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生父母教养方式、自我表露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31 16:02
本文关键词:高职生父母教养方式、自我表露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摘要:本文旨在了解高职生的父母教养方式、自我表露和孤独感在专业、年级和是否为独生子女等方面的差异情况及三者的相关关系,并进一步探讨父母教养方式、自我表露对孤独感的影响。 本文采用问卷法对438份有效问卷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1)自我表露得分在生源地、恋爱状况、独生与非独生子女上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城镇高于农村,有过恋爱经历的高于未曾恋爱的、独生高于非独生。在年级上显示2年级学生高于1年级,且差异显著。 (2)父母教养方式在性别、独生与非独生子女、生源地上差异均较为显著,其中在父亲拒绝否认、严厉惩罚、过度干涉保护和母亲过干涉过保护、拒绝否认上得分男生显著高于女生。在父亲过度保护和母亲情感温暖上独生子女高于非独生子女。在母亲情感温暖和母亲过度干涉保护维度下城镇学生高于农村学生。 (3)孤独感在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1年级学生得分显著高于2年级。根据孤独感整体状况分析发现高职生普遍存在孤独感,并且自我表露程度越高孤独感越低。 (4)父母教养方式中父亲温暖理解、母亲温暖理解和孤独感呈显著负相关。父亲惩罚严厉、拒绝否认、母亲惩罚严厉、拒绝否认和孤独感呈显著正相关。 (5)父母教养方式和自我表露均呈显著正相关,只是表露内容和对象有所不同。在消极的父母教养方式下子女更倾向于向同伴表露金钱(欠债、自己的资产等)、个性(负性情绪和负性事件)和身体(性、相貌等)等“隐私的我”的内容。而在积极的教养方式下子女倾向于向父母表达兴趣爱好、学习等内容。 (6)自我表露与孤独感在各个维度上均呈显著负相关。 (7)父母教养方式和自我表露对孤独感的回归分析上,母亲情感温暖、兴趣爱好、同性朋友和母亲对孤独感为负向预测,父亲拒绝否认对孤独感有正向预测作用。 (8)通过中介效应分析,发现父亲拒绝否认和母亲情感温暖通过自我表露程度间接影响孤独感。
【关键词】:高职生 父母教养方式 自我表露 孤独感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78;G444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7
- 目次7-10
- 引言10-11
- 1 文献综述11-23
- 1.1 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11-13
- 1.1.1 父母教养方式的界定11
- 1.1.2 父母教养方式的维度及类型11-12
- 1.1.3 父母教养方式的测量12-13
- 1.2 自我表露的研究13-18
- 1.2.1 自我表露概念13
- 1.2.2 自我表露的相关理论13-15
- 1.2.3 与自我表露有关的研究15-18
- 1.2.4 自我表露的测量18
- 1.3 孤独感的研究18-20
- 1.3.1 孤独感的概念辨析18-19
- 1.3.2 与孤独感相关的研究19-20
- 1.3.3 孤独感的测量20
- 1.4 父母教养方式、自我表露和孤独感的相关研究20-21
- 1.4.1 父母教养方式和自我表露的相关研究20-21
- 1.4.2 自我表露和孤独感的相关研究21
- 1.4.3 父母教养方式和孤独感的相关21
- 1.5 高职生的特点和家庭背景现状研究21-23
- 2 问题提出23-26
- 2.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23
- 2.2 研究假设23
- 2.3 研究方法23-26
- 2.3.1 研究对象23-24
- 2.3.2 研究工具24-25
- 2.3.3 施测方式25
- 2.3.4 数据处理25-26
- 3 研究结果26-37
- 3.1 高职生自我表露结果26-28
- 3.1.1 高职生自我表露的整体状况26
- 3.1.2 自我表露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检验26-28
- 3.2 高职生父母教养方式的分析28-29
- 3.2.1 父母教养方式的整体状况28
- 3.2.2 父母教养方式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检验28-29
- 3.3 高职生孤独感的分析29-30
- 3.3.1 孤独感的整体状况29-30
- 3.3.2 孤独感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检验30
- 3.3.3 高职生不同自我表露程度对孤独感程度的差异比较30
- 3.4 父母教养方式、自我表露和孤独感之间的相关分析30-32
- 3.4.1 父母教养方式与孤独感的相关分析30-31
- 3.4.2 自我表露与孤独感之间的相关分析31
- 3.4.3 父母教养方式和自我表露的相关分析31-32
- 3.5 父母教养方式、自我表露和孤独感的回归分析32-34
- 3.5.1 父母教养方式对自我表露的回归分析32-33
- 3.5.2 自我表露对孤独感的回归分析33
- 3.5.3 父母教养方式对孤独感的回归分析33
- 3.5.4 父母教养方式与自我表露对孤独感的回归分析33-34
- 3.6 父母教养方式、自我表露和孤独感的中介效应检验34-37
- 4 分析与讨论37-45
- 4.1 自我表露的分析37-39
- 4.1.1 自我表露整体状况的分析37
- 4.1.2 自我表露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37-39
- 4.2 父母教养方式的分析39-41
- 4.2.1 父母教养方式上的整体状况39
- 4.2.3 父母教养方式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39-41
- 4.3 孤独感分析41
- 4.3.0 孤独感整体状况分析41
- 4.3.1 孤独感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41
- 4.3.2 不同自我表露程度对孤独感的差异比较41
- 4.4 父母教养方式、自我表露和孤独感的相关研究41-43
- 4.4.1 父母教养方式和孤独感的相关研究41-42
- 4.4.2 自我表露和孤独感的相关关系42
- 4.4.3 父母教养方式与自我表露的相关关系42-43
- 4.5 父母教养方式、自我表露和孤独感的回归分析43-44
- 4.5.1 父母教养方式对自我表露的预测作用分析43
- 4.5.2 自我表露对孤独感的预测作用分析43
- 4.5.3 父母教养方式对孤独感的预测作用分析43-44
- 4.5.4 父母教养方式与自我表露对孤独感的预测作用分析44
- 4.6 自我表露在父母教养方式和孤独感之间的中介作用分析44-45
- 5 研究的结论与建议45-47
- 5.1 本研究的不足45
- 5.2 结论45
- 5.3 建议45-47
- 参考文献47-51
- 附录51-57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57-58
- 后记5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健;孤独意识产生根源探析[J];青海社会科学;1997年01期
2 黄晓庆;;孤独感及其测量工具简述[J];现代企业教育;2008年24期
3 李林英,陈会昌;大学生自我表露的调查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4年03期
4 邱莉;陈会昌;岳永华;;中学生自我表露的发展[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年01期
5 周爱保;周鹏生;;人际交往的不确定性减少理论(URT)述评[J];心理科学;2008年06期
6 刘增雅;李林英;;SSCI中自我表露研究的计量分析[J];心理科学进展;2007年03期
7 蒋索;邹泓;胡茜;;国外自我表露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08年01期
8 谭雪晴;;贫困女大学生孤独感特点及其与人格、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8年11期
9 黄桂梅;张敏强;;中学生人际关系、自我表露与网络成瘾的关系[J];中国特殊教育;2009年04期
10 李林英,陈会昌;大学生自我表露与人格特征、孤独、心理健康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年10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爽;大学生不同对象间自我表露的内容因素结构探析[D];河南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高职生父母教养方式、自我表露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099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4099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