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子书包的协作学习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电子书包的协作学习研究
【摘要】:电子书包作为目前教育领域最前沿的应用,为实现新型教育教学方式的变革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本文通过对电子书包发展和应用现状、教学功能的分析,并根据课堂学习流程,提出了基于电子书包的协作学习模式,充分发挥电子书包优势,关注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
【作者单位】: 九江学院信息技术中心;九江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关键词】: 电子书包 协作学习 模式
【基金】:2011年江西省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11YB443)成果之一
【分类号】:G434
【正文快照】: 1引言电子书包是作为一种信息技术和教育应用高度融合的产物,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电子书包的核心内容是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因此,如何应用电子书包来创设教学情境,启发学生思维,促进信息获取,资源共享,实现多重的交互、个性化学习、协作学习、探究发现等多方面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祝智庭;郁晓华;;电子书包系统及其功能建模[J];电化教育研究;2011年04期
2 李为民;王永花;;电子书包在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年19期
3 徐显龙;苏小兵;吴永和;王新华;;面向电子书包应用的课堂教学行为模式分析[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3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恩龙;;中小学教材出版社如何应对电子书包的挑战[J];出版发行研究;2012年03期
2 龚朝花;陈桄;黄荣怀;;电子教材在中小学应用的可行性调查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2年01期
3 郁晓华;祝智庭;;电子书包作为云端个人学习环境的设计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2年07期
4 刘繁华;于会娟;谭芳;;电子书包及其教育应用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3年01期
5 钟士军;张妲;钟绍春;钟永江;;电子书包学习环境的设计研究——以小学科学“眼睛的科学”为例[J];电化教育研究;2013年09期
6 吴永和;祝智庭;何超;;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技术标准体系框架的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2期
7 顾小清;傅伟;齐贵超;;连接阅读与学习:电子课本的信息模型设计[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2期
8 钱冬明;管珏琪;郭玮;;电子书包终端技术规范设计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2期
9 吴永和;陈丹;刘雪;祝智庭;;学习、教育和培训领域的新技术与标准化——SC36国际标准组织第二十四届全会及开放论坛综述[J];开放教育研究;2012年01期
10 陈桄;龚朝花;黄荣怀;;电子教材:概念、功能与关键技术问题[J];开放教育研究;2012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杨志和;教育资源云服务本体与技术规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2 傅伟;电子课本模型构建与技术验证[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烨;基于协作学习模式的虚拟电子书包应用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2 王斌;电子书包设计研究[D];江苏师范大学;2012年
3 胡晓琼;基于1:1数字化学习环境的中小学课程教学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4 雷云鹤;电子书包中虚拟学具标准的研究与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5 周礼;电子书包环境下的高效自主学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6 郭玮;电子书包学科教学App的设计与实现[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7 林仕丽;基于问题解决学习过程的个性化服务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8 齐贵超;电子课本学习地图生成工具设计与实现[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9 王红梅;校本电子书包的开发模式及其应用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10 卢扬逸;我国电子书包发展现状研究[D];河北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志丽;;电子书包将成为学习的主要工具[J];出版参考;2010年07期
2 崔斌箴;;国外电子书包进校园走势强劲[J];出版参考;2010年33期
3 祝智庭;郁晓华;;电子书包系统及其功能建模[J];电化教育研究;2011年04期
4 历晶;郑长龙;付立海;;解构课堂教学过程[J];化学教育;2012年11期
5 吴永和;祝智庭;何超;;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技术标准体系框架的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2期
6 刘颖;;电子书包已然十年[J];教育;2010年22期
7 何克抗;吴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研究之一——教学模式的内涵及分类[J];现代教育技术;2008年07期
8 何克抗;吴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研究之二——“传递—接受”教学模式[J];现代教育技术;2008年08期
9 何克抗;吴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研究之三——“探究性”教学模式[J];现代教育技术;2008年09期
10 胡卫星;张婷;;电子书包的系统构建与教学应用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1年1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永刚;于顶红;;社会性软件支持下的协作学习模式探析[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12期
