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青少年完整性教育的三重场域构建
[Abstract]:The whole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 is the ideal of education, the infinite potential of human being provides the material basis for the whole development, the realization of human potential excavating is not accomplished by the single educational field, the choice of life education becomes necessary, from the school, the family, This is discussed in three aspects of the public domain.
【作者单位】: 周口师范学院政法学院;
【基金】:河南省教育厅2014年度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重点项目“‘周派名师工程’四大基础性课程构建研究”(2014-JSJYZD-057)
【分类号】:G420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宁;钱永平;;现代化进程中的羌族文化研究——以羌族“释比”为例[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2 严然;吴丹;;石林彝族刺绣的社会功能与价值初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3 方潇;;法律与自然、社会:天学视野的关联及其现代意蕴[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7年02期
4 张传开;试论时间范畴的起源[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5 王莉;推己及人与角色扮演——道德意识的个体发生机制[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6 刘俊香;光的启示——谈“能被理解的存在是语言”[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7 彭阳红;浅析多媒体技术教学中的“偏位”和“越位”现象[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8 吕小琴;;进一步深化会馆研究的力作——评王日根《中国会馆史》[J];安徽史学;2008年03期
9 苑青松;;课程论视野下的群育新思考[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10 刘亮;对于终身教育、教育民主化和学习化社会理念的思考——再读《学会生存》[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汪行福;;社会炼金术——布迪厄对意识形态的概念化和批判[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9)[C];2011年
2 王汝能;;发展检察文化促进执法规范的思考[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3 孙彩燕;;儒家“孝悌”观的当代反思[A];龙江春秋——黑水文化论集之六[C];2009年
4 李志宏;;60年来美学基本原理的研究与科学化阐释——认知美学概述[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戴烽;;家文化惯习与公共文明参与[A];“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共文明论坛文集[C];2007年
6 李春青;;试论当代文论话语建构之路径、存在问题及出路[A];科学发展: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下卷)[C];2009年
7 闫晓庆;;对部分农村学生放弃高考的原因与影响的思考[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8 王大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A];《测绘通报》测绘科学前沿技术论坛摘要集[C];2008年
9 王京安;;区域信息能力及其经济增长含义[A];长江上游经济发展与长江流域经济合作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李恒威;;意向性的起源:同一性、自创生和意义[A];第十三届全国科学哲学学术会议浙江大学代表团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陈汉生;英国都铎王朝的语言与文化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耿强;文学译介与中国文学“走向世界”[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丁鹏;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镇汉族移民文化变迁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5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靳宝;批判哲学的现象学批判[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陈丽琴;制度分析框架下的女县长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8 赵淑辉;当代中国交往理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李长娟;社会性别视角下乡村女教师生涯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屯;大学社会评价中的符号资本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三三;基于新农村视角下的农民宗教信仰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高晏卿;黑龙江皮影艺术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关学锐;《庄子》生存美学思想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郭逊;盲校中学生学校适应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璐璐;论1919-1920年《晨报副刊》对女性问题的讨论[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均利;清代外销画表现的民俗文化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09年
7 田苗苗;大连沙河口区大学生创业困境案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8 王威;场域视角下的抽象绘画与具象绘画[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李伟;农村留守儿童道德学习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10 万觉鸣;技术创新中的知识产权文化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粟高燕;;论交往理论视野下的生活教育[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05期
2 王振国;;发展新时期的生活教育[J];现代远距离教育;1990年01期
3 渤海油田第一小学课题组;实施“生活教育”的探索[J];教育改革;1996年01期
4 田恩瑞,刘潜;陶学:迈向素质之途的生活教育[J];哈尔滨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4期
5 ;《生活教育·教研》2014年征订单[J];生活教育;2014年12期
6 吕建忠;浅谈生活教育与科学教学的关系[J];教学月刊(中学版);2005年01期
7 储朝晖;;生活教育的当代发展[J];生活教育;2006年04期
8 陶行知;;生活教育之特质[J];生活教育;2006年07期
9 陶行知;;生活教育目前的任务[J];生活教育;2006年08期
10 陶行知;;告生活教育社同志书(节选)——为生活教育运动十二周年纪念而作[J];生活教育;2006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粲;;生活教育的关键是关注学生的幸福生活[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教育——德育论丛(第二辑)[C];2012年
2 刘兹梅;;从“生活教育”到“素质教育”是历史的必然[A];纪念福建省陶行知研究会成立20周年——陶研优秀论文集[C];2004年
3 石生;;论生活教育之真谛[A];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首届二次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1989年
4 罗芳;;让“生活即教育”渗透数学课堂[A];福建省行知实验校校长论坛论文集[C];2012年
5 郑美春;;生活教育对生物教学的启示[A];福建省行知实验校校长论坛论文集[C];2012年
6 陈丽珍;;架起语文教学与生活的桥梁[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东卷)[C];2010年
7 谢海清;游连斌;;实践“生活教育”理论 开展“家校共建”活动[A];纪念福建省陶行知研究会成立20周年——陶研优秀论文集[C];2004年
8 罗欲;;日常生活,培养综合素质的起点[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西卷)[C];2010年
9 殷骥;;引导生活 学会创造[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江苏卷)[C];2010年
10 李惠民;李田定;;“生活教育”理论和教育改革[A];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首届二次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198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吴非;补上“生活教育”这一课[N];江苏教育报;2012年
2 民盟省委副主委兼秘书长 冉霞;劳动促进自我成长 教育完善人格培养[N];贵州政协报;2010年
3 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 徐安琪;应将家庭生活教育和训练制度化[N];中国妇女报;2012年
4 吕传彬;念书前先学会过生活[N];中国教师报;2014年
5 陈平;培育“生活教育”的土壤[N];中国教育报;2007年
6 陈庆鹏;也要对干部搞些生活教育[N];解放军报;2013年
7 本报记者 翟帆 采访整理;将生活教育渗透到学科课程之中[N];中国教育报;2010年
8 海门市天补中学 俞仁礼;让生活教育学生[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5年
9 魏华龄;陶行知倡导岩洞教育[N];桂林日报;2007年
10 河北区扶轮幼儿园 徐含冰;小班开展生活教育的有效途径[N];天津教育报;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史佳佳;初中生生活体验促进物理教学的实践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
2 张旭耀;学校教育与人的幸福生活[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3 李银玲;试论生活世界的教育[D];曲阜师范大学;2004年
4 余海军;谁来荣耀生活[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欣瑜;生活与教育的涵义及其辩证关系[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6年
6 郑英波;《普及现代生活教育之路》(节译)翻译报告[D];云南大学;2014年
7 亢晓莉;生活与教育关系的演变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4年
8 李毅;论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践行[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9 邵新梅;回归生活的数学教学策略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3年
10 罗珍;让教育扎根生活[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4715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24715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