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政策执行偏差的主体因素及对策分析——计划行为理论视角
发布时间:2021-04-16 19:51
教育政策执行过程中时常会出现不同程度偏差,从执行主体行为视角来看主要表现为:主体执行政策的部分内容、主体替换原政策内容执行、主体故意应付政策执行。根据计划行为理论分析发现,主要有三个因素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执行者对执行该教育政策的态度、执行者感知到执行该政策的社会压力、执行者感知到自己具有什么样的能力去执行该行为。为减少教育政策执行偏差,应确保政策内容的务实和清晰,为政策执行配备充足的资源与措施,提高政策执行者整体综合素质。
【文章来源】:广西社会科学. 2018,(12)CSSCI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教育政策执行偏差及表现
(一) 执行主体执行政策的部分内容
(二) 执行主体替换原政策内容执行
(三) 执行主体故意应付政策执行
二、计划行为理论视角下教育政策执行偏差主体因素
(一) 执行者对执行该政策的态度
(二) 执行者感知到执行该政策的社会压力
(三) 执行者感知到自己具有什么样的能力去执行该政策
三、教育政策执行偏差对策
(一) 务实而清晰的政策内容是其有效执行的前提
(二) 有利政策的资源与措施配备是其有效执行的保障
(三) 高素质的执行者是政策有效执行的基础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博弈论视野下的教育政策执行主体行为偏差成因——基于对农村教育布局调整政策运行状况的考察[J]. 姚松. 现代教育管理. 2014(01)
[2]教育政策执行中的变异与偏差:现象学维度分析[J]. 戚建. 现代教育管理. 2011(07)
[3]教育政策执行过程中多元利益主体的交锋与制衡[J]. 王阳.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0(06)
[4]理解教育政策:现象、问题和价值[J]. 林小英.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7(04)
本文编号:3142065
【文章来源】:广西社会科学. 2018,(12)CSSCI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教育政策执行偏差及表现
(一) 执行主体执行政策的部分内容
(二) 执行主体替换原政策内容执行
(三) 执行主体故意应付政策执行
二、计划行为理论视角下教育政策执行偏差主体因素
(一) 执行者对执行该政策的态度
(二) 执行者感知到执行该政策的社会压力
(三) 执行者感知到自己具有什么样的能力去执行该政策
三、教育政策执行偏差对策
(一) 务实而清晰的政策内容是其有效执行的前提
(二) 有利政策的资源与措施配备是其有效执行的保障
(三) 高素质的执行者是政策有效执行的基础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博弈论视野下的教育政策执行主体行为偏差成因——基于对农村教育布局调整政策运行状况的考察[J]. 姚松. 现代教育管理. 2014(01)
[2]教育政策执行中的变异与偏差:现象学维度分析[J]. 戚建. 现代教育管理. 2011(07)
[3]教育政策执行过程中多元利益主体的交锋与制衡[J]. 王阳.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0(06)
[4]理解教育政策:现象、问题和价值[J]. 林小英.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7(04)
本文编号:31420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31420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