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概念体系的自由教育及其发展脉络——兼与博雅教育、通识教育辨析
本文关键词:作为概念体系的自由教育及其发展脉络——兼与博雅教育、通识教育辨析
【摘要】:自由教育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而是由教育理念、教育方式和教育策略构成的一个概念体系。博雅教育与通识教育均是自由教育的下位概念,是实现自由教育理念的教育方式。自由教育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意蕴,但在历史变迁中始终有一些未变的因素,即个体自由、个性发展以及合理的知识结构三个基本因素,其中个体自由是前提,个性发展是目的,合理的知识结构是手段。对自由教育发展脉络的梳理及其相关概念的辨析,有助于澄清对该问题的理论认识,对当前的教育改革与发展具有深刻的实践意义。
【作者单位】: 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
【关键词】: 自由教育 博雅教育 通识教育 发展脉络
【分类号】:G40-012
【正文快照】: 一、自由教育及其相关概念辨析目前学术界关于自由教育(liberal education)的释义较为庞杂,甚至有些大相径庭,在实际使用中也经常出现与文雅教育、博雅教育、人文教育、通才教育、通识教育、普通教育、一般教育等误用或混用的现象,尤其是自由教育、博雅教育与通识教育三者之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马凤岐;“自由教育”涵义的演变[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02期
2 王艳琴;;纽曼与赫胥黎自由教育思想之比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年01期
3 李福春;;西方自由教育的传统与赓续[J];大学教育科学;2009年02期
4 周萍;卢梭自然教育理论探析[J];教育科学;1994年04期
5 Jonathan Becker,岳玉庆 ,嬴莉华;博雅教育的内容[J];开放时代;2005年03期
6 涂艳国;试论古典自由教育的含义[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9年03期
7 李曼丽,汪永铨;关于“通识教育”概念内涵的讨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9年01期
8 冯英;;论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哲学[J];求索;2006年09期
9 陈云恺;;自然教育自由教育契合论[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6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雪;;杜威的认识论对“二元论”的“克服”[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2 杨汉麟;李贤智;杨佳;;余家菊留英时期的教育活动与思想述评[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3 刘新科;;“学习化社会”理论与大学教育——赫钦斯“学习化社会”思想解读[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4 李萍萍;;高校学生非正式组织在学生教育管理及和谐校园建设中的作用[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5 刘杏端,渠晓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新型课堂教学模式[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6 杨汉麟;李贤智;杨佳;;余家菊留英时期的教育活动与思想[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7 李箭;大学英语教学软环境的营造[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8 陈晓琴;;高等教育课程适切性问题探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9 刘名;;高职《商务谈判》课程教学研究[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10 秦俊巧;;中小学课堂教学生活化初探[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立华;;实践教学的理论基础及其现实选择[A];2010北京高教学会高职研究会学术年会“金商祺”杯优秀论文专辑[C];2010年
2 段会冬;;从农村城镇化看农村教育的目标定位问题[A];2009年首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我读《民主主义与教育》[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王明鹤;;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界对马卡连柯教育思想的研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5 郭红;;沈百英与设计教学法中国化的探索[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4)——中国学科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6 李文奎;;英国教育家的科学教育思想初探[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7 覃壮才;;文艺复兴时期教育思想演变模式的研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8 于海波;;“合法化”时期科学课程思想及其启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9 舒志定;;马克思教育思想的人文特质探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10 王丽;;怎样看待学校——解读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红宇;中国行业特色研究型大学发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张红峰;大学组织变革中的博弈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洁;大学捐赠基金运作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顾远飞;市场化环境下的大学运行逻辑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陈金江;中国大学本科精英学院运行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郝进仕;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战略与战略管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刘义;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研究:概念、历史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8 周晓红;教育代价论[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刘颖;公民教育中的法制教育及其价值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10 刘中黎;中国百年日札写作教育与教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丽颖;新课改背景下教师文化的重新理解与建构[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吕云涛;学校教育中不当惩罚问题探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罗珍资;基于生态学的大学生自主管理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谢阶腾;我国大学学院运行机制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曲盛男;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伦理思想探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6 王泓砚;辽宁高职旅游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的问题及成因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袁慧英;基于市场需求导向的财经类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8 胡斯源;大学生生命教育探索[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殷少萍;“3+2”分段制学生德育工作凸显层次化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10 徐菊凤;以人为本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薛晓阳;教育的超越本质及其自由教育的理想[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03期
