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在学习环境下高校移动学习资源设计模式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泛在学习环境下高校移动学习资源设计模式的研究
【摘要】:高校中移动学习是新型的泛在学习模式,而移动学习资源是移动学习的基本内容,能保障移动学习有效进行。目前移动学习资源模型没有标准规范化的设计。为此,本文系统地分析了移动学习的定义、支持技术以及移动终端设备特性,提出了开发高校移动学习资源必须遵循的原则,构建了高校移动学习资源的设计框架,并以"Visual Basic 6.0程序设计"的"程序设计基础"知识点为例,提出了优化设计模型的关键策略。
【作者单位】: 吉林农业大学;
【关键词】: 移动学习资源 移动学习 泛在学习
【基金】: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规划课题“农田大规模传感器网络数据管理技术研究”(项目编号:20135) 吉林农大青年启动基金“基于DSP图像处理的鸡蛋品质无损分级研究”(项目编号:201227)
【分类号】:G434
【正文快照】: 一、移动学习资源概述移动学习资源构建是进行移动学习活动的前提。移动学习资源设计前,必须掌握移动学习资源的定义种类和特点,剖析移动学习关键技术支持以及典型的移动终端设备物理特性。移动学习资源的内涵是指能有效支撑移动学习的任何东西,它包括学习材料、终端设备、支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马小强;;移动学习终端的选择与评价[J];电化教育研究;2007年05期
2 蒋彭;;现代远程教育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1年11期
3 刘清堂;向丹丹;;面向3G手机的移动学习资源交互设计与实现[J];中国电化教育;2011年1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佟延秋;内隐学习对教学设计的启示[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2 徐东;;两种教学设计过程模式的比较与反思[J];保山师专学报;2006年04期
3 王海明;查婧;沈楠;管春燕;;用移动学习MMS彩信方式普及垃圾分类环保知识[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30期
4 经春秋;黎加厚;;教学系统化设计语义模型的建构[J];电化教育研究;2006年04期
5 齐振国;汪琼;;E-Learning给我国高校教师带来的挑战[J];电化教育研究;2009年07期
6 汪基德;张刚阳;梁萌;;教学设计师的工作范畴与素质结构探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9年09期
7 刘艳;;案例教学法在单片机教学中的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8年23期
8 赵俊;;在线案例学习国内外研究综述[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年13期
9 周维霞;;多媒体教学应用误区分析及对策[J];福建电脑;2007年01期
10 黎志雄;;AIX操作系统下Moodle数字化教学平台的应用实践[J];福建电脑;200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学峰;;谈以就业能力为导向的商品学教学改革与实践[A];商品学发展与教育高级论坛暨中国商品学会第十二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伟;大学英语移动学习系统模型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金慧;学习支持问题库的设计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刘强;基于样式的教学设计方法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4 王永锋;从“建构性学习”到“学生有效参与”[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王晓琳;本体驱动的网络智能教学系统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覃志强;“用新识古”策略下的古壮字信息化传承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文龙;基于Moodle平台的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李俊;移动学习活动设计模型的改进与应用[D];河南大学;2011年
3 姚佳豆;基于SCORM标准的移动学习资源的设计与开发[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4 张利苹;中学数学课堂中PBL教学设计的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5 柳瑞莲;基于教育虚拟社区的大学生认知内驱力的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6 周俊健;基于智能手机控制的多媒体演示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7 舒健;高中网络技术应用教材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袁成坤;企业对教学设计师岗位需求的调查报告[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苏玲玲;移动通信环境下的微学习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王蓉;基于Moodle平台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管理与教学探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军山,徐枞巍;高等教育评价指标体系质量问题的理论探讨[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2 丁新;网络教育优质资源共享机制分析与思考[J];中国远程教育;2003年21期
3 冉敏;余胜泉;;小学移动英语学习资源设计[J];中国远程教育;2010年09期
4 叶成林,徐福荫,许骏;移动学习研究综述[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03期
5 德斯蒙德·基更,徐辉富;移动学习:下一代的学习——在亚洲开放大学协会第18届年会上的主题报告[J];开放教育研究;2004年06期
6 张国杰;;智能手机——理想的移动学习终端[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6年10期
7 陈齐荣;;网络教学交互状况调查及其设计策略探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7年04期
8 程杰;;建立终身教育网络资源库的若干问题研究[J];教育信息化;2006年23期
9 黄荣怀;王晓晨;李玉顺;;面向移动学习的学习活动设计框架[J];远程教育杂志;2009年01期
10 顾小清;顾凤佳;;微型学习策略:设计移动学习[J];中国电化教育;2008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振亭;刘丽丽;;移动学习的发展前景分析[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8年05期
