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教学与德国探讨式教学在艺术教育中的整合实践研究
本文关键词:混合教学与德国探讨式教学在艺术教育中的整合实践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德国探讨式教学 混合教学 艺术教育 实践研究
【摘要】:混合教学与德国探讨式教学是当今先进的教学模式,文章试图找到两种教学模式的契合点,将两者有机地植入中国艺术教育体制之中,形成新的一种艺术教育教学模式。该文分别对混合教学模式与德国探讨式教学进行了分析,重点对两种模式的整合理论、过程与方法进行了研究,最后通过教学实践研究了这种教学的有效性和学生价值,对于艺术教育改革、创新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华中师范大学信息与新闻传播学院;
【关键词】: 德国探讨式教学 混合教学 艺术教育 实践研究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十一五”规划2010年教育学一般课题“基于混合学习的免费师范生‘4+2’教育技术能力培养创新研究”(课题编号:BCA100024) 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华中师范大学教学研究项目“艺术设计专业‘探讨式’教学模式实践研究——以德国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为原型(项目编号:201113) 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项目“视觉信息设计”(项目编号:201234)的成果
【分类号】:G424;J0-4
【正文快照】: 一、引言艺术教育有益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个性完善,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然而我国目前艺术教育存在诸多问题。笔者曾在广东省与湖北省内相关艺术院校就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现状进行了教育考察,发现在走访的大多数院校中,仍然采用“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课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周艳;王忠华;麻小丽;;基于微博的微型学习策略研究[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2年06期
2 彭文辉;杨宗凯;黄克斌;;网络学习行为分析及其模型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6年10期
3 顾小清;顾凤佳;;微型学习策略:设计移动学习[J];中国电化教育;2008年03期
4 何克抗;;对美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的分析思考和新整合理论的建构[J];中国电化教育;2008年07期
5 杨晓宏;李鸿科;;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课程信息化初探[J];中国电化教育;2012年07期
6 张喜艳;解月光;杜中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创新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2年0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勇伟;;虚拟学习环境中大学生元认知能力的分析研究[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1年10期
2 王芳;;信息技术难以走入课堂的原因及对策研究[J];教育探索;2009年07期
3 刘良华;;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误区分析及解决策略[J];教育探索;2009年10期
4 陆宇莺;;网络环境下知识教学模式问卷调查与分析[J];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5 刘晓虹;巩瑞春;;信息技术与“电路分析”课程整合中的思考[J];陕西教育(高教版);2009年05期
6 王艳君;王玉秀;张秀杰;庄天宝;;企业微型学习的设计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2012年22期
7 吴军其;张纯;刘治强;;微课件的交互学习策略研究[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2年05期
8 唐雅慧;;联通主义指导下的移动微型学习[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2年12期
9 张帅;;基于3G手机的移动学习资源平台的设计[J];青年与社会;2013年02期
10 周妮;;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探究[J];教育探索;201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周国钢;;IT会计一体化教育模式研究(三)——基于建构主义的IT与会计课程整合初探[A];第十届全国会计信息化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宁龙梅;;我国现代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整合研究[A];山地环境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西南片区会议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王伟;大学英语移动学习系统模型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郝兴伟;基于知识本体的E-learning系统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3 谢忠新;学校信息化应用评估模型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彭文辉;网络学习行为分析及建模[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5 郁晓华;个人学习环境设计视角下自主学习的建模与实现[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6 张浩;新媒体环境中的微型学习设计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7 王觅;面向碎片化学习时代微视频课程的内容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微微;基于web日志的网络课程使用状况信息采集及评价的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郭巍;网络学习行为监控可视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志巍;CSCL中学习者学习行为调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苏理;本溪市基础教育信息化现状分析与策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魏会廷;高中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自我培养策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解冬青;网络学习的个性化评价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顾铁华;基于网络平台的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辅助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韩怡;宝鸡市农远工程学校教育评估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朱琦;手机移动学习资源内容设计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10 韩珍;高校教育信息化应用现状分析及促进策略探究[D];河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婷;陈维维;;浅谈新课程改革理念下的我国信息技术教育评价[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2 赵健;从学习创新到教学组织创新——试论学习共同体研究的理论背景、分析框架与教学实践[J];教育发展研究;2004年Z1期
3 曹婧;李如密;;教学创新的内涵及其策略[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0年03期
4 林君芬,余胜泉;关于我国网络课程现状与问题的思考[J];现代教育技术;2001年01期
5 冀鹏飞;江玲;;基于Twitter的移动学习策略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08年09期
6 刘敏;武希迎;;“信息技术教学论”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J];现代教育技术;2009年11期
7 朱学伟;朱昱;徐小丽;;基于碎片化应用的微型学习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1年12期
8 林迎星;创新的涵义及其类型辨析[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2年04期
9 白海燕,赵丽辉;网络环境下的用户信息行为分析[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10 杨哲;;新课程理念下“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反思与重建[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6年0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N];中国教育报;2001年
,本文编号:9316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9316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