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学校课程领导共同体之研究
发布时间:2022-07-29 11:03
我国的课程改革已经到了关键的全面实施阶段,在这一阶段,课程领导凸显出独特的地位和难以取代的作用,课程领导的成效直接决定着课程改革的成败,影响着学生、教师与学校的长远发展。因此,加强对课程领导体制的研究,从理论与实践的角度构建课程领导的有效模式,能够为课程领导提供科学的指引,提升课程的实施质量与效果。课程领导存在于各个层面,无论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还是学校,都必须承担课程领导的职责与任务,虽然各层面的课程领导主体、课程领导内容、课程领导方式各不相同,有着明显的权责分工,但课程领导对于各个层面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工作。本研究所探讨的课程领导特指学校层面的课程领导,学校限定为中小学。 课程领导建立在课程理论与领导理论的基础之上,它是两种理论并行交融发展的结果。当前课程理论研究的价值取向由对“技术理性”的追求逐渐转向“实践理性”,最终指向“解放理性”,这意味着课程领域将人从政策执行者的角色中解放出来,将课程开发的权力重新赋予教师和学生,让教师、学生和其它相关人员重返课程的中心舞台。领导理论的研究强调由“交易型领导”向“变革型领导”的转变,变革型领导关注愿景的构建,强调...
【文章页数】:8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的意义
三、研究的方法
四、论文的思路
第一章 学校课程领导共同体的提出
一、课程领导的历史分析
(一) 课程领导研究的缘起
(二) 课程领导的基本模式
(三) 课程领导的走向—课程领导共同体
二、学校课程领导共同体的涵义
(一) 学校课程的界定
(二) 课程领导的界定
(三) 共同体的界定
(四) 学校课程领导共同体的界定
三、学校课程领导共同体的本质、要素与功能
(一) 学校课程领导共同体的本质
(二) 学校课程领导共同体的要素
(三) 学校课程领导共同体的功能
第二章 学校课程领导共同体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一、学校课程领导共同体的必要性分析
(一) 课程理论的发展趋势:从“技术理性”走向“解放理性”
(二) 领导理论的发展趋势:从“交易型领导”走向“变革型领导”
二、学校课程领导共同体的可行性分析
(一) 课程改革的宏观背景:三级课程
(二) 学校管理的国际背景:校本管理
第三章 谁能参与学校课程领导共同体
一、学校课程领导共同体的应然主体
(一) 校长
(二) 教师
(三) 学生
(四) 家长
(五) 社区人员
(六) 其他人员
二、参与学校课程领导共同体应具备的条件
(一) 课程慎思能力
(二) 道德领导能力
(三) 信息感知能力
(四) 团队合作能力
三、参与学校课程领导共同体应承担的角色
(一) 共同体内部:合作型角色
(二) 共同体外部:领导型角色
第四章 如何构建学校课程领导共同体
一、构建学校课程领导共同体的影响因素
(一) 观念因素
(二) 技能因素
(三) 制度因素
(四) 文化因素
二、构建学校课程领导共同体的主要困难
(一) 观念的保守性
(二) 技能的局限性
(三) 制度的缺失性
(四) 文化的封闭性
三、构建学校课程领导共同体的基本策略
(一) 观念:从独享走向共享
(二) 技能:从滞后走向发展
(三) 制度:从控制走向参与
(四) 文化:从封闭走向开放
结语
附录
附录1
附录2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试论课程领导的发展[J]. 郑东辉. 外国教育研究. 2005(09)
[2]课程改革中校长课程领导角色初探[J]. 张国权,汤卓家. 教育导刊. 2005(08)
[3]走向“分布式课程领导”探究——从教育领导理论新进展看“课程领导”研究的趋势[J]. 陈彩玲. 武汉科技学院学报. 2005(08)
[4]论有效的课程领导[J]. 曹艳荣. 河南社会科学. 2005(04)
[5]中小学课程领导研究综述[J]. 郑东辉. 上海教育科研. 2005(08)
[6]学校课程领导、组织文化与教师专业发展关系的研究——以中国大陆教研组为例[J]. 林一钢,何强. 江西教育科研. 2005(07)
