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慕课、翻转课堂、微课及微视频的五大关系辨析

发布时间:2019-01-02 09:10
【摘要】:从学校教育的角度而言,慕课、翻转课堂、微课及微视频的关系主要呈现在以下五大方面:1.技术依托:慕课、翻转课堂、微课和微视频的技术依托都是云物移大智时代的网络信息技术。2.核心要素:慕课、翻转课堂和微课的核心要素都是微视频。3.内在关联:微课不等于微视频;系列微课近似于慕课;内核式慕课近似于翻转课堂。4.独特优势: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而言,慕课、翻转课堂、微课和微视频的独特优势是灵活性、自主性、可重复性、短小精悍、主题突出、传播广泛、交互性强。5.发展前景:慕课、翻转课堂、微课和微视频共同的发展前景在课外、在线上,在网络视频课程。
[Abstract]: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school educati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lassroom, flip class, micro class and micro video is mainly presented in the following five aspects: 1. Technical support: Mumo class, flipping class, micro class and micro video technology are all the net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the era of cloud moving and great wisdom. 2. Core elements: the core elements of Mumo class, flip class and micro lesson are micro video. 3. Inner relation: micro class is not equal to micro video; series micro class is similar to admiration class; kernel class is similar to flipping class. 4. Unique advantages: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the unique advantages of the class, flipping class, micro class and micro video are flexibility, autonomy, repeatability, short and sharp, prominent theme, wide spread, strong interaction. 5. Development prospects: mutual development prospects in extracurricular, online, and online video classes, flipping classes, microcourses and microvideos.
【作者单位】: 武汉东湖学院思政课部;
【分类号】:G43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霞;朱亚莉;;网络学习监控的基本策略与实施方法[J];中国远程教育;2012年06期

2 王长江;胡卫平;李卫东;;“翻转的”课堂:技术促进的教学[J];电化教育研究;2013年08期

3 严冰;;学术勇气与学术理性——本刊主编严冰在论坛上的发言小结[J];中国远程教育;2013年11期

4 钟晓流;宋述强;焦丽珍;;信息化环境中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设计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3年01期

5 李明华;;MOOCs革命:独立课程市场形成和高等教育世界市场新格局[J];开放教育研究;2013年03期

6 郭玮;;MOOC环境下文史类微课设计对比[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03期

7 胡铁生;黄明燕;李民;;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年04期

8 胡铁生;周晓清;;高校微课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年02期

9 郭绍青;杨滨;;高校微课“趋同进化”教学设计促进翻转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年04期

10 王竹立;;微课勿重走“课内整合”老路——对微课应用的再思考[J];远程教育杂志;2014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余廷忠;聂祥荣;曾凡培;;21世纪大学教学的思考:拓展课堂教学模式的选择——以毕节学院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为例[J];毕节学院学报;2013年08期

2 蔡晓丽;陈舜青;;翻转课堂在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中的应用研究[J];福建电脑;2013年09期

3 张金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关键因素探析[J];中国远程教育;2013年10期

4 梁超;;基于“翻转课堂”的《海洋法》主题教学的研究与设计[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5 黄安心;;适应开放学习需要的网络课程设计、开发与运营模式探讨[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年05期

6 郝丹;;国内MOOC研究现状的文献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13年11期

7 郝付军;焦胜军;张修身;;微课在《铁路桥梁施工与维护》课程中的实践[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年12期

8 丁环来;;用户体验角度分析中小学微课堂平台设计与搭建[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年03期

9 赵文静;;翻转课堂:基于“混合学习理论”的高校教学模式创新——以《Flash动画制作》教学为例[J];福建电脑;2013年12期

10 王鹏彦;;中学数学中概率的几个要点[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林莹;刘景夏;张兆东;胡冰新;王娜;;“零输入响应”微课教学设计与实践[A];中国电子教育学会高教分会201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2 郭佳;高东怀;宁玉文;;翻转课堂设计与应用探析——以西北大学研究生《教育技术学》课程为例[A];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信息化分会第十二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3 李德杏;;《中国医学史》课程教学设计的几点思考[A];中华医学会医史学分会第十四届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4 杨奕望;陈丽云;胡蓉;叶进;;中医药教学的MOOC视角[A];第二十三次全国医古文研究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5 王静;先德海;;系统解剖学微课程设计与开发[A];第五届全国解剖学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5年

6 李德伟;王媛媛;任恩发;;浅析数字化学习带来解剖实验教学改革、挑战与应对[A];第五届全国解剖学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5年

7 王倩;;教育信息化环境下基于翻转课堂的中职教育课改研究[A];计算机与教育:实践、创新、未来——全国计算机辅助教育学会第十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8 王雪;;《基础日语》微课教学资源建设研究[A];第二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C];201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觅;面向碎片化学习时代微视频课程的内容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贾文英;电大在线学习平台应用案例分析[D];曲阜师范大学;2013年

2 陈洁;基于交互白板的翻转课堂教学案例设计[D];河北大学;2013年

3 李燕;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初中信息技术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D];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4 赖珍珠;在线教育经营模式的研究[D];厦门大学;2014年

5 温建美;基于Big6的中职信息技术学案导学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4年

6 王晓丽;TPACK框架下体育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4年

7 赵婷;微视频在初二英语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宁夏大学;2014年

8 陈瑞增;信息化环境下高校混合式学习探索与实践[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9 黄琰;基于DBR的翻转课堂实验教学设计与应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10 李海娟;颠倒课堂模式在大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瑞利;美国教学设计理论从ID1到ID2的发展[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02期

2 郭文革;;教育的“技术”发展史[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1年03期

3 曹梅;网络学习监控初探[J];中国远程教育;2002年07期

4 陶明华;王斌;;网络课程学习过程中监控策略和实施方法的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0年03期

5 Peggy A.Ertmer,Timothy J.Newby,盛群力;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下)——从教学设计的视角比较其关键特征[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04期

6 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年10期

7 王海东;远程教育"无显著差异现象"研究评述[J];开放教育研究;2005年01期

8 李明华;;开放教育的本性:教育家的解放与学习者的自由[J];开放教育研究;2011年05期

9 桑新民;李曙华;谢阳斌;;21世纪:大学课堂向何处去?——“太极学堂”的理念与实践探索[J];开放教育研究;2012年02期

10 何玲,黎加厚;促进学生深度学习[J];现代教学;2005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奚天玉;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应用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海青;网络自主学习监控策略设计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3 姚贞;基于电子学档的网络学习过程监控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4 赵小蕊;微课在银川市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宁夏大学;201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但柳松;21世纪我国中小学教师还需要哪些素质[J];教育探索;2001年12期

2 高春阳;;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发挥图书馆服务功能的探讨[J];韶关学院学报;2009年08期

3 梁俊山;罗骞政;王瑞;;高校网络社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基于对X师范大学的个案研究[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4 潘思柳;;论网络技术应用背景下的公共治理[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年03期

5 尹振宇;;网络信息技术与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整合研究[J];铜仁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6 李铭;;网络信息技术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02期

7 杨波;;浅议网络技术对MARC编目的影响[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09年07期

8 ;[J];;年期



本文编号:23983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23983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d77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