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论教师专业发展的“五度”境界:名师的素质表征

发布时间:2017-10-07 12:42

  本文关键词:论教师专业发展的“五度”境界:名师的素质表征


  更多相关文章: 教师专业发展 名师素质 表征


【摘要】:名师在自己专业发展过程中总会形成一些不同于普通教师的教育文化特质。这些特质可以形象地概括为名师素质的"五度"境界,即温度,关爱生命的人文底色;厚度,具有宽厚知识底蕴的学科本色;精度,具有精湛教学技能的专业亮色;力度,具有创新教育思想的科研成色;高度,体现教师发展和谐之美的人格特色。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关键词】教师专业发展 名师素质 表征
【分类号】:G451.1
【正文快照】: 教师把职业表现为一种专业,需要经历一个较长时间的、具有阶段性和周期性的专业成长之路。在这个行程中,如何让一个具备教师资格的初任教师,顺利转变为合格教师,适时发展为骨干教师,最终成长为教学名师或专家教师,是近年来教师教育积极追求的发展目标,也是从国家到地方、从政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檀传宝;教师的道德人格及其修养[J];江苏高教;2001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启树,陈修梅;博尔诺夫非连续性教育思想及其启示[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2 余凯;当代哲学背景中的大学教育[J];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10期

3 刘宝存;何谓大学——西方大学概念透视[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04期

4 冯建军;生命发展的非连续性及其教育——兼论博尔诺夫的非连续性教育思想[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11期

5 眭依凡;大学庸俗化批判[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3期

6 王雪峰,高畅;论孔子教育思想的主体性精神[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04期

7 薛晓阳;教育的超越本质及其自由教育的理想[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03期

8 张天宝;试论教育对话及其基本特征[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03期

9 张翼星;;试论当今大学的通识教育[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03期

10 盛冰;社会资本对当代教育的影响[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万力维;;教育中,,究竟是什么在妨碍创造[A];庆祝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20周年大会暨2003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3年

2 唐滢;;素质教育视野中的高考改革——兼论高考内容改革从知识立意到能力、素质立意的演进[A];庆祝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20周年大会暨2003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3年

3 关仲和;柴鸿斌;杨兴林;;试论高等学校的以学生为本[A];科学发展观和中国高等教育——2005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汇编[C];2005年

4 张东辉;;心灵状态最重要——谈目前大学教育的弊端[A];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郅庭瑾;为何而教[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2 王春燕;中国学前课程百年发展、变革的历史与思考[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3 周建平;追寻教学道德[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4 高伟;生存论教育哲学发凡[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5 崔景贵;解读心理教育:多学科的视野[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6 唐汉卫;生活:道德教育的基础[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叶信治;提高大学课程实践自觉性的哲学探讨[D];厦门大学;2003年

8 彭虹斌;课程组织研究——从内容到经验的转化[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9 曹树真;“引导”中“生成”[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10 王文岚;社会科课程中的公民教育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超良;类精神:当代教育的应然追求[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2 张朝云;高中物理课堂四段教学模式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3 朱利霞;我国中小学教学方法的反思与重建[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4 林松访;中小学创新型教师及其成长若干问题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5 李民强;重建中学生写作动机系统[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6 何雪莲;大学理想:追求完善人格[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7 张君辉;当代中国大学精神论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8 张等菊;道德教育:生态学视界的研究及其合理性论证[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9 殷小平;高等医学院校的人文教育[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2003年

10 伍香平;论体验及其价值生成[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向明;实践性知识: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朝红,王彬;教师专业生活质量的国际比较[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3年09期

2 支玖红;案例教学模式与教师专业发展初探[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3 杨沫辉,唐解珍;试论发展性教师评价理念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4 王秀英;跨省区信息化教师专业发展在萌动[J];信息技术教育;2005年05期

