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韧性、心理症状与自杀风险的关系
发布时间:2017-10-04 09:00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心理韧性、心理症状与自杀风险的关系
更多相关文章: 心理韧性 心理症状 结构方程模型 大学生 自杀风险
【摘要】:目的考察大学生的心理韧性、心理症状和自杀风险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抽取398名医科院校的大学生,测量心理韧性、自尊及2个月后的心理症状和自杀风险,共回收343份有效数据。结果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心理韧性是心理症状和自杀风险的显著预测变量;以心理韧性为潜在自变量,以2个月后的心理症状和自杀风险为潜在因变量分别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发现心理韧性可以有效预测2个月后的心理症状(χ2/df=2.96,RMSEA=0.07,CFI=0.96,GFI=0.91,IFI=0.96,R2=0.52)和自杀风险(χ2/df=2.43,RMSEA=0.06,CFI=0.93,GFI=0.96,IFI=0.93,R2=0.35)。结论心理韧性对一段时间内的心理症状和自杀风险具有预测作用。
【作者单位】: 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热带医学学院心理学系;
【关键词】: 心理韧性 心理症状 结构方程模型 大学生 自杀风险
【基金】:2011年度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题(2011ZY010)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20世纪70~80年代,人们开始注意到,有些个体虽然经历过严重的逆境和创伤,却依然发展得很好,具有很强的社会适应功能,未出现任何精神障碍。从那时起,人们开始将关注的焦点,从心理病理学的视角,转到了积极心理学的视角。有关心理韧性的研究也开始起步。目前,大多数的研究者基本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杏利;邹兵;黄中岩;;大学生自杀态度与生活目的、生命意义感的关系[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2年10期
2 毛荣建,顾新荣;幼师生自尊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年02期
3 刘智R,
本文编号:9697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9697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