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孔识别与中学生害羞品质的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1 12:13
本文关键词:面孔识别与中学生害羞品质的关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已有研究表明,面孔识别能力与经验的积累有关,由于害羞者常常回避与他人面对面或眼神的交流,这种倾向势必导致面孔识别经验的不足,本研究由此推断出害羞者可能在面孔识别的敏感性和准确性上要低于普通个体,并且这种差异并不表现在非面孔的物体上。本研究设计了两个实验任务去验证该假设。在实验一中,依据90名14岁左右的中学生在ShyQ害羞量表中得分的高低分为高中低三个害羞组别,然后让他们对在三种面孔识别线索水平上有细小差别的面孔图片作出相似或不相似的判断。结果显示,高害羞组被试与中等害羞组和低害羞组被试在对面孔器官空间分布线索水平(Spacing set)上识别正确率有显著差异,在其他线索水平上则差异不显著。在实验二中,,另选取29名14岁左右的中学生,按照其在ShyQ量表中的得分分为高中低三个害羞组别,让他们对同样在三种识别线索水平上有细小差别的房子图片进行识别,结果表明,不同组别个体在房子图片的三种线索水平上识别的敏感或准确性上均无显著差异。
【关键词】:害羞 面孔识别 中学生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B844.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S4-7
- 1 引言7-9
- 2 文献综述9-16
- 2.1 面孔识别与害羞研究9-11
- 2.1.1 信息加工对面孔识别的定义9
- 2.1.2 人类面孔识别能力的发展9-11
- 2.1.3 面孔识别能力差异的原因11
- 2.2 害羞研究11-16
- 2.2.1 害羞品质的定义11-12
- 2.2.2 害羞心理中的性别差异12
- 2.2.3 害羞的理论基础12-15
- 2.2.4 害羞品质的实验测量和研究方法15
- 2.2.5 害羞的危害15-16
- 3 实证研究:面孔识别与害羞品质的关系16-27
- 3.1 问题提出16
- 3.2 实验一16-22
- 3.2.1 研究对象16-17
- 3.2.2 研究工具17
- 3.2.3 研究设计17-20
- 3.2.4 数据分析和处理20-22
- 3.2.5 结果讨论22
- 3.3 实验二22-25
- 3.3.1 研究对象23
- 3.3.2 研究工具23-24
- 3.3.3 实验设计24-25
- 3.3.4 数据结果分析25
- 3.3.5 结果讨论25
- 3.4 总体讨论25-27
- 3.5 结论27
- 4 回顾与展望27-28
- 5 参考文献28-31
- 6 附录31-32
- 7 致谢3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文娟;金一波;;害羞的界定和测量与研究方法述评[J];心理科学;2009年04期
2 韩磊;马娟;焦亭;高峰强;郭永玉;王鹏;;羞怯与非羞怯大学生在早期面孔加工中的差异——来自ERP的电生理学证据[J];心理学报;2010年02期
3 彭小虎,罗跃嘉,魏景汉,王国锋;面孔识别的认知模型与电生理学证据[J];心理科学进展;2002年03期
本文关键词:面孔识别与中学生害羞品质的关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03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3203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