2 陈云恺;儿童身心发展中的自然与自由[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3 唐文佩;中世纪经院哲学对近代西方科学的形上学贡献[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4 解光云;试析意大利最早发生文艺复兴的原因[J];史学月刊;1998年02期
5 张小飞;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辩证法的基本特点[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三娟;自由教育·通识教育·素质教育[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年10期
2 王冀生;通识为本 专识为末[J];教育发展研究;2002年03期
3 殷小平;;中国有通识教育传统吗?[J];复旦教育论坛;2007年01期
4 唐松林;于德介;;如何维护教育的通识教育本质[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5 王鹏;;自由教育、通识教育、文化素质教育的历史流变[J];学园;2009年06期
6 杨培珍;;约翰·亨利·纽曼的自由教育思想简论[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7 孙靓;;昆体良的自由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10年03期
8 李群;;让教师为课堂带进人文的阳光——教师教育的博雅化探索[J];课程.教材.教法;2007年04期
9 沈壮海;通识教育视野中的学校德育[J];思想.理论.教育;2002年Z1期
10 李日容;;“西方哲学”教学与博雅教育[J];教育前沿(理论版);2008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Ki-Su Lee;;教育改革和通识教育:超越全球化,走向创新和交流(英文)[A];北京论坛(2010)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责任与行动:“变革时代的教育改革与教育研究:责任与未来”教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10年
2 单中惠;;纽曼与《大学的理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檀慧玲;;赫胥黎在近代科学教育普及和发展中的作用[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4 胡邓;张晓京;文书锋;;开设心理健康通识课,切实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A];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论文集[C];2009年
5 覃壮才;;文艺复兴时期教育思想演变模式的研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6 陈淑绢;;大学生情绪反应与生活事件因应策略之研究[A];全国教育与心理统计与测量学术年会暨第八届海峡两岸心理与教育测验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7 段鹏阳;胡咏梅;;实验研究:教育政策评估方法发展的新趋势[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汪兴堂;;论智慧开发的教育环境[A];全国第二届智慧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C];2004年
9 李群;岳晓东;;合肥、北京、香港三地大学新生的生活与心理发展状况调查及启示[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孔海燕;;高校心理辅导与心理咨询的研究现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王德胜;中国特色的通识教育[N];光明日报;2008年
2 常梧 整理;中国通识教育的务实之道[N];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
3 恕堂;通识教育,如何突破资源瓶颈[N];光明日报;2007年
4 王达三;何不在通识课程中延续经史传统[N];中国教育报;2008年
5 记者 丰捷;通识教育,教师“通”学生才能“通”[N];光明日报;2009年
6 陈洁;莫让通识教育缺席(中)[N];大众科技报;2008年
7 陈洁;莫让通识教育缺席(上)[N];大众科技报;2008年
8 杨波;用通识教育弥补残缺的人文精神[N];解放日报;2007年
9 雷天邋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研究员 甘阳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孙向晨;素以为绚兮[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10 肖向民;美育与通识教育[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文钦;近代英国博雅教育及其古典渊源[D];北京大学;2008年
2 吴妍;西方自由教育的流变与分化[D];西南大学;2009年
3 张东海;全人教育思潮与高等教育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庄绍文;义务工作的教育功能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潘希武;学校道德教育的路径转变与作用界定[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高慎英;论学习方式的变革及其知识假设[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7 刘军;潘光旦人文教育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8 王建平;中国现代语境下的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9 魏兆锋;“不要忘了自己是一中国人”[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10 黄笑冰;从新手教师到课程领导[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谷建春;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整合的理论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江海英;教师教育中的通识教育探讨[D];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
3 杨媛媛;赫钦斯的教育思想和通识教育[D];天津师范大学;2010年
4 路平;纽曼自由教育思想之探析[D];河南大学;2006年
5 周应中;怀特海自由教育思想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6年
6 李晗;走向自由[D];河南大学;2002年
7 刘晓霞;自由教育涵义的演变[D];汕头大学;2004年
8 程洁如;通识教育的理念和功能诠释[D];暨南大学;2010年
9 吴妍明;自由造就“巨人”[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10 林钧;教育的乌托邦[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7942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7942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