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大学城高校课程互
本文关键词:广州大学城高校课程互选、学分互认的研究与实践——基于校际网络课程教学的视角,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广州大学城高校课程互选、学分互认是广东省省委、省政府建设一流大学城的重要举措之一,在国内颇具代表性。网络教育作为开展校际课程互选、学分互认的理想途径,在实践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发挥着积极的作用。通过总结归纳华南师范大学校际网络公选课的教学模式、支持服务模式和评价模式,以及对课程教学效果进行以学生满意度为主的评价,梳理了广州大学城高校课程互选、学分互认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理念、平台、课程、教师、学生、费用等相关方面的问题,进而结合当前国际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的发展对国内高校课程互选、学分互认相关工作,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加强平台设计开发、研制学分及学分转换标准、加强教师网络教学技能培训、加快优质共享课程建设、引导学生学习模式变革等建议。
【作者单位】: 华南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关键词】: 大学城 课程互选 学分互认 MOOC
【基金】:2011年度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二五”规划课题“网络教育推进广州大学城高校课程互选、学分互认的应用研究”(项目编号:11Q12)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分类号】:G434
【正文快照】: 一、研究背景课程互选、学分互认通常是指在学分制管理模式下学生的学分可在合作高校之间实现相互认可与换算。它表明合作高校间的学生,不仅可以通过学习本校的课程来获得相应学分,也可以通过联合办学或协议中的其他院校提供的相关课程来获得所需学分[1]。近年来,我国高校以联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李克东,赵建华;混合学习的原理与应用模式[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07期
2 郭青春;开展远程开放教育学习支持服务的先决条件——对教师的培训与支持[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3 刘婷;丘丰;;论未来终身教育新模式——泛在学习[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4 武丽志;缪玲;;多校学生共同参与课程BBS讨论的交互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13年09期
5 彭惠芳;郑文;瞿华;;广州大学城课程资源共享的理论与实践探索[J];教书育人;2008年33期
6 吴宏元;郑晓齐;;学分互换:高校教学联盟与合作的有效途径[J];教育发展研究;2006年13期
7 林蕙青;;从战略高度认识互联网催生的高等教育深刻变革[J];中国高校科技;2013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甲生;;略论中国网络版权立法的现状及完善[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2 李斌;;第三网络社会与新“差序格局”[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3 张秀燕;;基于3DS MAX的网络虚拟建筑场景漫游实现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7期
4 方志英,卢祥;发挥网络优势 开展英语听力技能训练[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5 丁忠利;高校人事工作数字化管理的探讨[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6 姚敬旭;;智能化设计趋势在产品中的体现[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2期
7 张文杰;;浅谈混合式学习在函授教育中的应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7期
8 唐培培;;网络文学中的欲望表达[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4期
9 彭晶晶;网络传媒——公共领域再次转型的契机[J];安康师专学报;2005年01期
10 姚芳;我国构建电子政府的现状与完善途径[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国柱;;论移动数字时代广东社会管理的挑战与契机[A];2011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地方政府职能与社会公共管理论文集[C];2011年
2 王永盛;;传统出版业应如何面对数字化转型的挑战[A];科学评价促发展 品质服务谋共赢——第九届(2011)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周斌;;网络民主背景下电子政务建设路径探析[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赵伶俐;;审美认知:美学与认知心理学的联姻[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刘体斌;;三网融合双向进入最优策略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王海波;;IPTV应用综述[A];2007第二届全国广播电视技术论文集2(下)[C];2007年
7 肖云;;数字科技馆体验馆的设计与实践[A];数字博物馆研究与实践(2009)[C];2010年
8 邓卫斌;;CG技术再创动画新艺术[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9 曹亚丽;;基于创意产业的新媒介艺术设计研究[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10 佟雪娜;;再谈新旧媒体融合——以手机二维码在传统平面媒体中的应用及发展前景为例[A];中国传媒大学第二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志辉;网络条件下意识形态建设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王峰;数字化背景下的城市公共艺术及其交互设计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3 孙余余;人的虚拟生存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黄达安;超越工作至上的世界[D];吉林大学;2011年
5 张春梅;中国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信息披露规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方付建;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张锐;基于网络融合的手机电视价值链模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黄永宜;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杨娟;中国媒介生产融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王月;新世纪媒介场中的文学生产[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天琦;黑龙江省高校实施跨校选课模式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于海霞;主体间性视域下高校德育主体间矛盾的消解[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园;信息化时代教育技术人文精神的缺失与重构[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王霞;青少年网络生态文明教育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陈鹤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课程建设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6 王莉;数码摄影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09年
7 马旭;网络舆论的伦理问题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8 崔玲玲;基于Moodle平台的通用技术课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姚洪阳;试论人机关系的历史发展及其文化考量[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10 罗丹;“人肉搜索”的伦理学考察[D];湘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联明;高等教育一体化进程中的欧洲学分转换系统[J];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10期
