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学术寻根:教学设计研究的学术文化取向

发布时间:2017-08-18 10:23

  本文关键词:学术寻根:教学设计研究的学术文化取向


  更多相关文章: 学术寻根 内涵 方法 价值 指向


【摘要】:文章针对当前教育技术学科研究文化取向失衡的现象,提出了"学术寻根"的研究文化取向,讨论了"学术寻根"的概念内涵和研究方法,分析了"学术寻根"的意义和指向,以期为学科发展提供一种寻根的研究范式。文章认为,久远而又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蕴涵着丰富的学科发展智慧,值得我们去精心发掘,并从学理和实践上与时代和现实建立起深度融合。在学科研究发展中,我们既需要"横向无边"的"外察世界之潮流",需要"纵向到底"的"内省固有之血脉",更需要二者的"回互、渗透和协整",兼收众长,翕合无间,益以创新,把"横向无边,纵向到底"作为我们研究过程中虔诚的"十字架"。
【作者单位】: 江西师范大学远程教育研究所;
【关键词】学术寻根 内涵 方法 价值 指向
【基金】:江西省高校“十二五”重点建设学科(教育技术学)【赣教研字[2011]12】专项资助
【分类号】:G420
【正文快照】: 一、引言:多一点关注近年来,在思虑中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科理论体系重构和发展的心路中,南国农先生曾多次提出“向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要智慧”的思路选择。先生指出:“在理论体系的重构中,要多一点关注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的学习、研究和使之现代化的探索;多一点关注传承自己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钟志贤;阐释学、模糊逻辑、混沌理论与教学设计[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02期

2 南国农;;信息化教育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09年08期

3 钟志贤;;开放大学的教学学术:内涵、意义及方法[J];中国远程教育;2012年09期

4 邵培仁;;中国传播学界需要学术寻根[J];当代传播;2012年01期

5 王岳川;学术精神与生命踪迹[J];社会科学战线;2004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勤;;视觉的阐释——中国古代帝王图像的文化意蕴与社会功用[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2 刘婉华,梁涛;论后现代建筑的哲学解释学意义[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3 陆少燕;林安琪;;基于分形理念的学习方式变革探究[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年10期

4 林安琪;朱振蕙;;关联主义视域下的学习方式变革——“对初始条件的敏感依赖”角度[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年20期

5 刘亚禄;设计信息的阐释与扩充[J];常熟高专学报;2004年05期

6 王雷;;流动商贩的商事主体资格研究——兼论商事主体类型化分析中的一个盲点[J];朝阳法律评论;2010年02期

7 钟志贤;阐释学、模糊逻辑、混沌理论与教学设计[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02期

8 李芒,周玉芬,李子运;论教学设计学研究的十个方向[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11期

9 黄娟;混沌理论对传统教学设计的冲击和启示[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05期

10 罗发奋;隋春玲;刘丙利;;混沌学基本原理应用于教学设计的若干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0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杨立新;王轶;王竹;王天凡;赵可;;中国民法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2 王伟萍;;科学的意义、划界与进化[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3 高云涌;;新时期“讲坛哲学”的哲学观自觉及其解释循环——以前提批判论的哲学观为例[A];“《哲学通论》与哲学教育改革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克勤;英伽登文学本体论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孙日华;裁判客观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3 姜哲;中西方诠释学比较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4 胡传顺;伽达默尔伦理学的释义学意义探究[D];复旦大学;2011年

5 孙兴义;清代《诗经》阐释的诗学问题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6 赵健;网络环境下城乡互动教师学习共同体构建与运行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陈小慰;翻译研究的“新修辞”视角[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8 付瑛瑛;“传神达意”[D];苏州大学;2011年

