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大中小学德育衔接问题研究
本文关键词:新时期大中小学德育衔接问题研究
【摘要】:学校德育是由小学德育、中学德育、大学德育等处于不同层次的子系统有序排列而形成的有机整体,不同阶段的学校德育对于人的道德发展具有一致性与连贯性的影响。所以,担负着不同任务的小学、中学、大学必须根据各自学段的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思想道德的实际,搞好分工与协作,完成本阶段的德育任务要求,使各学段德育有效衔接,保证人才培养不间断进行。这个系统一旦缺乏衔接,将会破坏德育的完整性和连续性,阻碍学生的思想道德向更高层次推进,影响学生健康成长。 学校德育的衔接问题虽然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引起了相关专家和学者的注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校德育衔接问题的实践探索与理论研究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但比起德育的其它方面,对德育衔接问题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小学、中学与大学各学段几乎是各自为战,缺乏有效衔接,,甚至还存在简单重复、脱节、倒挂现象,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学校德育的系统性和有效性。针对存在问题,本文在全面查阅文献资料、了解研究动态,力求从学理上给予求证外,还采用问卷调查、访谈调查等方法,通过了解当代小学生、中学生和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实际状况以及各级学校之间的德育工作状况,寻找大、中、小学德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对大、中、小学在德育目标、内容、途径与方法、评价和管理等方面的衔接上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查找原因,提出大中小学德育有效衔接的对策,以期在体现不同学段德育特点的基础上促进大、中、小学德育的有机衔接,提高德育实效。笔者认为通过研究,既可以从理论上对德育衔接问题形成较为系统、全面的认识,丰富和完善大中小学德育衔接的理论体系,也可以从实践上探索学校德育衔接的操作路径,有助于德育实践改革,增强德育实效。
【关键词】:学校德育 衔接 现状 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大理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41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1
- 第一章 绪论11-20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11-14
- 1.1.1 选题背景11-12
- 1.1.2 研究意义12-14
- 1.1.2.1 理论意义13
- 1.1.2.2 实践价值13-14
- 1.2 研究综述14-18
- 1.2.1 文献研究概况14-16
- 1.2.2 对现有文献成果的简要分析16-18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18-20
- 1.3.1 研究思路18
- 1.3.2 研究方法18-20
- 第二章 大中小学德育衔接的相关问题20-27
- 2.1 论文基本概念界定20-21
- 2.1.1 德育20
- 2.1.2 大中小学德育衔接20-21
- 2.2 学校德育衔接的一般理论21-27
- 2.2.1 大中小学德育衔接的理论依据21-24
- 2.2.2 大中小学德育衔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24-25
- 2.2.3 大中小学德育有效衔接的特征及标准25-27
- 2.2.3.1 大中小学德育有效衔接的特征25-26
- 2.2.3.2 大中小学德育有效衔接的标准26-27
- 第三章 目前我国大中小学德育衔接的现状27-41
- 3.1 取得的经验27-29
- 3.2 存在的主要问题29-38
- 3.2.1 德育目标的衔接问题29-31
- 3.2.2 德育内容的衔接问题31-33
- 3.2.3 德育途径的衔接问题33-34
- 3.2.4 德育方法的衔接问题34-35
- 3.2.5 德育管理的衔接问题35-36
- 3.2.6 德育评价体系的衔接问题36-38
- 3.3 大中小学德育衔接存在问题的原因38-41
- 3.3.1 受应试教育的制约,人们对德育地位认识不足38-39
- 3.3.2 对德育衔接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德育规律和特点遵循不够39
- 3.3.3 德育主体各自为政、德育衔接缺少必要的长效机制39
- 3.3.4 德育系统自身的复杂性39-41
- 第四章 实现大中小学德育有效衔接的对策思考41-54
- 4.1 提升德育地位,树立德育衔接意识41-42
- 4.2 重视学校德育工作队伍建设,积极搭建衔接交流平台42-43
- 4.3 做好大中小学德育目标上的衔接43-45
- 4.4 做好大中小学德育内容上的衔接45-47
- 4.5 做好大中小学德育途径和方法上的衔接47-49
- 4.6 做好大中小学德育管理上的衔接49-50
- 4.7 做好大中小学德育评价上的衔接50-52
- 4.8 加强对德育规律的遵从问题研究和学校德育衔接的总结与调研52-54
- 结语54-55
- 参考文献55-59
- 附录59-64
- 致谢6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鲁宁;张金保;陈文玲;;关于青少年学校道德教育衔接问题的方法论探讨[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2 郑萼;苏静;;首都大中小学德育目标衔接及整体设计[J];北京教育(德育);2008年01期
3 苏静;张润枝;;论大学与中小学德育课程衔接的有效途径[J];北京教育(德育);2008年02期
4 周双娥;高校与中学德育衔接问题之我见[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5 周顺文;;高校德育内容及对大学生影响程度的调查研究[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6 曾山金,曾钊新;将德育进行到底——小、中、大学德育衔接管见[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7 李家成;;论大中小学德育内容的衔接——基于学生生命成长的立场[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8 詹万生;;中小学德育的行动指南——《教育部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解读[J];中国德育;2008年08期
9 俞晓群;陈强;;大、中学校德育衔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大众文艺;2010年11期
10 周双娥;谈大中学校德育衔接的客观必然性[J];鄂州大学学报;1999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颖;论中学德育与大学德育的衔接[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2 杨清;我国普通高校与普通中学德育衔接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3 汪红梅;中学与大学德育的衔接[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4 陈仲臻;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教育衔接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6419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6419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