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教育时代认知负荷理论发展、应用与展望——“第十一届国际认知负荷理论大会”综述
发布时间:2021-11-20 02:27
认知负荷理论已经成为学习与教学领域最有影响力的理论框架之一。认知负荷理论作为一种基于人类认知结构的教学设计理论,其核心是工作记忆的有限性,只有将认知负荷控制在工作记忆所能承载的范围之内,有效学习才能发生。在技术和学习理论的共同推动下,认知负荷理论历经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多媒体学习认知-情感理论、多媒体学习认知-情感整合理论等发展阶段,主要关注从认知过程和情感过程两个方面进行了理论拓展。随着智能技术的发展成熟,教育领域成为智能技术应用的重要场景,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变革也成为重要的时代命题。目前认知负荷理论在智能教育领域的应用主要体现在自主学习、移动学习、游戏化学习、沉浸式学习、基于计算机的模拟学习等方面。未来认知负荷理论应进一步丰富和完善理论模型,并将其运用到以智能技术为依托的复杂学习场景中,同时应充分利用脑科学和大数据技术来完善认知负荷的测量技术和方法。
【文章来源】: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8,(06)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
性,学习者只能选择一部分信息来建立心理模型,并且所建立的心理模型也只能与已有知识整合在一起。该理论在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的基础上,加入情绪和动机因素,提出了关于情绪和动机因素的情感中介假设,即情感和动机因素会通过增加或减少认知投入来影响学习。该理论认为,学习者被足够的动机驱使才会投入更多的认知资源来主动加工多媒体学习中的新信息;如果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动机,将会阻碍学习,因此动机因素可以作为教学设计与多媒体学习效果之间的中介变量(Morenoetal.,2005;Morenoetal.,2007)。图3多媒体学习认知-情感理论(Morenoetal.,2007)4.多媒体学习认知-情感整合理论Plass等人(2016)对多媒体学习认知-情感理论(Morenoetal.,2007)、核心情感和归因情感(Russell,2003),以及情绪图式(Izard,2009)等概念进行整合,提出了多媒体学习认知-情感整合理论(IntegratedCognitive-AffectiveTheoryofLearningwithMedia,ICATLM)(见图4)。该理论认为,学习中认知过程和情感过程是相互伴随且不可分割的。多媒体学习环境包括情感反应,即核心情感。当学习者感知学习环境中的听觉和视觉信息时,就体验到了所谓的核心情感。除此之外,一些被体验到的情绪可能归因于某种特殊的信息,也可能只是作为一种心情,而无法对其进行归因。这个归因过程与工作记忆中对学习材料的选择过程也是相互影响的。当学习者在进行视觉表征和言语表征时,其情绪(包括学习者的兴趣和动机)会参与其中。这个心理表征的过程与兴趣、动机、情感也是相互影响的。该理论强调心理表征的整合,包括言语表征、视觉表征以及所感知到的情绪的整合。该过程中感知到的情绪,可形成情绪图式?
?泄?因。这个归因过程与工作记忆中对学习材料的选择过程也是相互影响的。当学习者在进行视觉表征和言语表征时,其情绪(包括学习者的兴趣和动机)会参与其中。这个心理表征的过程与兴趣、动机、情感也是相互影响的。该理论强调心理表征的整合,包括言语表征、视觉表征以及所感知到的情绪的整合。该过程中感知到的情绪,可形成情绪图式并存在长时记忆里。Plass等根据诱发情绪能提高内在动机和促进学习成绩的结果,因而间接推测诱发情绪是通过提高内在动机而促进了多媒体学习的效果(Plassetal.,2016)。图4多媒体学习认知-情绪整合理论(Plassetal.,2016)二、认知负荷理论在智能教育领域的应用1.自主学习近年来,认知负荷理论呈现出在学科内交叉融合应用的趋势,例如强调认知负荷理论与自主学习的融合(Swelleretal.,2017)。德国杜伊斯堡-埃森大学的DetlevLeutner教授分享了题为《自主学习与元认知知识和技能的转化》主题报告,主要介绍了自主学习中元认知的作用,以及元认知知识与技能之间的转化,尤其强调在自主学习中元认知对认知学习策略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自主学习是“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是一种主动学习、独立学习和元认知监控的学习。自主学习能力与认知加工策略的使用、元认知策略的使用、以及动机调节策略的使用密切相关(Boekaerts,1999,2017;Pintrich,2000;Zim-merman,2000)。已有研究表明,元认知策略的培养对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者的元认知水平、优化学习方式、增强自我监控能力,以及提高学习者的学业成绩具有重要作用。元认知知识是主体通过经验而积累起来的,是关于认知活动的一般性知识。元认知知识包括对认知主体、认知任务和?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数字学习环境到智慧学习环境——学习环境的变革与趋势[J]. 黄荣怀,杨俊锋,胡永斌. 开放教育研究. 2012(01)
