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性实践视域下的名师工作室:研修理念、原则与过程
[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echnical interest" in teacher education in China, there are also some technical worries in famous teachers' studios, namely, the convergence of teaching styles, the emphasis on relying on famous teachers and the scarcity of research from studio members. The new curriculum announces the change of teacher's professional image, that is, from "skilled person" to "reflective practitioner". This means that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model also needs to realize the evolution from "technical rationality model" to "reflective practice model". The studio of famous teachers, accompanied by the new curriculum, is a public space of reflection and practice, which aims to help teachers grow into reflective practitioners. In order to return to the practical purport of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we try to re-examine the research ideas, principles and process of the famous teacher's studio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flective practice.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分类号】:G45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向明;实践性知识: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1期
2 钟启泉;刘徽;;我国教师形象重建的课题[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08期
3 韩爽;于伟;;我国名师工作室研究的回顾与省思[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5期
4 陈向明;;对教师实践性知识构成要素的探讨[J];教育研究;2009年10期
5 张凯;;我退出了名师工作室[J];江苏教育研究;2010年30期
6 张华;;“名师工作室”:困境与出路[J];江苏教育;2012年08期
7 张文军;钟启泉;;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国际趋势[J];教育发展研究;2012年10期
8 沈祖芸,周慰,徐晶晶;名师再造——《上海教育》圆桌论坛首度开讲 平等对话“名师工作室的使命”[J];上海教育;2004年08期
9 钟启泉;;课堂转型:静悄悄的革命[J];上海教育科研;2009年03期
10 陈向明;;从教师“专业发展”到教师“专业学习”[J];教育发展研究;2013年0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阮成武;走向共生: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关系的重构[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2 杨丽萍;;论教师实践知识及其彰显[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3 梁占歌;张振华;;建构主义思想对体育教育的启示[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4 翟莉;;论公共教育学案例教学对职前教师专业化的启示[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5 方体跃;;浅谈教师的职业倦怠[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6 李丽;陈永杰;陈维;;实践性知识视角下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7 张文超;;教师劳动:在重复中追求飞跃和升华[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8 金本能;强晓华;;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9 冯智明;;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在“中国文化概论”课程中的应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8期
10 陈治强;李艳军;贾西栋;;安康市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现状研究[J];安康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曾晓东;;“择校”行为与义务教育公共利益空间的“重构”[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2 高宏钰;;在高校—幼儿园伙伴合作中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发展[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张朝珍;;论教师教学决策思想的历史嬗变及启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4 李青;胡捍英;张天忠;胡峗鹏;;探索过程教学,激发自主学习[A];中国电子教育学会高教分会2012年论文集[C];2012年
5 刘春花;;教师文化:教师专业成长之应有视角[A];湖南省城市文化研究会第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蔡彬;;基于师范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的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A];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2008年度交通教育科学优秀论文集[C];2009年
7 刘赣洪;危文斌;;教育叙事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研究[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吴晓波;;以发展为核心:现代远程教育教师培养的价值取向[A];2007年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年会暨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7年
9 马达;;行动研究与音乐教师专业发展[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10 廖廷田;;农村高中教师压力源分析及干预策略研究[A];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优秀课题成果论坛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风云;英语师范生学科教学能力发展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曾能建;福建中小学教师教育发展研究(1949-2009)[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雷冬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预期目标的偏离与调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4 方成智;艰难的规整[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5 郑爽;我国教师教育者开展自我研究的初步探索[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6 吴洪富;大学场域变迁中的教学与科研关系[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唐恒钧;顶岗实习中师范生专业素质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王洪席;过程课程观的构建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宋燕;和合学视野下教师合作研修共同体建构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李丹;幼儿教师实践性知识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贾丽颖;新课改背景下教师文化的重新理解与建构[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贾盈楠;小学男教师职业认同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任利娟;一位市级骨干教师专业成长的叙事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陈星;城市初中初任教师实践性知识现状及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刘莉;教师职业自我意识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何淼;思想政治新课程与思想政治教师的继续教育[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高学明;预备数学教师与在职数学教师关于概率学科知识比较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高明颖;美国教师职前教育阶段的教育实习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赖丽君;小学教师专业身份认同的现状及其自我建构探讨[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林曼红;教师的课堂情境知识及其建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向明;实践性知识: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1期
2 于伟;;寻找把教育学托上天空的彩云——陈元晖教育学学术思想探析[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3 F·迈克尔·康内利,D·琼·柯兰迪宁,何敏芳,王建军;专业知识场景中的教师个人实践知识[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6年02期
4 陈桂生;重评凯洛夫《教育学》[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年01期
5 王策三;;“新课程理念”“概念重建运动”与学习凯洛夫教育学[J];课程.教材.教法;2008年07期
6 沈雪春;姚敬华;;智慧共享 合作共研 和谐共进[J];江苏教育研究;2010年30期
7 朱伟;王跃平;;生态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的四种路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年20期
8 刘穿石;;“名师工作室”的解读与理性反思[J];江苏教育研究;2010年30期
9 马张留;;对促进名师工作室高效运作策略的思考[J];江苏教育研究;2010年30期
10 张凯;;我退出了名师工作室[J];江苏教育研究;2010年30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陈向明 王志明;[N];中国教育报;201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苟顺明;王艳玲;;论教师成为“反思性实践者”[J];学术探索;2013年04期
2 卢真金;反思性实践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举措[J];比较教育研究;2001年05期
3 解芳;渐进教师评估体系初探[J];教育科学;2003年06期
4 吴光辉,周耀威;教研活动呼唤反思性实践[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5 魏景;;教师教育中的反思性实践[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6 吴全华;;论教师从实践性反思到反思性实践的条件[J];现代教育论丛;2007年09期
7 全守杰;;高职院校反思性实践者培养研究[J];职教论坛;2008年20期
8 韩刚;王蓉;;理解职前外语教师的“反思性实践”[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08年03期
9 邓志伟;;关于教师反思性实践的批判性反思[J];开放教育研究;2008年04期
10 赖怡;;构建反思性实践共同体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张丽丽;;“反思性实践”理论对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研究[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4)[C];2011年
2 邓友超;;教育本质问题研究的反思与展望[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南京师范大学德育研究所 冯建军;做生命型教师[N];中国教育报;2008年
2 济源市下冶二中 张桂军;宁静致远 发展自我[N];学知报;2011年
3 钟启泉;课堂转型:静悄悄的革命[N];天津教育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李建平;不妨听听自己的课[N];中国教育报;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白星瑞;呼和浩特市两所蒙古族幼儿园教师开展反思性实践的现状及策略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2 张辉;理解外语教师的反思性实践[D];海南师范大学;2011年
3 胡萨;反思:作为一种意识[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4 英金野;“深入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讲座模拟同传反思性实践报告[D];吉林大学;2015年
5 韩茜;“为基础学科的学生创造成功环境”(讲座)的模拟英汉交传反思性实践报告[D];吉林大学;2015年
6 满玲玲;反思性实践视角下的成人教育教师专业化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4488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24488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