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如何在思想品德课中运用信息化教育技术

发布时间:2017-10-04 06:20

  本文关键词:如何在思想品德课中运用信息化教育技术


  更多相关文章: 教育技术 信息化教育 思想品德教学 思想品德课 课堂教学改革 培养学生 教学内容 必然要求 教育创新 深化教育改革


【摘要】:正随着时代的进步,信息化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广。为什么在思想品德课中要运用信息化教育技术?如何在思想品德课中运用信息化教育技术?1在思想品德教学中运用信息化教育技术的必要性是适应现代教育形式发展的必然要求思想品德是培养学生德育素质,增强学生综合能力的一门重要学科,是学生成人、成才的关键,所以必须要对思想品德教学加以重视。"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
【作者单位】: 南雄市第二中学;
【关键词】教育技术 信息化教育 思想品德教学 思想品德课 课堂教学改革 培养学生 教学内容 必然要求 教育创新 深化教育改革
【分类号】:G633.2;G434
【正文快照】: 随着时代的进步,信息化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广。为什么在思想品德课中要运用信息化教育技术?如何在思想品德课中运用信息化教育技术?1在思想品德教学中运用信息化教育技术的必要性是适应现代教育形式发展的必然要求思想品德是培养学生德育素质,增强学生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培协;;思想品德课信息化教学浅探[J];考试周刊;2012年65期

2 蒙继任;;思想品德课中多媒体的优势[J];中小学电教;2007年09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琴;;电化教育的定义与发展——对中国电化教育的反思(之三)[J];电化教育研究;2007年10期

2 张朝红;吴彦良;;教育技术相关概念的关系分析[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8年05期

3 李耀;张光辉;吴保来;;现代教育技术中的伦理问题[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4 熊冬春;;从历史使命谈教育技术的定位[J];电化教育研究;2008年04期

5 朱永海;;论素质教育内涵及其与现代教育技术的关系[J];皖西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6 李龙;信息化教育:教育技术发展的新阶段(下)——四论教育技术学科的理论与实践[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05期

7 孔惠洁;走出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误区[J];电化教育研究;2002年06期

8 李世红;民族地区院校教育技术应用探索[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3期

9 张晓燕;;浅谈教育技术在教学应用中面临的挑战[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09年05期

10 周秉勋;;回顾·展望·观念改变[J];外语电化教学;198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一春;张琳;;面向信息化教育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研究[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张宏图;;关于教育技术的哲学思考[A];教育技术应用与整合研究论文[C];2005年

3 谢百治;;信息化进程中的教育技术发展研究的基础与起步——评中国电教协会2002年年会获奖论文及教学设计方案[A];中国电化教育协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4 张宏图;;关于教育技术的哲学思考[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高校论文优秀奖名单[A];中国电化教育协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6 ;《信息化进程中的教育技术发展研究》实施方案[A];中国电化教育协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7 李红伟;何小微;;山区信息化教育技术现状调查报告[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黎加厚;;教育技术如何迎接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为了我们民族的嘱托[A];中国电化教育协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9 张建伟;;教育信息化的系统框架[A];中国电化教育协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10 郭华;刘迎春;;中美教育技术标准(规范)初探[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余冠仕;教育技术,,兴奋点在哪里?[N];中国教育报;2004年

2 本报记者 余冠仕;教育技术:在信息化进程中寻求发展[N];中国教育报;2004年

3 王爱胜;追寻曾经的足迹 向着未来进发[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7年

4 实习生安转红;教育信息化:教育技术市场三维推动[N];科技日报;2002年

5 路平丽;“教育技术产业化应用创新平台”启动[N];中华新闻报;2007年

6 湖南师范大学 彭绍东;AECT教育技术新定义的解读与启示[N];中国教育报;2004年

7 记者 姜楠;提升信息化教育水平[N];吉林日报;2009年

8 ;让信息化教育普遍开花[N];中国计算机报;2003年

9 本报记者 余冠仕整理;“混合”:通向未来之路[N];中国教育报;2004年

10 续梅;教师不懂教育技术不行了[N];科学导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可云;教育技术实验研究方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郝兆杰;以人为本的教育技术价值取向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3 谢娟;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伦理审视[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4 聂竹明;从共享到共生的e-Learning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5 左明章;论教育技术的发展价值[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6 伍正翔;批判与超越[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张立新;美国教育技术发展史研究[D];河北大学;2002年

8 张学波;媒体素养教育的课程发展取向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9 梁林梅;教育技术学视野中的绩效技术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10 孙卫国;数字化聚合环境中的课堂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爽;高师院校教师教育技术课程体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吴涛;项目管理在我国教育技术领域应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3 张晓娟;生命哲学视野中的教育技术[D];吉林大学;2009年

4 魏丹丹;教育技术资源观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5 申恩林;教育技术对中小学教学改革支持的实践探索[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6 陈燕;网络教学在教师继续教育中的应用——教育技术网站的建设[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7 马青;信息化教学支持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山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胡海燕;基于就业能力调查的教育技术专业课程设置探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9 徐春华;量规在教学评价中的应用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10 杨登峰;中国电化教育早期历史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9691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9691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5ac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