会因素
2.3.1 竞争激烈导致非在职博士研究生就业压力大
2.3.2 社会变迁冲击大
2.3.3 社会期望值高
2.4 家庭因素
2.4.1 已婚博士家庭经济负担较重
2.4.2 父母期望值高
3 博士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3.1 加强博士研究生心理健康自我调适能力
3.1.1 确立自我教育意识
3.1.2 形成合理的自我定位
3.1.3 培养正确的认知
3.1.4 加强与他人的人际交往
3.1.5 培养积极的应对方式
3.2 完善博士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
3.2.1 建立组织保障机制
3.2.2 完善学校教育体系
3.2.3 建立辅导咨询机制
3.2.4 建立心理干预机制
3.2.5 完善导师指导制度
3.2.6 建立心理互助机制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本文编号:29861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29861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