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智慧学习:打造韩国教育的未来

发布时间:2017-09-27 08:09

  本文关键词:智慧学习:打造韩国教育的未来


  更多相关文章: 未来学校 学校教育 未来教育 技术设计 设计方面 教学设计 学习环境 学习时代 智慧教育 实践技能


【摘要】:正一、未来学校建构中的"两难"在过去的几年里,"如何构思和设计未来学校"这一话题引起了人们巨大的兴趣。未来学校中的"未来"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尽管人们对此话题的热情不减,但在将关于未来学校的想法转化为具体的设计方面,并没有取得明显的进展。关于如何设计未来的学校,有两种相互之间存在张力的话语,我称之为"未来学校建构中的两难"。基于现实和未来之间存
【作者单位】: 韩国浦项科技大学信息技术工程系;浙江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未来学校 学校教育 未来教育 技术设计 设计方面 教学设计 学习环境 学习时代 智慧教育 实践技能
【分类号】:G531.26
【正文快照】: 一、未来学校建构中的“两难”在过去的几年里,“如何构思和设计未来学校”这一话题引起了人们巨大的兴趣。未来学校中的“未来”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尽管人们对此话题的热情不减,但在将关于未来学校的想法转化为具体的设计方面,并没有取得明显的进展。关于如何设计未来的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木木;;新加坡推出“未来学校”[J];小读者;2008年10期

2 徐逸鹏;;没有纸笔和书本的美国未来学校[J];基础教育;2007年01期

3 樊绮;;未来教室,梦开始的地方[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年11期

4 冯大鸣;;21世纪先锋学校的创新及预示——对美国费城“未来学校”的考察与评析[J];全球教育展望;2007年06期

5 吴子健;未来学校教育科研的发展趋势[J];上海教育科研;2001年03期

6 萧福生;;基于未来教室的未来学校[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年11期

7 常慧钦;;未来的学校 创新的教育[J];上海教育;2007年02期

8 ;未来学校,现在进行时——未来学校经验分享[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09年05期

9 ;澳大利亚《维州未来学校计划》[J];世界教育信息;1997年06期

10 T.T.沃罗比约夫 ,叶玉华;未来学校从今天开始(二)[J];全球教育展望;199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军;;试谈基于网络环境的教学设计[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徐晓东;;基于网络的校际协作学习实践[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刘端海;;浅谈目标教学的教学设计[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中专教育委员会第七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1999年

4 戴峰;;从混沌学的角度看教学设计的新发展[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5 陈焕东;余先川;罗烨;;E-Learning信息技术现状分析与展望[A];图像图形技术与应用进展——第三届图像图形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6 王映学;;论认知负荷理论视野中的课程教学设计[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马晓东;黄连芳;;新时期农村学生家访的策略[A];中国管理科学文献[C];2008年

8 李林英;;学习论和导学之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A];信息技术环境构建与教学应用[C];2009年

9 张丽军;;课程整合——“痛并快乐着"的尝试[A];教育技术应用与整合研究论文[C];2005年

10 方群;邢程;;网络环境下融入情商元素的教学设计[A];教育技术:信息化阶段新发展的研究[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苏教育学院教授 王铁军;校长应潜下心来治校[N];中国教育报;2008年

2 北京市延庆县教科研中心 赵方红;改革教案,功夫下在创新教学设计上[N];中国教育报;2008年

3 微软公司首席研究及战略执行官 科瑞格·蒙迪;未来教育的全新纬度[N];中华读书报;2010年

4 北京市东城区委教育工委书记 蔡福全;开拓未来教育改革“蓝海”[N];光明日报;2011年

5 程方平;让孩子得到心悦诚服的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5年

6 李龙;教学设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主线[N];中国教育报;2006年

7 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政府教育督导室 刘玉江;新课程改革与校长角色定位[N];中国教育报;2007年

8 王占民;发挥学校教育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N];青岛日报;2006年

9 周静文;两条“吃苦”新闻的警示[N];新华日报;2006年

10 记者 赵婷;小学初中每班不应超过40人[N];北京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柯清超;分布式学习系统软件建模方法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2 张树德;当代课程改革成功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张俐蓉;信息技术与学校教育关系的反思与重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李家成;关怀生命[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5 钟以俊;美学视野中的学校教育及其变革[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6 姜月;遮蔽与解蔽[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田道勇;可持续发展教育理论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李锋;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周志平;学校教育中的知识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李醒东;事件·场景·交往[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婧;问题解决学习的技术支持研究[D];扬州大学;2009年

2 王丽霞;支持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概念图的设计与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3 徐银燕;整合课程教学设计的原理与策略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4 张养力;网络环境下《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研究性学习的设计与实践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5年

5 王书艳;基于网络学习行为分析的网络课程教学设计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张霞;爱伦·凯教育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陈汉珍;丁丁为什么在家上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杨明朝;梁漱溟的教育思想(1915-1945)[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9 王颖;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设计的探索[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年

10 刘朝晖;城市流动人口子女教育调查与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9285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9285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97e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