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高职教师职业倦怠实证研究——以宁夏回族自治区4所高职院校的调查为例
[Abstract]:Job burnout, as a common phenomenon in various industries of the society, also inevitably exists among teacher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report of 406 full-time teachers' job burnout in 4 vocational colleges of Ningxia Hui Autonomous region, this paper concludes that there are some reasons for teachers' job burnout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uch as society,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eachers' individual, and so on. On this basis, the mitigation 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作者单位】: 宁夏职业技术学院;宁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基金】:宁夏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宁夏高职院校男女教师职业倦怠比较研究”(NGY2014183)成果
【分类号】:G715.1;G44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翼;陈彤;;浅谈教师职业特点与教师职业倦怠[J];中华文化论坛;2008年S1期
2 王文全;;藏、汉两族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的比较[J];西藏科技;2009年01期
3 刘学伟;许延礼;;中学教师职业倦怠与工作满意度关系研究[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4 冯进;;西方教师职业倦怠研究述评[J];中华文化论坛;2009年S1期
5 丁玲;赵佩瑾;张杰;吴芳;;教师职业倦怠的理论研究综述[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6 杨凤云;;刍议教师职业倦怠[J];教育与职业;2009年21期
7 马传军;;教师职业倦怠国内十年研究[J];江苏教育研究;2010年01期
8 袁金秀;吴鑫德;易婷;;角色领悟与中学教师职业倦怠[J];社会心理科学;2010年02期
9 王萍;;教师职业倦怠现象的心理学阐释[J];职大学报;2011年01期
10 胡英芹;;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魏心;战伟根;于焕芝;;论教师职业倦怠及其解决途径[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C];2005年
2 董君;;克服职业倦怠 实现生命主体价值[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三)[C];2009年
3 贾世超;龚少英;;教师职业倦怠的本土化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刘维良;马庆霞;;教师职业倦怠及其与工作满意度关系的研究[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5 宫贤平;王惠萍;;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调查[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孟丽丽;司继伟;王冬梅;;山东省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调查[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王丹;张丽华;;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结构、现状及其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李西营;殷宏淼;;不同职业倦怠-投入教师在教学归因上的差异[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李冰;卢家楣;;上海教师职业倦怠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张海英;;社会支持缓解教师职业倦怠[A];培养创新型人才、推进科技创新、推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内蒙古自治区第六届自然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中国人民大学 许鹏;客观与宽容是重要的[N];中国教育报;2006年
2 张昕;教师职业倦怠不容忽视[N];文汇报;2007年
3 葛春霞;西方教师职业倦怠研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7年
4 辉县市拍石头乡中心学校 姬爱民;对教师职业倦怠的一点思考[N];新乡日报;2010年
5 张红;突破教师职业倦怠的“三重门”[N];中国教师报;2011年
6 薄祥申;警惕:教师职业倦怠[N];中国教师报;2003年
7 东北师范大学 刘晓明;教师职业倦怠破解方案[N];中国教育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杜悦;开学了,他们为什么不想走向讲台[N];中国教育报;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武文玉;社会学视角下的教师职业倦怠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2 李江霞;教师职业倦怠与教学成效的关系之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3年
3 李喜宁;澳门地区教师职业倦怠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4 李琳琳;盘锦市中职学校教师职业倦怠现状与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5 雷静;西南大学育才学院教师职业倦怠调查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6 杨颖;云南贫困地区小学教师职业倦怠实证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7 王冬敏;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与解决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珏;教师职业倦怠形成过程的访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9 滕美丽;高中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3年
10 史云静;河北省农村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4066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24066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