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化教学下教育游戏的设计与应用研究
本文关键词:游戏化教学下教育游戏的设计与应用研究
【摘要】:长久以来,在我国的教育领域一直广泛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学海无涯“苦”作舟。可见,沦为“苦役”是我国现阶段学校教学中学生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是教学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伴随着Internet和信息技术的普及,以最初的电脑游戏为契机,人们发现了游戏的强大魔力,开始着力将这种“魔力”转嫁到教育中来。教育游戏的出现让人们满心欢喜,期盼着美好的游戏化教学。但好景不长,短暂的狂热和追捧之后,教育游戏并未起到“改朝换代”的效果。显然,教育游戏有一定的“症结”所在,它的发展还不够成熟,关于教育游戏设计及开发的研究,都尚处于探索阶段。 我国新课改所提出的“寓教于乐”的教学理念是把“游戏”和“学习”这两个互相冲突的领域融合在一起,摒弃传统的死学模式;而如何将游戏的教育性和游戏性完美结合并将其推广应用在游戏化教学中等问题一直是学者们未能攻克的重大课题。本文从现实角度分析了我国传统教育模式的弊端,提出游戏化教学的必要性,从而引出教育游戏的应用现状,尤其是在学校教学中的应用推广情况。通过分析人们对教育游戏的客观态度和教育游戏的实际应用情况,逐步探讨影响教育游戏应用发展的因素,进一步明确了制约其应用发展的问题所在。研究相关的理论基础、知识体系、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应用于学校教学为目的,对教育游戏的性质展开分析,研究教育游戏的一般设计方法及流程,在此基础之上针对制约其应用发展的因素提出改进教育游戏设计的理念与对应的教育游戏设计模式,促进教育游戏更好地与学校教育衔接,加速其走进课堂教学的步伐。尝试构建教学游戏化的教学模式,并设计教育游戏与教学结合的实际应用案例。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与价值主要在于以现实问题为依托,转换思考方式,不仅仅把教育游戏作为一种教学媒体使用,而且要将其作为一个轻松、高效的学习环境来运用,进行游戏化教学环境的教学实践研究,结合实际,提出切实可行的教育游戏设计方案,构建教学游戏化的教学模式,设计可操作性较强的应用案例。为教育游戏设计开发的进一步改进起到一定的借鉴、指引作用。有助于学生摆脱枯燥的学习方式,提倡游戏化学习,提高学习积极性和成效性,契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与目标,与素质教育具有内在一致性。
【关键词】:教育游戏 游戏化教学 设计 课堂教学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43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目录7-11
- 第一章 绪论11-17
- 1.1 研究背景11-13
- 1.1.1 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11
- 1.1.2 网络游戏的迅速崛起11-12
- 1.1.3 游戏化教学广受推崇12
- 1.1.4 教育游戏应运而生12
- 1.1.5 教育游戏为引入新型教学模式提供了可能性12-13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3-14
- 1.2.1 国内研究现状13
- 1.2.2 国外研究现状13-14
- 1.2.3 问题的提出14
- 1.3 研究方法14-15
- 1.3.1 文献分析法14
- 1.3.2 网站调研法14
- 1.3.3 访谈法14
- 1.3.4 问卷调查法14-15
- 1.4 研究内容和意义15-17
- 1.4.1 研究内容15
- 1.4.2 研究意义15-17
- 第二章 教育游戏研究概述17-23
- 2.1 游戏的界定17-18
- 2.1.1 游戏的概念17
- 2.1.2 游戏的本质17-18
- 2.2 网络游戏18-19
- 2.2.1 网络游戏的定义18-19
- 2.2.2 网络游戏的发展和特征19
- 2.3 教育游戏19-23
- 2.3.1 教育游戏的出现19-20
- 2.3.2 教育游戏的界定20
- 2.3.3 教育游戏的特征20-21
- 2.3.4 教育游戏的分类21-22
- 2.3.5 游戏化教学22-23
- 第三章 教育游戏的理论基础23-29
- 3.1 教学理论23-25
- 3.1.1 学科教学理论23
- 3.1.2 游戏教学理论23-24
- 3.1.3 教学设计理论24-25
- 3.2 学习理论25-26
- 3.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25
- 3.2.2 情境认知理论25-26
- 3.2.3 沉浸理论26
- 3.3 游戏理论26-29
- 第四章 教育游戏的应用和教育游戏软件设计29-39
- 4.1 教育游戏与新课程改革29
- 4.2 教育游戏的应用现状29-31
- 4.2.1 对教育游戏的态度29-31
- 4.2.2 教育游戏产品的问题31
- 4.3 教育游戏软件设计31-39
- 4.3.1 游戏软件的一般操作流程和基本架构31-33
- 4.3.2 游戏化教学下教育游戏软件的设计理念33-34
- 4.3.3 游戏化教学下教育游戏软件设计方案34-38
- 4.3.4 游戏化教学下教育游戏软件设计模式38-39
- 第五章 教育游戏应用于课堂教学的研究39-53
- 5.1 教育游戏应用于课堂教学的模式构建39-42
- 5.1.1 过程分析39-40
- 5.1.2 模式构建40-41
- 5.1.3 课堂教学应用与教育游戏设计41-42
- 5.2 教育游戏的选择42-43
- 5.2.1 适应性原则42
- 5.2.2 平衡性原则42
- 5.2.3 开放性原则42-43
- 5.2.4 自主性原则43
- 5.2.5 反馈原则43
- 5.3 教育游戏的应用策略43-44
- 5.3.1 物质基础43
- 5.3.2 能力培养43-44
- 5.3.3 适当干预44
- 5.3.4 严格把关44
- 5.4 教育游戏应用于课堂教学的案例设计44-53
- 5.4.1 案例介绍44-45
- 5.4.2 案例分析45-53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53-55
- 6.1 总结53
- 6.2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展望53-55
- 参考文献55-57
- 附录57-61
- 附录 A 教育游戏应用现状调查问卷学生版57-58
- 附录 B 教育游戏应用现状调查问卷老师版58-59
- 附录 C 教育游戏应用现状调查问卷家长版59-61
- 致谢61-63
-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63-6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森林;教育游戏产业研究报告[J];中国远程教育;2004年22期
2 卞云波;李艺;;欧美电脑游戏与教育应用研究状况综述[J];电化教育研究;2008年06期
3 尚俊杰;蒋宇;;发达地区中小学校长教育游戏应用意见调查[J];电化教育研究;2010年08期
4 李振亭;程会杰;;基于MI理论的教育游戏平衡性设计策略研究:调控困难度[J];电化教育研究;2011年05期
5 冯季林;;论教学的愉悦性体验[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9年03期
6 张琪;陈琳;;我国教育游戏研究述评及展望[J];开放教育研究;2009年05期
7 陈德祥;;教育游戏——网络游戏与教育的结合[J];琼州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8 张祺;雷体南;李静;;教育游戏对学生多元智能发展的影响研究[J];软件导刊;2011年04期
9 冷海燕;张顺丽;;教育游戏的困境与设计探究[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2年08期
10 陆晓燕;;皮亚杰认知发展游戏理论及启示[J];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冯季林;教学的游戏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程会杰;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教育游戏设计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梅艳;基于Malone内在动机理论的小学课堂教育游戏软件的设计与开发[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3 刘洋;小学英语教育游戏中的人物角色分析与设计策略[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吕丹;教育游戏设计原则与开发技术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8602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8602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