5 武俊学;李向英;;构建网络环境下教师学习共同体——教师专业发展的创新途径[J];现代教育技术;2006年01期

6 赵瑞情;范国睿;;实践智慧与教师专业发展[J];教育导刊;2006年07期

7 徐云燕;;探索教师专业发展之路[J];河北教育(综合版);2006年11期

8 丁文平;;论教师专业发展的组织模式[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7年03期

9 ;文摘[J];现代特殊教育;2007年05期

10 常秀芹;李艳艳;;教师合作的内涵、特征与意义[J];中国成人教育;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昆峰;;关于农村教师专业发展问题的调查与研究对策[A];河北省教育厅2009年继续教育工作会议暨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2009年年会交流材料汇编[C];2009年

2 ;教师专业发展与成长是新时期的立校之本[A];河北省教育厅2009年继续教育工作会议暨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2009年年会交流材料汇编[C];2009年

3 李娟;;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专业发展困境与反思——以西北某县为例[A];2010年农村教育高端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于学书;符丽萍;;校本研修一体化,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研究[A];来自教育一线的报告——黑龙江省教育学会“十一五”优秀教育科研成果[C];2011年

5 许光勇;刘俊峰;郝景岐;;关于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A];来自教育一线的报告——黑龙江省教育学会“十一五”优秀教育科研成果[C];2011年

6 张海燕;洪彦;张蕾;;学校研修策略与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A];来自教育一线的报告——黑龙江省教育学会“十一五”优秀教育科研成果[C];2011年

7 刘淑芬;;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文化重建[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A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8 ;明确思路 夯实基础 扎实推进教师专业发展[A];河北省教育厅教师继续教育与教师培养模式改革研讨会暨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2010年年会交流材料汇编[C];2010年

9 ;构建研训教一体化教师培训体系 促进县域教师专业发展[A];河北省教育厅教师继续教育与教师培养模式改革研讨会暨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2010年年会交流材料汇编[C];2010年

10 ;夯基础 激活力 提素质 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A];河北省教育厅教师继续教育与教师培养模式改革研讨会暨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2010年年会交流材料汇编[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大根 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由“积累”走向“转型”的教师专业发展[N];中国教育报;2010年

2 记者 夏禾;十六中推进教师专业发展[N];苏州日报;2010年

3 杨柳青一中 安玉静;让生命成长走进教师专业发展历程[N];天津教育报;2010年

4 弓彩玲;复兴区着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N];邯郸日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万鸿涛 王斗天 通讯员 陈伟文 陈冬平 陈有新;罗湖强势推进教师专业发展[N];深圳商报;2009年

6 见习记者 王亮;庆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推进教师专业发展[N];陇东报;2011年

7 记者 丁雷;为教师专业发展插上信息化“翅膀”[N];大连日报;2009年

8 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所 吴颖惠 张干萍;阅读引领教师专业发展[N];中国教育报;2011年

9 武明恩 罗移山;教师专业发展的文化自觉[N];中国教育报;2008年

10 湘潭教育学院党委书记、特级教师 李重庚;构建教育生态环境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N];湘潭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二军;教师专业发展中的自我认同[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2 许楠;论教师专业发展的组织维度[D];西南大学;2012年

3 陈静静;教师实践性知识及其生成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李志厚;教师校本学习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5 李飞;引领与自主:学校变革中的教师领导与管理[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文昊;面向教师专业发展的案例学习支持框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7 田莉;校本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黄笑冰;从新手教师到课程领导[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9 李纯;多元文化视域中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10 秦立霞;美国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及其效应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廖青;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师徒结对”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2 赵静;运用知识管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3 李艳;美国教师组织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4 张进;教学模式与教师专业发展[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5 郝少平;实践生存论视野下的教师专业发展[D];西南大学;2010年

6 卢菲;中小学网络教师培训中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7 白永然;理论与经验之间[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8 高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学反思策略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9 周燕华;运用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10 赵承琳;中学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9879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9879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6b9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