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生的自信力:心理契约与提升路径
本文关键词:贫困生的自信力:心理契约与提升路径
【摘要】:自信力作为主体精神世界的辐射力量,是主体综合素质与能量底蕴的表征与外溢。由于经济拮据、社会资本匮乏,一部分贫困生自信力薄弱,心理失衡,表现为情绪自卑焦虑、遇事优柔寡断、性格孤僻内向。作为个人与组织的双向期待、双向配合的心理契约理论,有助于提升贫困生的自信力,实现新的心理平衡。其路径为:通过"倾听倾诉"心理辅导,释放自卑、舒缓焦虑,获得正确的心理认知;在教师的辅导下撰写传记,增强成就感,焕发正能量;开展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拓展视域,促进心胸豁达;采取任职锻炼的举措,为提升自信力、成长成才搭建平台,提供土壤。
【作者单位】: 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计算机与艺术传媒分院;
【关键词】: 贫困生 自信力 心理契约 正能量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改革开放以来,助学贷款、社会资助、勤工俭学是国家、社会和高校以不同的形式,扶持、援助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进而成长成才的重要举措,且收到了显著的成效。党的十八大报告在阐述“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时指出:“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1]。实践证明,经济上、物质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姜志红;;高职院校贫困生挫折心理的表现及对策[J];教育探索;2013年08期
2 马明霞;李涓;;“心理契约”理论在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的运用[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3年05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成智;王胜;;大学生就业的心理障碍及调适[J];当代教育论坛;2006年05期
2 韩嫣;;新时期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2年36期
3 王金星;苏秋菊;;关于心理契约在学校管理中存在问题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6年12期
4 常保瑞;方建东;;心理弹性的研究及其对教育的启示[J];教育探索;2010年01期
5 吴继锋;;以文化校园理念为先导 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年04期
6 赵永新;;研究生思想教育的多维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年03期
7 毛海东;杨曼丽;;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先原则[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8 金秀舫;李春莉;;高校贫困生心理特点分析及教育管理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10年07期
9 鲍玉琴;;论心理契约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高教研究;2005年12期
10 裴劲松;张楠;;心理契约在研究生教育中的应用及管理策略[J];中国高教研究;2009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国文;;支助贫困生首先进行心理扶贫[J];班主任之友;2002年09期
2 赵兰芳;王凤仪;;关于我校贫困生心理问题的思考[J];广东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3 李从松;大学贫困生心理问题的表现与对策[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2年02期
4 田素栋;与贫困生谈心理障碍[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2年20期
5 张小琴,夏鹂;高校贫困生心理困境与对策研究[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6 梁念;;浅析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科教文汇(上半月);2006年09期
7 李福宝;;有内必形外——透视高校贫困生消费心理[J];社科纵横;2007年01期
8 杜琼;;从自我认知偏差的角度认识高职贫困生心理障碍[J];校园心理;2009年04期
9 许素萍;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及心理救助[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4年07期
10 王巧;营造健康心理环境 放飞理想与希望——浅析农村高中贫困生不良人格的矫正[J];农村.农业.农民(A版);2005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玉冰;;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的高校经济贫困生心理教育[A];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Psychology and Social Harmony(CPSH2011)[C];2011年
2 陈加洲;方俐洛;凌文辁;;心理契约的概念界定与量表建构[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3 吴丽丽;段炜;;心理契约研究综述[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杨大刚;张亚志;;关于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几点思考[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5 石丽霞;吴亚楠;张伟;;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产生的原因及对策[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石油石化分会成立暨第四届石油石化心理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于海涛;李永鑫;赵国祥;;企业员工心理契约与离职倾向的关系[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付海宾;王明辉;;理念型货币:心理契约中第三种交换[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石晶;崔丽娟;;免费师范生职业认同心理契约的内容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王金超;;武警战士心理契约、领导风格与团体聚力的关系凝[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肖玺;邓健;;高校师资管理中“心理契约”的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江波;贫困生呼唤“心理扶贫”[N];大众卫生报;2007年
2 于伟慧 王勇;关注心理贫困更为重要[N];海南日报;2006年
3 燕云;对自己的生命负责任[N];工人日报;2009年
4 郑晋鸣邋沈亚军;江苏高校开辟心理“绿色通道”[N];光明日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周保东;贫困大学生急需心理解困[N];徐州日报;2009年
6 罗静 程守勤;南大关注贫困生“心理贫困”[N];健康报;2003年
7 黄树海;现代人面临重重心理困扰[N];大众卫生报;2006年
8 医博;心理疾病的十大诱因[N];长春日报;2005年
9 记者 王晖;16.2%的大学新生有“心病”[N];河南日报;2006年
10 郑军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 心理学研究者;幸福在哪里[N];大众科技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玲玲;青少年未来取向的发展与家庭、同伴因素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孔德生;高校在校贫困大学生人格特征分析及教育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3 乔云雁;情绪性青少年情绪调节策略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莹;基于心理契约的国有企业员工工作倦怠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怡燃;心理契约破坏、工作价值观与职场偏差行为之间的关系[D];河南大学;2010年
3 冯骥;员工心理契约、幸福感与工作绩效关系模型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4 曾斌;心理契约、工作满意度与离职倾向的关系实证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5 杨硕;个人—组织契合度、心理契约、组织公民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6 周玉娟;黔南民族师院贫困生心理健康调查及训练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4年
7 林丽华;教师心理契约、工作满意度与自尊的状况及其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8 曾铌铌;贫困大学生就业心理状况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9 郑平;新疆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08年
10 李秀菊;团体辅导对内蒙古高职院校贫困生自我认知的干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5412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5412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