2 庞妮;林茂松;程萌萌;;一种新的移动学习资源开发方式初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年21期
3 杨文正;邹霞;;Flash Lite:移动学习资源开发的新型技术[J];现代教育技术;2007年11期
4 陈明明;;移动学习资源的创设与评价探究[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0年10期
5 李晓会;刘洪沛;;泛在学习中社会交互支持模型的构建[J];现代教育技术;2009年10期
6 裘伟廷;;泛在学习——后现代远程教育的崛起[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8年10期
7 徐龙;;基于电大教育的移动学习资源设计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1年18期
8 王阳;;基于手机的移动学习资源开发初探[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9年02期
9 欧阳明;龚萍;;复杂适应性系统视野下的泛在学习[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年24期
10 罗林;涂涛;;生态学视角下的泛在学习[J];中国远程教育;2009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解迎刚;王志良;;学习者情绪空间定义及应用[A];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杨建华;;墨子的学习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高茅;杨亚萍;彭涛;;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合作式教学模式的探索[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于战科;陈姝;张文;;网络课程教学设计要点分析[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赵翠霞;张彤;;多媒体教学界面中帮助方式对学习绩效的影响[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田旭东;孔凡清;刘明芝;贾怀峰;;构建实践教学新体系 促进开放教育的发展——远程开放教育中实践教学环节的研究与实践[A];“网络时代的远程开放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李勇;王洪;;游戏化学习社区的交互设计[A];教育技术:信息化阶段新发展的研究[C];2007年
8 张丽明;;网络环境下利用Blog进行协作学习[A];“高教强省”探索与实践——高教科研2008[C];2009年
9 李元华;;立志及其在学习中的作用[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10 郭磊;贾春杰;;网络环境下学习者信息超载和迷航的化解[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炎根 储争流;如何培养一个高效学习者[N];中国教育报;2006年
2 方国才;关于学习型学校的理性思考[N];光明日报;2005年
3 项国雄 王佑美;交互媒体与交互模式[N];计算机世界;2001年
4 本报记者 钟伟;四大应用变革策动e-Learning2.0[N];中国教育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陈曦 实习生 宣心骋;立足学习者全面发展[N];人民政协报;2011年
6 ;跨越新高度 开启新的教育30年[N];中国教育报;2008年
7 常生龙;给教育找一个方向[N];中国教育报;2010年
8 北京市教科院基教研中心 朱立祥;这节课体现了有效教学[N];中国教育报;2007年
9 宜兴市和桥高级中学 孙勤东;够得着与跳起来够得着[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5年
10 中国人民解放军装备指挥技术学院基础部 琚泽钦;运用CAI的科技魅力 展现学习者的主体地位[N];中国电脑教育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妍;乔纳森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郑太年;学校学习中知识意义的缺失与回复[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陈仕品;适应性学习支持系统的学生模型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4 孟庆军;网络学习代价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夏天;研究性学习支持系统[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杨瑛霞;分布式虚拟训练系统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田爱奎;支持自主学习的数字化教学游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郭晓明;课程知识与个体精神自由[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9 柏宏权;适应性教学系统中个性化教学策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10 胡泽民;“学习用户”理念下远程高等教育教学运行模式研究[D];厦门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筠;移动环境下学习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2 熊志刚;移动学习及其资源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杨炼;基于智能学习终端的移动学习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4 陈正晖;泛在学习环境下的个性化学习服务的研究与实现[D];浙江工业大学;2013年
5 白立广;现代远程教育中学习者关系管理体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6 田久乐;数字化终身学习中基于学习者兴趣的个性化学习资源推荐机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7 陈林林;移动学习中学习者偏好模型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8 黄伟琳;3G笔记本终端支持成人泛在学习的调查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9 王颖;基于学习者情感模型的任务驱动教学研究与实践[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10 陈静;M-Learning内容设计及评估标准研究[D];广州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5575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5575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