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礼会在华教育事业研究(1906-1951)
发布时间:2021-10-18 13:05
雅礼会是上个世纪初由美国耶鲁大学的少数毕业校友所发起和推动的一个组织,其初衷在于通过来华开办教育和医疗事业,达到其传教的目的。但到后来,其宗旨改为以办理教育事业为主,不再强调宣教的目的。雅礼会进入中国以后,首先选定长沙为其活动地点,先后开办了雅礼大学、雅礼中学、湘雅医学院和湘雅护士学校,后来雅礼大学停办,又参与办理武汉的华中大学。雅礼会在华教育事业长达半个世纪之久,成为近代中国基督教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产生了不可磨灭的积极影响。 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学界对雅礼会在华的教育事业一直缺乏足够的研究,相比之下,国外学界则作过一些研究,但仍有可供进一步研究的空间。有鉴于此,笔者以雅礼会在长沙开办的主要教育机构(雅礼和湘雅)为研究对象,以雅礼学堂的创办(1906)为研究起点,以雅礼会撤离中国大陆(1951)为研究终点,主要关注雅礼会在华教育事业的专业化发展状况,同时,兼而研究与此相关的问题。希望通过这项研究,深化对近代中国基督教教育的认识,并为今人提供一定的启迪与借鉴。 本文首先研究了雅礼会成立的背景、经过及来华的初期工作,以揭示其在华教育事业之目的与性质。雅礼会诞生于美国耶鲁大学...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334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致谢
导论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一) 研究缘起
(二) 研究意义
二、学术史的回顾
(一) 关于雅礼会在华教育事业的研究
(二) 关于近代基督教教育史的研究
(三) 简短的结论
三、研究的主要问题与方法
(一) 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
(二) 理论与方法的选择和运用
四、关于基督教教育等概念及雅礼会在华各教育单位的性质问题
(一) 相关概念的梳理与探讨
(二) 雅礼会在华各教育机构的性质问题
第一章 雅礼会及其在华事业之缘起
第一节 雅礼会成立的背景与动因
一、耶鲁大学的宗教传统
二、学生志愿海外传教运动的影响
三、“庚子教难”与彼得金殉难
第二节 雅礼会的创立与初步工作
一、雅礼会的萌芽
二、“耶鲁国外布道协会”的正式成立及初步工作
第三节 工作场所的选择与雅礼学堂的开办
一、德士敦来华时湖南的大致情形
二、选定长沙及德士敦病逝
三、雅礼学堂的选址及开办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雅礼会在华教育事业的中国化与世俗化
第一节 调适与冲突:初期事件的考察
一、胡美的策略与雅礼医院的初步成功
二、雅礼开学之初的学生纪律事件
三、抢米风潮、辛亥革命与学潮事件
四、民族主义运动背景下的学生运动
五、复校与立案: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第二节 中国化与世俗化的具体体现
一、中国化的具体体现
二、世俗化的具体体现
三、基督教色彩的终结:雅礼会离去和政府的接管与改造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雅礼会在华教育事业的专业化:中学与大学教育
第一节 雅礼中学与大学的教学条件与办学概况
一、前期的教学条件与办学概况(1906-1926)
二、中学恢复后的教学条件与办学概况(1928—1951)
三、简短的总结
第二节 雅礼中学与大学的课程教学
一、前期的课程与教学
二、中学恢复后的课程与教学
三、简短的总结
第三节 雅礼中学与大学的师资状况及特点
一、建校初期的师资困境及其解决办法
二、中学恢复后的师资状况
三、雅礼中学的中外教师群体及其特点
第四节 雅礼的学生管理及中学领导者的办学思想与实践
一、严格的学生管理
二、雅礼中学的领导人及其办学思想与实践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雅礼会在华教育事业的专业化:医学教育
第一节 湘雅的发展与办学概况
一、初创到停办时的发展与办学概况
二、恢复后至抗战迁校前的发展与办学概况
三、抗战时期至建国初期的发展与办学概况
第二节 经费问题与湘雅的发展
一、初创时期的校园建设与经费来源
二、恢复后至抗战迁校前的经费状况
三、抗战时期至建国初期的经费困难与应对策略
四、分析与总结
第三节 湘雅的课程、教学与师资状况及其特点
一、课程、教学与师资的发展概况
二、课程、教学与师资状况的总体特点分析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雅礼会在华教育事业的影响
第一节 对我国教育制度的影响
一、在教学内容方面的影响
二、在教学法及学校管理方面的影响
三、简短的总结
第二节 雅礼会在华教育事业的社会影响
一、学校自身的社会影响
