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问题研究
本文关键词:我国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出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他们广泛分布在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为城市繁荣、农村发展和国家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解决城市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将是一个双赢的过程,不仅会提高农民工随迁子女的自身素质,促进他们自身发展,对城市市民素质的提高和社会的稳定有着重要的意义。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被再次提出,国家积极推动农民工随迁子女平等接受教育,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是党和政府必须面对、必须妥善解决的问题。切实解决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让每个人都享受到同等的教育关怀,这关系到我们的教育能否真正实现公平,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 本研究以城市农民工随迁子女作为研究对象,以随迁子女的教育状况作为研究内容,基于农民工及其随迁子女的特点,从总体上对进城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进行论述。以马克思主义教育公平理论、以人为本的价值观、社会排斥理论为理论基础,分析了我国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入学机会不均等、难以享受优质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缺乏。依据对问题产生原因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即:国家制度和政策的完善、教育投入的加大、学校教育的优化、农民工家庭自身的努力。文章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部分,在这一部分首先阐述了本文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第二部分是对我国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问题的概念及相关理论的分析。第三部分基于我国当代社会现实分析了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问题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第四部分在上一部分分析问题成因的基础上提出的相应的对策,并且紧扣相关理论,符合现实的可行性。
【关键词】:农民工 农民工随迁子女 教育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海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521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1章 绪论10-19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10-12
- 1.1.1 选题的背景10-11
- 1.1.2 选题的意义11-12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6
- 1.2.1 国内研究现状12-15
- 1.2.2 国外研究现状15-16
-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16-19
- 1.3.1 主要内容17-18
- 1.3.2 主要研究方法18-19
- 第2章 我国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问题的概念及相关理论19-26
- 2.1 概念界定19-21
- 2.1.1 农民工19-20
- 2.1.2 农民工随迁子女20
- 2.1.3 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20-21
- 2.2 相关理论21-26
- 2.2.1 马克思主义教育公平理论21-22
- 2.2.2 以人为本的价值观22-24
- 2.2.3 社会排斥理论24-26
- 第3章 我国农民上随迁子女教育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26-37
- 3.1 我国农民工随迁子女就学现状26-28
- 3.1.1 城市公立学校就学现状26-27
- 3.1.2 民办或私立学校就学状况27-28
- 3.1.3 农民工子弟学校就学状况28
- 3.2 我国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28-32
- 3.2.1 受教育机会不均等29-30
- 3.2.2 农民上子弟学校教学质量低30-31
- 3.2.3 家庭教育缺乏31-32
- 3.3 我国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32-37
- 3.3.1 国家教育体制不完善32-33
- 3.3.2 教育经费供给不足33-34
- 3.3.3 不适应城市教育方式34-35
- 3.3.4 农民工家庭自身有局限性35-37
- 第4章 完善我国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的对策37-49
- 4.1 完善制度法规37-40
- 4.1.1 改革户籍制度37-38
- 4.1.2 健全法律法规38-39
- 4.1.3 明确政府职能39-40
- 4.2 增加教育投入40-43
- 4.2.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40-41
- 4.2.2 提高教育经费比重41-42
- 4.2.3 合理配置教育资源42-43
- 4.3 优化学校教育43-46
- 4.3.1 给予农民工子女人文关怀43-44
- 4.3.2 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44
- 4.3.3 改进传统的办学方式44-46
- 4.4 改善家庭文化46-49
- 4.4.1 提高家长自身素质46
- 4.4.2 优化家庭环境46-47
- 4.4.3 配合学校教育47-48
- 4.4.4 注重子女心理健康48-49
- 结语49-50
- 参考文献50-55
- 致谢5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国河;闫广芬;;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现状与反思[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年02期
2 王光华;刘永红;;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现状与对策分析[J];攀枝花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3 冯绮云;;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研究综述[J];华东经济管理;2007年06期
4 李焱林;;农民工对子女教育的认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5 姜和忠;徐卫星;;基于输入地政府视角的农民工子女教育研究——以浙江为例[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02期
6 徐祖荣;;社会资本视野中的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J];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7 李晓燕;;从边缘化走向公正化——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研究[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8 王安全;;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新论[J];教育评论;2009年06期
9 庞玉娴;;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现状及对策探析[J];内江科技;2006年06期
10 许召元;高颖;任婧玲;;农民工子女就学地点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2008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菁;张智敏;;透析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基于武汉市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情况的调查[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2 夏佑新;杜兵;;论毛泽东的教子之道[A];毛泽东研究总第2辑2007年第1辑[C];2007年
3 张淑琼;;试论当前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A];“关注省情民意、促进社会和谐”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9年
4 ;2007浙江就业报告 农民工问题研究 农民工的子女教育问题研究——以杭州为例[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农民工问题研究”课题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5 张建世;;军拥村藏族农民的家庭经济与子女教育初探[A];西藏及其他藏区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论文集[C];2006年
6 徐燕萍;秦志红;张新波;张英;;全球通.知音心理咨询热线开通3年资料分析[A];中国首届心理咨询师大会暨心理危机干预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黄建;;农村教育问题及出路——浅析重新镇的基础教育[A];“社会学与贵州‘十一五’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8 李永玉;;特殊家庭背景对学生身心发展的影响——对单亲家庭子女教育问题的思考[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五卷)[C];2005年
9 黄莉;;努力造就我国高素质劳动后备军——论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A];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暨民族地区科学发展理论研究[C];2010年
10 张正江;;素质与教育问题的早期研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王倩;杭州的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是一篇范文[N];杭州日报;2007年
2 蒙端善;农民外出打工影响子女教育[N];周口日报;2006年
3 崔静邋吴建路;周济: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4 本报记者 孙兴维 孙瑶婷 陈国全;托起边关的“太阳”[N];解放军报;2010年
5 记者 李成业;我区农牧民子女教育“三包”标准大幅提高[N];西藏日报;2005年
6 赵明 薛宝生;关注独生子女教育[N];吉林日报;2004年
7 赵明 薛宝生 倪红;应关注独生子女教育[N];吉林日报;2004年
8 本报记者 尤莼洁;梦想,能否伴随笑容坚强[N];解放日报;2006年
9 陈小兵 肖斌;关注婚变家庭子女教育[N];光明日报;2005年
10 王信川;子女教育期:提前筹备 稳健投资[N];经济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卫华;农民子女教育投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2 吕开宇;外出务工家庭子女教育决策机制及其政策内涵[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3 徐丽敏;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融入研究:一个发展主义的研究框架[D];南开大学;2009年
4 张洁;上海市郊公办学校学生来源的多样性对教育的影响与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陈小华;城市农民工同住子女义务教育政策博弈的利益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牟新云;基于需要理论的进城农民工行为分析与管理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7 徐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赵立波;人文发展与通识教育问题初探[D];复旦大学;2008年
9 胡杰成;农民工市民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10 张海波;教育问题的前提批判[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璐璐;我国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3年
2 李国华;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需要与社会支持研究[D];南京大学;2013年
3 张蕾;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福利问题研究[D];南京大学;2013年
4 张莉曼;合肥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人类学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5 陈文美;失地农民子女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6 何淑娴;江门市江海区异地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管理问题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7 汪恭敬;进城农民工子女教育边缘化问题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8 冯伟民;全纳教育视野下的新市民子女教育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9 赵琦;上海市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10 丁亚杰;进城农民工子女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我国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455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4455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