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德育隐性课程的显性化
发布时间:2021-02-24 19:47
本文从"课程"及作为其下位概念的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的特点及相互关系入手,探析了隐性课程转化为显性课程的机理,阐述了德育隐性课程转化为显性课程的可能性。
【文章来源】:教学与管理. 2018,(36)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一、什么是课程
二、作为“课程”下位概念的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
三、隐性课程转化为显性课程的可能性
四、德育隐性课程的显性化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学者对教学论与课程论关系的误读[J]. 王飞. 上海教育科研. 2013(02)
[2]国内高校隐性课程研究综述[J]. 崔庆玲,张继红.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3)
[3]课程是什么[J]. 张楚廷. 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研究). 2011(02)
本文编号:3049861
【文章来源】:教学与管理. 2018,(36)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一、什么是课程
二、作为“课程”下位概念的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
三、隐性课程转化为显性课程的可能性
四、德育隐性课程的显性化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学者对教学论与课程论关系的误读[J]. 王飞. 上海教育科研. 2013(02)
[2]国内高校隐性课程研究综述[J]. 崔庆玲,张继红.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3)
[3]课程是什么[J]. 张楚廷. 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研究). 2011(02)
本文编号:30498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30498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