本文编号:3506377
【文章来源】: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8,(06)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
性,学习者只能选择一部分信息来建立心理模型,并且所建立的心理模型也只能与已有知识整合在一起。该理论在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的基础上,加入情绪和动机因素,提出了关于情绪和动机因素的情感中介假设,即情感和动机因素会通过增加或减少认知投入来影响学习。该理论认为,学习者被足够的动机驱使才会投入更多的认知资源来主动加工多媒体学习中的新信息;如果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动机,将会阻碍学习,因此动机因素可以作为教学设计与多媒体学习效果之间的中介变量(Morenoetal.,2005;Morenoetal.,2007)。图3多媒体学习认知-情感理论(Morenoetal.,2007)4.多媒体学习认知-情感整合理论Plass等人(2016)对多媒体学习认知-情感理论(Morenoetal.,2007)、核心情感和归因情感(Russell,2003),以及情绪图式(Izard,2009)等概念进行整合,提出了多媒体学习认知-情感整合理论(IntegratedCognitive-AffectiveTheoryofLearningwithMedia,ICATLM)(见图4)。该理论认为,学习中认知过程和情感过程是相互伴随且不可分割的。多媒体学习环境包括情感反应,即核心情感。当学习者感知学习环境中的听觉和视觉信息时,就体验到了所谓的核心情感。除此之外,一些被体验到的情绪可能归因于某种特殊的信息,也可能只是作为一种心情,而无法对其进行归因。这个归因过程与工作记忆中对学习材料的选择过程也是相互影响的。当学习者在进行视觉表征和言语表征时,其情绪(包括学习者的兴趣和动机)会参与其中。这个心理表征的过程与兴趣、动机、情感也是相互影响的。该理论强调心理表征的整合,包括言语表征、视觉表征以及所感知到的情绪的整合。该过程中感知到的情绪,可形成情绪图式?
?泄?因。这个归因过程与工作记忆中对学习材料的选择过程也是相互影响的。当学习者在进行视觉表征和言语表征时,其情绪(包括学习者的兴趣和动机)会参与其中。这个心理表征的过程与兴趣、动机、情感也是相互影响的。该理论强调心理表征的整合,包括言语表征、视觉表征以及所感知到的情绪的整合。该过程中感知到的情绪,可形成情绪图式并存在长时记忆里。Plass等根据诱发情绪能提高内在动机和促进学习成绩的结果,因而间接推测诱发情绪是通过提高内在动机而促进了多媒体学习的效果(Plassetal.,2016)。图4多媒体学习认知-情绪整合理论(Plassetal.,2016)二、认知负荷理论在智能教育领域的应用1.自主学习近年来,认知负荷理论呈现出在学科内交叉融合应用的趋势,例如强调认知负荷理论与自主学习的融合(Swelleretal.,2017)。德国杜伊斯堡-埃森大学的DetlevLeutner教授分享了题为《自主学习与元认知知识和技能的转化》主题报告,主要介绍了自主学习中元认知的作用,以及元认知知识与技能之间的转化,尤其强调在自主学习中元认知对认知学习策略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自主学习是“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是一种主动学习、独立学习和元认知监控的学习。自主学习能力与认知加工策略的使用、元认知策略的使用、以及动机调节策略的使用密切相关(Boekaerts,1999,2017;Pintrich,2000;Zim-merman,2000)。已有研究表明,元认知策略的培养对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者的元认知水平、优化学习方式、增强自我监控能力,以及提高学习者的学业成绩具有重要作用。元认知知识是主体通过经验而积累起来的,是关于认知活动的一般性知识。元认知知识包括对认知主体、认知任务和?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数字学习环境到智慧学习环境——学习环境的变革与趋势[J]. 黄荣怀,杨俊锋,胡永斌. 开放教育研究. 2012(01)
本文编号:35063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35063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