9 张飞熊;意义创造[D];苏州大学;2011年

10 李飞飞;基于地方文化传承的小学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林凯;探索中国电化教育之道[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周珍;利科的解释学符号美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于莉莉;金圣叹《西厢记》评点的阐释理论[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4 奚天玉;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应用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白永然;理论与经验之间[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6 彭琳;普通高校美术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饶筠筠;时间视域转换对哲学解释学的启示[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之杰;从历史有效性看两位译者汉译Uncle Tom's Cabin[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李学工;高中文言课文意义误读归因与对策[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晓平;保罗·怀特英译《菜根谭》的阐释学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玉衡;;让教学成为共同的财富——舒尔曼大学教学学术思想解读[J];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05期

2 耿冰冰;大学教师教学学术水平的内涵[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3 苏辛;;模式创新[J];中国远程教育;2011年03期

4 严冰;;开放大学的教学学术与学习资源设计[J];中国远程教育;2011年08期

5 何克抗;;关于教育技术学逻辑起点的论证与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11期

6 刘瑞儒;黄荣怀;;也谈教育技术学的逻辑起点[J];电化教育研究;2006年08期

7 钟志贤;;方法还是态度[J];电化教育研究;2009年06期

8 王玉衡;;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美国大学教学学术运动的推动者[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8年05期

9 袁维新;;教学学术:一个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视角[J];高教探索;2008年01期

10 陈伟;易芬云;;从遮蔽到去蔽:教学学术发展的制度分析[J];高教探索;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潘懋元 陈兴德;[N];中国教育报;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綦珊珊;论大学教师的教学学术[D];湖南大学;2005年

2 王丹凤;教学学术视角下的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荆晓前;舒尔曼大学教学学术思想初探[D];河北大学;2009年

4 李欢;博耶教学学术思想研究及启示[D];河南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星宇;;论方法论在教育研究中的价值[J];现代教育论丛;2007年12期

2 魏山金;;校本教研的定位与价值厘定[J];教育研究与实验.新课程研究;2005年02期

3 王传良;;以人为本教育思想的内涵与价值[J];老年教育(老年大学);2010年09期

4 叶小红;论多元文化教育的内涵和价值[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年06期

5 王传金;;教师职业幸福解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年34期

6 樊彩萍;谢延龙;;教学文化:内涵、价值与路径选择[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年18期

7 蒋莹莹;丁懿楠;;学校外部评价的理性审视[J];继续教育研究;2008年07期

8 王娜;;学科教学法知识的概念、内涵及价值[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1年03期

9 尹睿;;文化取向的技术哲学:当代学习环境研究方法论的新路向[J];现代教育技术;2010年11期

10 黄素蓉;张妍;;教学设计的内涵、特征及其发展趋势[J];重庆与世界;2010年1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曲铁华;梁清;;略论蔡元培的科学教育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2 傅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和原则[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付安权;;教师在线专业发展的理念研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0)——外国教师教育史、职业与成人教育史研究[C];2009年

4 武翠红;周采;;论外国教育史学理论及研究的必要性[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5 李祚山;;大学生文化取向、自我概念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尹筱莉;;科学教育研究方法论及其反思[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7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7 董宝良;;迈向二十一世纪,要重视运用现代的思维方法——对中国教育史研究在方法论方面的思考[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8 隋允康;;当代的知识传播者应具备知识探索者的素质[A];中外力学思维纵横——第四届全国力学史与方法论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丁钢;;儒家教育现代性的域外探索[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10 吴明霞;张大均;余林;陈旭;郭成;;中小学教师工作-家庭冲突影响因素模型的性别差异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宣俊;谈学校减负工作中的方法论[N];法制日报;2001年

2 徐国亮;必须实现教育系统的生态平衡[N];中国教育报;2001年

3 市九中校长 欧阳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呼唤哲学思考[N];三峡日报;2006年

4 石中英;学校文化建设要有大视野[N];中国教育报;2006年

5 来华强;文学教育与阅读方法[N];文艺报;2005年

6 李松林;课程与教学——多维度助力推进新课程改革[N];中国教育报;2007年

7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 祖晶;教育优先发展:寻找根基与保障[N];中国教育报;2007年

8 张强;踪迹学[N];美术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臧t,

本文编号:6940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6940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b41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