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骨干研究生心理契约破坏与违约的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4 20:00
本文关键词:少数民族骨干研究生心理契约破坏与违约的关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2004年,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国家民族委员会、财政部、人事部五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大力培养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的意见》(教民〔2004〕5号),随后颁布了具体实施方案《教育部等五部委关于印发培养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教民〔2005〕11号)。从2006年开始正式实施“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在执行该计划中,每位自愿参与这一计划的学生,都需要参加全国研究生统一考试,合格者还需签署“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定向协议书”。该协议对政府、学校和少数民族骨干生(以下称:少干生)三方的责任和义务都做出了明确规定,对于违约者也制定了明确的处罚规定。该计划实施数年,时有违约现象出现。是何原因造成违约?如何使国家这一政策得到有效实施,需要对学生违约现象进行深入研究。 本研究采用自陈式问卷,以学生单边角度调查少干生的心理契约及其破坏状况。首先对少干生心理契约的结构维度和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和确定,编制少干生心理契约问卷、履行协议意愿问卷和心理契约破坏问卷。然后通过问卷调查少干生履行协议的意愿状况及心理契约破坏状况,探讨履行协议意愿与心理契约破坏的关系。 研究发现: (1)少干生心理契约结构包括两个部分:学校责任和学生责任。学校责任问卷包括两个维度:现实和发展。其中现实责任是少干生认为学校提供现实学习条件的责任,发展是少干生认为政府应为将来工作发展提供条件的责任;学生责任问卷包括两个维度:学习和预备其中学习是少干生认为自己应负的学习责任,预备是少干生自己为将来工作所做准备的责任;(2)根据少干生心理契约维度分析编制少干生心理契约问卷,通过问卷的信效度检验证明,自编少干生心理契约问卷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81,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问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3)问卷表明少干生心理契约的学生生责任题项得分对少干生心理契约破坏的预测力非常显著;(4)问卷表明少干生心理契约存在破坏现象,破坏产生的原因众多,有个人、家庭和社会等方面产生的原因,但最主要原因还是与学生对学校的责任个义务期望过高。(5)通过自编履行协议意愿问卷调查发现,有部分少干生在读期间已经萌发不打算继续履行协议的意愿;(6)少干生心理契约破坏的两个维度均能显著的预测和解释其是否打算继续履行协议的意愿。(7)少干生心理契约破坏可以有效的预测“有违约倾向”的这个群体。
【关键词】:少干生 心理契约 心理契约破坏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643;G444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1 前言11-15
- 1.1 选题来源11-13
- 1.2 研究意义13-15
- 2 文献综述15-26
- 2.1 心理契约的概念及发展15-17
- 2.2 心理契约的内容和结构17-21
- 2.2.1 二维结构17-19
- 2.2.2 三维结构19-20
- 2.2.3 多维度结构20-21
- 2.3 心理契约破坏21-23
- 2.3.1 心理契约破坏概念21-22
- 2.3.2 心理契约破坏的影响因素22-23
- 2.4 问题提出和总体设计23-26
- 2.4.1 问题提出23
- 2.4.2 研究设计23-26
- 3 研究一 少干生心理契约内容及结构研究26-44
- 3.1 研究目的26
- 3.2 研究假设26
- 3.3 研究方法26-28
- 3.3.1 研究对象26-27
- 3.3.2 研究步骤27-28
- 3.3.3 问卷的编制28
- 3.4 结果分析28-36
- 3.4.1 “学校责任对学生心理契约”的因素分析28-31
- 3.4.2 调查问卷的信效度检验31-34
- 3.4.3 少干生心理契约破坏对学生责任的预测作用34-35
- 3.4.4 心理契约破坏对学生责任的影响35-36
- 3.5 少干生心理契约的特征分析36-39
- 3.5.1 性别差异36
- 3.5.2 年级差异36-38
- 3.5.3 学科差异38-39
- 3.6 讨论39-42
- 3.6.1 少干生心理契约问卷的测量学分析39
- 3.6.2 少干生心理契约问卷的维度39-42
- 3.6.3 少干生心理契约破坏对学生责任的预测42
- 3.7 结论42-44
- 4 研究二 少干生履行合同意愿现状的调查分析44-51
- 4.1 研究目的44
- 4.2 研究设计44
- 4.2.1 研究工具44
- 4.2.2 调查对象44
- 4.3 问卷分析44-49
- 4.4 讨论49-50
- 4.5 小结50-51
- 5 研究三 少干生履行合同意愿的现状与心理契约破坏关系研究51-58
- 5.1 研究目的51
- 5.2 研究假设51
- 5.3 分析结果51-56
- 5.3.1 心理契约破坏与履行合同意愿的关系分析51-52
- 5.3.2 心理契约破坏与四种不同的违约类型的关系分析52-56
- 5.4 讨论56-57
- 5.5 小结57-58
- 6 结论、展望与建议58-62
- 6.1 研究结论58
- 6.2 本研究中的不足与展望58-62
- 6.2.1 研究的不足58-59
- 6.2.2 研究展望59
- 6.2.3 建议与对策59-62
- 致谢62-63
- 参考文献63-68
- 附录“少干生计划”协议书理解程度调查68-7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小君;王丽丽;;教学关系中研究生心理契约构成及内部关系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1年11期
2 温顺生;;“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高等教育政策的价值[J];江苏高教;2010年02期
3 朱晓妹,王重鸣;中国背景下知识型员工的心理契约结构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5年01期
4 张望军,彭剑锋;中国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实证分析[J];科研管理;2001年06期
5 石晶;于沛;崔丽娟;;免费师范生心理契约的内容与结构维度[J];心理研究;2010年06期
6 王金星;苏秋菊;;关于心理契约在学校管理中存在问题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6年12期
7 龚会;;心理契约及其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初探[J];社会心理科学;2006年02期
8 陈加州,凌文辁,方俐洛;企业员工心理契约的结构维度[J];心理学报;2003年03期
9 沈伊默;袁登华;;心理契约破坏感对员工工作态度和行为的影响[J];心理学报;2007年01期
10 陈加洲,方俐洛,凌文辁;心理契约的测量与评定[J];心理学动态;2001年03期
本文关键词:少数民族骨干研究生心理契约破坏与违约的关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48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3248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