二、毕业生的规模、流向与成就
本章小结
结语
一、总括性分析与基本结论
二、本文的主要贡献和不足及研究前景展望
附录
附录一:雅礼会在华各教育单位课程表
附录二:1951年前雅礼会在华机构历任教职员名录
附录三:主要中西人名对照表
主要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硕士论文
[1]基督教大学学生群体与近代中国社会变迁:以文华、华中大学为讨论中心[D]. 左松涛.华中师范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442849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334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致谢
导论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一) 研究缘起
(二) 研究意义
二、学术史的回顾
(一) 关于雅礼会在华教育事业的研究
(二) 关于近代基督教教育史的研究
(三) 简短的结论
三、研究的主要问题与方法
(一) 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
(二) 理论与方法的选择和运用
四、关于基督教教育等概念及雅礼会在华各教育单位的性质问题
(一) 相关概念的梳理与探讨
(二) 雅礼会在华各教育机构的性质问题
第一章 雅礼会及其在华事业之缘起
第一节 雅礼会成立的背景与动因
一、耶鲁大学的宗教传统
二、学生志愿海外传教运动的影响
三、“庚子教难”与彼得金殉难
第二节 雅礼会的创立与初步工作
一、雅礼会的萌芽
二、“耶鲁国外布道协会”的正式成立及初步工作
第三节 工作场所的选择与雅礼学堂的开办
一、德士敦来华时湖南的大致情形
二、选定长沙及德士敦病逝
三、雅礼学堂的选址及开办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雅礼会在华教育事业的中国化与世俗化
第一节 调适与冲突:初期事件的考察
一、胡美的策略与雅礼医院的初步成功
二、雅礼开学之初的学生纪律事件
三、抢米风潮、辛亥革命与学潮事件
四、民族主义运动背景下的学生运动
五、复校与立案: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第二节 中国化与世俗化的具体体现
一、中国化的具体体现
二、世俗化的具体体现
三、基督教色彩的终结:雅礼会离去和政府的接管与改造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雅礼会在华教育事业的专业化:中学与大学教育
第一节 雅礼中学与大学的教学条件与办学概况
一、前期的教学条件与办学概况(1906-1926)
二、中学恢复后的教学条件与办学概况(1928—1951)
三、简短的总结
第二节 雅礼中学与大学的课程教学
一、前期的课程与教学
二、中学恢复后的课程与教学
三、简短的总结
第三节 雅礼中学与大学的师资状况及特点
一、建校初期的师资困境及其解决办法
二、中学恢复后的师资状况
三、雅礼中学的中外教师群体及其特点
第四节 雅礼的学生管理及中学领导者的办学思想与实践
一、严格的学生管理
二、雅礼中学的领导人及其办学思想与实践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雅礼会在华教育事业的专业化:医学教育
第一节 湘雅的发展与办学概况
一、初创到停办时的发展与办学概况
二、恢复后至抗战迁校前的发展与办学概况
三、抗战时期至建国初期的发展与办学概况
第二节 经费问题与湘雅的发展
一、初创时期的校园建设与经费来源
二、恢复后至抗战迁校前的经费状况
三、抗战时期至建国初期的经费困难与应对策略
四、分析与总结
第三节 湘雅的课程、教学与师资状况及其特点
一、课程、教学与师资的发展概况
二、课程、教学与师资状况的总体特点分析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雅礼会在华教育事业的影响
第一节 对我国教育制度的影响
一、在教学内容方面的影响
二、在教学法及学校管理方面的影响
三、简短的总结
第二节 雅礼会在华教育事业的社会影响
一、学校自身的社会影响
二、毕业生的规模、流向与成就
本章小结
结语
一、总括性分析与基本结论
二、本文的主要贡献和不足及研究前景展望
附录
附录一:雅礼会在华各教育单位课程表
附录二:1951年前雅礼会在华机构历任教职员名录
附录三:主要中西人名对照表
主要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硕士论文
[1]基督教大学学生群体与近代中国社会变迁:以文华、华中大学为讨论中心[D]. 左松涛.华中师范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4428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34428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