2 赵海霞,陈毓超,乐建兵;基于网络的协作式自主学习模式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02期
3 赵枫岳;;基于学科网站的协作学习模式的实验研究[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4 左明章;关于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应用模式的构建[J];电化教育研究;2001年03期
5 陈水芬;;基于网络的高校协作学习模式探讨——以市场营销课程为例[J];中国校外教育;2010年S1期
6 高冬玲;;合作教育理论与素质教育——兼谈合作学习模式[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5期
7 张典兵,陈绪英;协作学习模式:概念、要素及教学策略[J];继续教育研究;2005年05期
8 马传宝;构建基于Internet的协作学习(CSCL)的应用模式[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9 李慧迎,王英连;网络环境下基于问题的协作学习模式研究[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3期
10 秦滔;;网络教学模式探讨[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阳梅;;Blog与教学整合的模式及策略探究[A];信息技术环境构建与教学应用[C];2009年
2 何东涛;;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实践和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3 余志君;张黎;;城镇化进程中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模式探析[A];推动新型工业化 促进湖南经济发展——2007年湖南科技论坛(下)[C];2007年
4 杭州市余杭区余杭镇一中课题组;;农村初中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5 赵明;韩江水;;素质教育是一种观念而不是一种模式[A];中国煤炭教育科研优秀成果文集[C];2001年
6 郝丽萍;朱华燕;陈伟伟;;工科院校心理健康多元干预系统的应用研究[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研究——第八届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7 王越;;移动技术支持的协作学习[A];创新沈阳文集(B)[C];2009年
8 张丽明;;网络环境下利用Blog进行协作学习[A];“高教强省”探索与实践——高教科研2008[C];2009年
9 卢智敏;;论基于网络的校际协作学习[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栗建中;种冬冬;宿云凤;;论网络教育中个别化学习和协作学习的关系[A];信息时代——科技情报研究学术论文集(第三辑)[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莉邋通讯员 郑斌宾 陈朵灵;希望工程资助贫困学子31.5万名[N];湖南日报;2007年
2 马克;倡导自主协作学习[N];中国教育报;2003年
3 宁波市孔浦中学 杨旭东;关于“协作学习”教学的思考[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5年
4 姜士文;聚焦无 纸教室[N];中国计算机报;2002年
5 谷艳丽;创新教育采购的模式租赁[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年
6 旭涛 编译;新加坡PDCM模式:加强教师终身学习[N];中国教育报;2005年
7 河北省沧州市东光县连镇镇文教室 冯福泉;主辅备课模式好处多[N];中国教师报;2007年
8 赵永锋;谈任务驱动教学法[N];甘肃日报;2008年
9 仝静海;全省在城市区推广“一托二”联合办校模式[N];河北日报;2007年
10 王淦生;不发达地区教育的“县中模式”必须改革[N];中国改革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伟;现代远程教育5S学习支持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赵建华;Web环境下智能协作学习系统构建的理论与方法[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3 刘新福;PSIC子空间协作模型与协作学习支持环境的实现技术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董宏建;网络环境下教师跨学科协作学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高书国;教育战略规划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7年
6 祁型雨;利益表达与整合[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7 谢幼如;网络课堂协作知识建构模式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8 宁本涛;经济学视野中的学校经营及其发展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唐燕儿;中国远程高等教育政策法规体系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10 许桂清;美国道德教育理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庆玲;教师专业发展支持平台的设计研究与开发[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2 王婷婷;基于Blackboard网络学习平台的小组协作学习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雅菲;基于Blackboard平台的协作学习应用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姜建庭;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的整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周玉霞;基于网络的协作式CAI设计模式[D];河北大学;2000年
6 杨莉;基于SNS的主题式协作学习平台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李丽;基于网络的班级课堂协作学习研究及其过程设计[D];辽宁师范大学;2003年
8 单珊;网络探究式学习的协作学习环境设计[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9 韩冽;基于概念构图的网络协作学习环境研究与设计[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10 于素芬;基于Moodle平台的研究性学习的实践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8851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8851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