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大学生暴力行为风险的调查研究
本文关键词:蒙古族大学生暴力行为风险的调查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蒙古族大学生 暴力行为风险 影响因素 预防和管理
【摘要】:本文以内蒙古自治区4所高校的1000名蒙古族本科生为被试,采用大学生暴力行为风险因素问卷(Assessment of Violence Risk inUniversity Students,AVRUS)和自编暴力行为风险影响因素调查表,主要研究蒙古族大学生的暴力行为风险,诠释当代蒙古族大学生暴力行为风险现状,,并研究大学生暴力行为风险的性别差异、年级差异、家庭地域差异、生源地差异、暴力行为风险在有关是否独生子女问题上的差异和暴力行为风险在家庭收入问题上的差异,据此研究结果推出了蒙古族大学生暴力行为风险的类型、暴力行为风险的特点及其形成机制和可能相关的影响因素,同时为蒙古族大学生潜在暴力行为风险的预防和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根据对蒙古族大学生暴力行为风险调查研究的结果分析得出结论,蒙古族大学生暴力行为风险在性别变量上差异非常显著;在是否独生变量上差异显著;在家庭地域变量上呈现差异显著;在年级变量上差异显著;在生源地变量上差异显著;在家庭年收入变量上无显著差异。根据暴力行为风险影响因素调查表数据统计结果表明,被试对已给出影响因素的选择重视度最高的是童年经历、性格特征和家庭教育3个因素,重视度最低的是兴趣爱好、家人期待和梦想抱负因素。 根据对蒙古族大学生暴力行为风险调查分析结果,选择差异显著性较大的变量(性别、年级和生源地)将蒙古族大学生暴力行为风险的类型大致可分为三个类型,即原始冲动型、心理矛盾型和自我调节型。 要有效预防和管理蒙古族大学生潜在暴力行为风险,首先要加大教育力度,要让大学生群体充分认识到校园暴力行为问题的严重性及危害,逐渐减少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率。其次,要加强对蒙古族大学生的心理疏导和民族情结方面的教育。再次,学校与公安机关建立联动机制,有效解决校园暴力事件,全力控制暴力现象的传播和蔓延。
【关键词】:蒙古族大学生 暴力行为风险 影响因素 预防和管理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645.5;G444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9
- 引言9
- 1. 问题提出9-16
- 1.1 文献综述9-14
- 1.1.1 暴力的含义9-10
- 1.1.2 暴力的类型10
- 1.1.3 暴力的相关理论10-12
- 1.1.4 暴力行为风险的研究方法12
- 1.1.5 暴力行为风险的相关研究12-14
- 1.1.6 国内暴力行为风险的相关研究14
- 1.2 研究背景14-15
- 1.3 研究意义和目的15-16
- 2. 研究方法16-20
- 2.1 研究假设16-17
- 2.2 被试选取17
- 2.3 研究工具17-20
- 3. 研究结果20-30
- 3.1 蒙古族大学生暴力行为风险的性别差异20-21
- 3.2 蒙古族大学生暴力行为风险的是否独生差异21-22
- 3.3 蒙古族大学生暴力行为风险的家庭地域差异22-23
- 3.4 蒙古族大学生暴力行为风险的年级差异23-27
- 3.5 蒙古族大学生暴力行为风险的生源地差异27-29
- 3.6 蒙古族大学生暴力行为风险的家庭年收入差异29-30
- 4. 分析与讨论30-36
- 4.1 关于蒙古族大学生暴力行为风险的性别差异30-31
- 4.2 关于蒙古族大学生暴力行为风险在是否独生子女上的差异31
- 4.3 关于蒙古族大学生暴力行为风险的家庭地域差异31-32
- 4.4 关于蒙古族大学生暴力行为风险的年级差异32-35
- 4.5 关于蒙古族大学生暴力行为风险的生源地差异35
- 4.6 关于蒙古族大学生暴力行为风险在家庭收入上的差异35-36
- 5. 研究结论36-37
- 5.1 假设验证36
- 5.2 暴力行为风险的类型和其相应的特点36-37
- 5.3 蒙古族大学生的暴力行为风险研究的价值和启示37
- 6. 有关蒙古族大学生潜在暴力行为风险的预防和管理工作的建议37-39
- 参考文献39-42
- 致谢42-43
- 附录43-4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冰;;有害于未成年人的网络色情之法律管制[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2 蒋长好,邹泓;依恋研究述要[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3 王炳芳;浅析大学生攻击性行为的心理成因[J];安康师专学报;2004年04期
4 何建平;彭倩;;“中国80后在校大学生动漫消费行为”研究报告——以深圳地区为例[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5 辛世敏,郝春东;儿童自我概念与学业成就关系的研究综述[J];北方论丛;2003年05期
6 赵雷;;组织行为学理论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11期
7 冯文全;论拉斯的价值澄清德育思想及其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1期
8 王义高;评当前西方的德育导向与德育理论[J];比较教育研究;1994年05期
9 俞国良;社会认知视野中的亲社会行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10 马爱国;常璞;;竞赛情境启动对运动员内隐身体攻击性的实验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刘付敏;阚瑞云;;5例住院病人攻击性行为的调查与分析[A];河南省精神病学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06年
2 刘付敏;阚瑞云;;5例住院病人攻击性行为的调查与分析[A];2007河南省精神卫生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C];2007年
3 魏希德;;影响攻击性行为的相关因素分析[A];山东心理学会第十届学术会议论文提要汇编[C];2002年
4 楼R
本文编号:8584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8584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