2 桂清扬;支持M-Learning的无线虚拟环境——戴斯孟德·基根博士新著解读之三[J];中国远程教育;2003年08期
3 莫冬敏;杨素娟;;网络教育课程论坛教学现状的个案研究[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4 杨毅仁;陈铁群;;我国大学城教学资源共享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5 朱爱琴,王继新;泛在计算和未来教育[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4期
6 邬贺铨;未来五到十年网络通信发展趋势[J];中国集成电路;2005年06期
7 德斯蒙德·基更,徐辉富;移动学习:下一代的学习——在亚洲开放大学协会第18届年会上的主题报告[J];开放教育研究;2004年06期
8 刘章明;赵哲;罗华;;成都高校教育资源共享的调查分析以及发展规划[J];中国集体经济(下半月);2007年09期
9 郑文;李文玲;;大学城教学资源共享的理念、层次和策略初探[J];中国大学教学;2006年06期
10 汪怿;国外高校战略联盟与合作的几种模式[J];辽宁教育研究;2003年10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训言,王志平,蒋庆斌,尹洪福,宋建军;常州大学城建设与发展笔谈[J];职教通讯;2004年04期
2 张洁;;论大学城与高等教育资源共享[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3 芒刺;;要敢于迈出实质性的一步[J];教育与职业;2008年22期
4 ;蓬勃发展的海大东方大学城校区[J];海淀走读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5 王明星;建立肇庆高职教育大学城设想刍议[J];广东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6 冯增俊;中外大学城与广州大学城的发展定位[J];高教探索;2003年03期
7 楚小庆;知识经济背景下的大学城构建——从人本主义思想到自然人文特色[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8 红英;康云;;逛大学城去[J];政协天地;2003年03期
9 肖郴松;大学城集成效应及其问题的思考[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10 范新民;曾海军;;基于公共服务体系的网络教育课程互选学分互认的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7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振宇;;网络教育任重道远[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7:教育创新与创新人才培养[C];2007年
2 赵铁成;;论网络教育的属性与作用[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3 陈蜀宇;张宇超;郭盛荣;曹俊勇;;国产Linux在网络教育中的应用分析[A];重庆市首届工程师大会论文集[C];2004年
4 章国英;胡继岳;曹洪欣;;网络教育中的人性化教学模型研究[A];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暨网络环境下外语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章国英;胡继岳;曹洪欣;;网络教育中的人性化教学模型研究[A];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暨网络环境下外语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万伦宇;;浅析网络教育概念及功能定义[A];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暨民族地区科学发展理论研究[C];2010年
7 吴品云;;网络教育与德育工作相渗透的方法[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江西卷)[C];2010年
8 吴品云;;网络教育与德育工作相渗透的方法[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二)[C];2009年
9 黄春燕;;网络教育短信平台——信息时代班主任工作的新助手[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西卷)[C];2010年
10 傅荣;;网络教育、网络心理教育与青少年心理健康[A];首届“健康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暨颁奖大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通讯员 沈虞婷;江宁大学城召开科技产业工作会议[N];江苏经济报;2010年
2 省委政研室 尹宏隽 安伟;建设大学城[N];河南日报;2000年
3 陆昀;东方大学城遭查[N];中华工商时报;2004年
4 范利祥 罗昌平;大学城成为整顿重点[N];中华建筑报;2004年
5 李娜;济南新城——大学城塑造文化氛围[N];经理日报;2009年
6 记者 林霞虹 毕征 任朝亮 周祚 刘旦 王飞 任珊珊 徐静 王鹤;大学城以南将建限价房[N];广州日报;2010年
7 刘笑一;“阿拉”钟情“大学城”[N];中国房地产报;2003年
8 董锐 李昊原 赵一;郫县“智力新城”全新露脸[N];成都日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杨立君 戚海燕;京东崛起大学城[N];北京日报;2001年
10 记者 郭弘 实习生 杨林爽;大学城信息化建设项目昨启动[N];重庆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屹;网络教育服务质量管理体系规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马治国;网络教育本质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3 赵效为;大学城与城市互动发展的经济学分析[D];复旦大学;2005年
4 官远发;美国大学与社区合作伙伴关系研究及启示[D];同济大学;2007年
5 冯刚;中国当代大学校园规划设计分析[D];天津大学;2005年
6 胡钦太;网络教育中道德自主学习体系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7 吴砥;学习资源管理与服务关键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8 张光;基于网格的远程学习支持系统模型构建与研究[D];燕山大学;2010年
9 欧灵;基于文本分类的本体匹配及其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10 陈品德;基于Web的适应性学习支持系统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新;基于公共服务体系的网络教育学分互认的研究与实践[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2 吴辉;网上巴蜀学校营销战略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3 赵瑞;网络教育和气象网络课件开发技术[D];南京气象学院;2002年
4 吕晓乐;网络教育中师生关系变化的原因及对策性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2年
5 邢冰;知识管理在网络教育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郝莉;网络教育中学生学习评价系统的设计实现与综合评价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2年
7 焦建英;我国网络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误区及其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8 刘颖;网络教育异化现象对素质教育的影响及对策[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9 陈华宏;成都共享教育网络技术公司营销策略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10 王命洪;网络教育中的学生学习评价[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关键词:广州大学城高校课程互选、学分互认的研究与实践——基于校际网络课程教学的视角,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666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4666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