[7]从课程管理到课程领导:课程发展的必由之路[J]. 徐君. 课程.教材.教法. 2005(06)
[8]校长课程领导的意义及其对校长思维方式的要求[J]. 陈彩玲. 教育探索. 2005(06)
[9]试谈当前西方的学校课程领导重构问题——一种基于学生学习水平提高的分析[J]. 张树德. 当代教育科学. 2005(10)
[10]谈新课改下农村中小学校长的课程领导[J]. 马云鹏,王波,严劲松.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5(05)
本文编号:3666344
【文章页数】:8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的意义
三、研究的方法
四、论文的思路
第一章 学校课程领导共同体的提出
一、课程领导的历史分析
(一) 课程领导研究的缘起
(二) 课程领导的基本模式
(三) 课程领导的走向—课程领导共同体
二、学校课程领导共同体的涵义
(一) 学校课程的界定
(二) 课程领导的界定
(三) 共同体的界定
(四) 学校课程领导共同体的界定
三、学校课程领导共同体的本质、要素与功能
(一) 学校课程领导共同体的本质
(二) 学校课程领导共同体的要素
(三) 学校课程领导共同体的功能
第二章 学校课程领导共同体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一、学校课程领导共同体的必要性分析
(一) 课程理论的发展趋势:从“技术理性”走向“解放理性”
(二) 领导理论的发展趋势:从“交易型领导”走向“变革型领导”
二、学校课程领导共同体的可行性分析
(一) 课程改革的宏观背景:三级课程
(二) 学校管理的国际背景:校本管理
第三章 谁能参与学校课程领导共同体
一、学校课程领导共同体的应然主体
(一) 校长
(二) 教师
(三) 学生
(四) 家长
(五) 社区人员
(六) 其他人员
二、参与学校课程领导共同体应具备的条件
(一) 课程慎思能力
(二) 道德领导能力
(三) 信息感知能力
(四) 团队合作能力
三、参与学校课程领导共同体应承担的角色
(一) 共同体内部:合作型角色
(二) 共同体外部:领导型角色
第四章 如何构建学校课程领导共同体
一、构建学校课程领导共同体的影响因素
(一) 观念因素
(二) 技能因素
(三) 制度因素
(四) 文化因素
二、构建学校课程领导共同体的主要困难
(一) 观念的保守性
(二) 技能的局限性
(三) 制度的缺失性
(四) 文化的封闭性
三、构建学校课程领导共同体的基本策略
(一) 观念:从独享走向共享
(二) 技能:从滞后走向发展
(三) 制度:从控制走向参与
(四) 文化:从封闭走向开放
结语
附录
附录1
附录2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试论课程领导的发展[J]. 郑东辉. 外国教育研究. 2005(09)
[2]课程改革中校长课程领导角色初探[J]. 张国权,汤卓家. 教育导刊. 2005(08)
[3]走向“分布式课程领导”探究——从教育领导理论新进展看“课程领导”研究的趋势[J]. 陈彩玲. 武汉科技学院学报. 2005(08)
[4]论有效的课程领导[J]. 曹艳荣. 河南社会科学. 2005(04)
[5]中小学课程领导研究综述[J]. 郑东辉. 上海教育科研. 2005(08)
[6]学校课程领导、组织文化与教师专业发展关系的研究——以中国大陆教研组为例[J]. 林一钢,何强. 江西教育科研. 2005(07)
[7]从课程管理到课程领导:课程发展的必由之路[J]. 徐君. 课程.教材.教法. 2005(06)
[8]校长课程领导的意义及其对校长思维方式的要求[J]. 陈彩玲. 教育探索. 2005(06)
[9]试谈当前西方的学校课程领导重构问题——一种基于学生学习水平提高的分析[J]. 张树德. 当代教育科学. 2005(10)
[10]谈新课改下农村中小学校长的课程领导[J]. 马云鹏,王波,严劲松.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5(05)
本文编号:36663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36663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