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流动儿童的信任知觉与情绪适应的关系及自尊的中介作用

发布时间:2017-06-30 01:17

  本文关键词:流动儿童的信任知觉与情绪适应的关系及自尊的中介作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考察流动儿童的信任知觉状况及与一般儿童的差异,并探讨其与情绪适应的关系以及自尊在其中是否起中介作用。方法:采用问卷测查691名流动儿童、684名一般儿童的信任知觉、情绪适应和自尊。结果:①流动儿童知觉到的父母、教师、同伴的信任显著低于一般儿童。②流动儿童知觉到的父母、教师、同伴的信任与孤独感、抑郁、焦虑呈显著负相关。③流动儿童的信任知觉对孤独感、抑郁、焦虑既存在直接影响,也通过自尊的中介效应影响情绪适应情况。结论:增加流动儿童感知到的父母、教师、同伴信任,可以提高其自尊,从而减少情绪适应不良的问题。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流动儿童 信任知觉 情绪适应 自尊 中介作用
【分类号】:B844.1
【正文快照】: 流动儿童是我国社会背景下出现的特殊儿童群体,他们从熟悉的环境突然走进新的环境,必然会遇到很多问题,如环境和社交适应问题等。流动使流动儿童的社会网络、与周围重要他人的关系发生改变,如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的中断、遭受他人的歧视。而这种改变会影响他们的情绪状态,导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丽珠,张丽华;论自尊的心理意义[J];心理学探新;2003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泓,周晖,周燕;中学生友谊、友谊质量与同伴接纳的关系[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1期

2 李苑凌;谢朝晖;;自尊心理研究综述[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3 张小安;谢朝晖;;重庆市大学生自尊心理状况调查[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4 王宏伟;浅析青少年的孤独感及其影响因素[J];北京市总工会职工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5 范兴华,方晓义;友伴的社会支持与大学生自尊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4年05期

6 杨昭宁;贾蕊;陈祥丽;;高中生自尊和人际信任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年01期

7 杨周;唐燕容;;关于贫困大学生自尊心态问题的探析[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S1期

8 李玮;置身于城市中的农牧区蒙古族儿童学校适应状况及教育对策[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5年02期

9 刘在花,张承芬;学习困难儿童社会性问题的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10 杨雪梅;城市小学生的孤独感及其与师生关系的相关研究[J];教育探索;2005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杨丽珠;张丽华;;3~9岁儿童自尊结构研究[A];繁荣·和谐·振兴——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首届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7年

2 杜丽丽;;音乐心理剧对流浪儿童自尊水平干预的研究[A];中国音乐治疗学会第八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丽华;3-9岁儿童自尊结构、发展特点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2 丛晓波;自尊的本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田录梅;自尊的认知加工偏好及其对情感反应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安伯欣;父母教养方式、亲子沟通与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2 田录梅;自尊对失败后不良情绪反应的缓冲效应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3 李红;上海市残疾人运动员自信心水平诊断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陈满琪;菲律宾华文教师教学策略与工作满意度、自尊的状况及其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5 朱婷婷;童年中期社交退缩及其与孤独感的关系[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6 王玲;高中生自尊、应对方式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李春丽;5~6岁幼儿同伴交往问题解决方式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王淑燕;硕士研究生主观幸福感的特点及其与自尊的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9 华道金;儿童自尊感的人格教育价值及其保护与培养[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10 朱丽芬;云南省大学生学校适应性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模型建构[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骆光林,阮俊华,楼成礼,方志伟,祝国群;大学生孤独心理的调查与分析[J];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1999年03期

2 孟晋;533名大学生孤独感状况调查[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年02期

3 张秋凌,屈志勇,邹泓;流动儿童发展状况调查——对北京、深圳、绍兴、咸阳四城市的访谈报告[J];青年研究;2003年09期

4 赵娟;流动儿童少年学习困难的非智力因素分析——多次转学经历的个案研究[J];青年研究;2005年10期

5 袁亚愚;对近年来歧视进城务工农民现象的思考[J];社会科学研究;1997年06期

6 程学超,谷传华;母亲行为与小学儿童自尊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1年04期

7 邓丽芳;徐慊;郑日昌;;大学生气质类型、父母教养方式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年03期

8 孙晓军;周宗奎;;儿童同伴关系对孤独感的影响[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年01期

9 韦有华,汤盛钦;几种主要的应激理论模型及其评价[J];心理科学;1998年05期

10 蔡华俭,杨治良;内隐自尊的稳定性——成败操纵对内隐自尊的影响[J];心理科学;2003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瞿sズ

本文编号:5000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5000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5d9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