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本也抗战——《国防教科书》之研究
[Abstract]:During the Anti-Japanese War, textbooks are also an important driving force to save the nation, especially in the very moment of national crisis, it can not be ignored in arousing the national awakening. The National Defense textbook, which appeared only during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is a special textbook that highlight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 during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The National Defense textbook is one of the most typical textbooks for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In the history of the textbook, it is not named after the subject but after the special situation of the country during the extraordinary period. Among all the National Defense textbooks, the National Defense textbook in the Jiaodong base area of the Communist Party is the most prominent representative. It particularly emphasizes why the War of Resistance should be fought, from what aspects, who will fight and what the outcome of the War of Resistance will be. Although the quality of "National Defense textbook" is uneven, the paper is inferior, the printing is rough, and the handwriting is vague, but their distinctive features of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protrude, and the small textbooks have made an indelible contribution to China's great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作者单位】: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基金】:全国教育规划国家社科课题“百年中国教科书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中的基础作用”(BAA120011) 北京市社科重大项目“革命根据地教科书整理与研究”(15ZDA09)
【分类号】:G423.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石鸥;曾艳华;;小课本大宣传——根据地教科书研究之一[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0年05期
2 石鸥;魏天飞;;课本抗战之胶东版《国防教科书》[J];中国教师;2015年0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传伟;孙素雯;;浅谈抗战时期山东根据地的冬学运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12期
2 朱汉国,李小尉;略论中国共产党的抗战文化思想[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3 李海芬;革命根据地高等教育对新中国高等教育体系建立的影响[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4 吴小鸥;葛越;;从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革命根据地教科书发展概览[J];湘南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5 杜君;赵志宇;;浅谈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的干部教育[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6 李波;范冬月;;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干部教育述略[J];党政干部学刊;2012年02期
7 钱守云;程苗苗;;毛泽东与农村根据地文化事业的发展[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8 张孝芳;;抗战时期中共群众动员的组织机制分析——以陕甘宁边区的社会教育运动为例[J];党史研究与教学;2008年05期
9 李国杰;杨思尧;吴春雷;;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的教育方针与高等农业教育的发展演变[J];高等农业教育;2006年03期
10 袁东;;我国教育管理人员的培养教育历史[J];教育管理研究;199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李玉非;;新中国高等学校助学制度演进探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2 王卫平;;革命根据地医学教育述略[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1)——中国革命根据地教育史研究[C];2009年
3 陆遥;;试析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教育建设[A];陕甘边革命根据地与照金苏区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集(二)[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奕霏;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局部执政的人民利益观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2 刁含勇;新中国中小学教科书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1949—1954)[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张洪华;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中的利益博弈[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曾晓洁;现代汉语母语教育演进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言法;近代中国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嬗变[D];山东大学;2011年
6 赵晶;抗战时期中共中央山东分局的作用及领导方式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7 赵娟;中国近现代教育小说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8 周耀宏;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思想理论教育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9 高地;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吴锦程;农民教育供给制度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培宇;关于《救国时报》中的抗日教育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孙彪;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育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3 郭萍;营口农村基层干部教育培训模式的实践与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4 张庆守;实践教育的历史反思与现行改革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5 孔林林;抗战时期山东妇女运动和妇女生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刘晶;抗战时期大后方基础教育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石红艳;毛泽东农村文化建设的思想及其当代价值启示[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曾艳华;国立编译馆之国定教科书:缘起、演进和评析[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9 何莉;中央苏区妇女教育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10 王卫明;井冈山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路径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辛安亭;编写教材必须注意联系实际——延安时期编写教材的经验[J];课程.教材.教法;1982年01期
,本文编号:24055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24055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