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欺负与初中生非临床抑郁体验
发布时间:2021-02-07 16:11
目的:探讨网络欺负与非临床抑郁症状体验(nonclinical depression experiences, NDEs)频度、烦恼度之间的相关及传统欺负与非临床抑郁症状体验频度、烦恼度之间的相关。方法:选择中国湖南省五所初中学校学生,采用社区心理体验问卷、网络欺负量表和Olweus欺负/受欺负问卷调查初中生的非临床抑郁症状体验、网络欺负、传统欺负状况。结果:一共4360名初中生完成问卷调查:(1)网络欺负和传统欺负均正向预测NDEs的频度(β=0.22和β=0.24;P<0.001);(2)网络欺负和传统欺负均正向预测NDEs的烦恼度(β=0.21和β=0.23;P<0.001)。结论:受到网络欺负或传统欺负的初中生更有可能体验非临床抑郁症状,更有可能感到痛苦。与传统受欺负者相比,网络受欺负者对非临床抑郁症状的频度、烦恼度预测水平低,但预测水平相当。
【文章来源】: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8,26(06)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自编一般情况问卷
1.2.2 社区心理体验问卷 (CAPE) [8]
1.2.3 自编网络欺负问卷
1.2.4 Olweus欺负/受欺负调查问卷[11]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初中生网络受欺负状况
2.2 多元回归分析
3 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攻击行为规范信念对大学生网络欺负的影响:道德推脱与网络道德的中介作用[J]. 郑清,叶宝娟,姚媛梅,陈佳雯,符皓皓,雷希,游雅媛.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7(04)
[2]初中生欺负、受欺负行为与抑郁、自杀意念的关系[J]. 刘小群,卢大力,周丽华,苏林雁.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3(01)
[3]Olweus儿童欺负问卷中文版的修订[J]. 张文新,武建芬.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9(02)
硕士论文
[1]网络欺负vs.传统欺负:欺负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影响的元分析[D]. 李俊一.四川师范大学 2015
[2]受欺负儿童的心理韧性与抑郁、焦虑的关系[D]. 李海垒.山东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022481
【文章来源】: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8,26(06)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自编一般情况问卷
1.2.2 社区心理体验问卷 (CAPE) [8]
1.2.3 自编网络欺负问卷
1.2.4 Olweus欺负/受欺负调查问卷[11]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初中生网络受欺负状况
2.2 多元回归分析
3 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攻击行为规范信念对大学生网络欺负的影响:道德推脱与网络道德的中介作用[J]. 郑清,叶宝娟,姚媛梅,陈佳雯,符皓皓,雷希,游雅媛.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7(04)
[2]初中生欺负、受欺负行为与抑郁、自杀意念的关系[J]. 刘小群,卢大力,周丽华,苏林雁.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3(01)
[3]Olweus儿童欺负问卷中文版的修订[J]. 张文新,武建芬.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9(02)
硕士论文
[1]网络欺负vs.传统欺负:欺负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影响的元分析[D]. 李俊一.四川师范大学 2015
[2]受欺负儿童的心理韧性与抑郁、焦虑的关系[D]. 李海垒.山东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0224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30224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