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青少年家校协同德有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9-11-27 19:12
【摘要】:对于成长需求迫切,但是自我意识尚未发展成熟、理性思维能力尚不完善的青少年学生群体来说,其所属的各个系统的自变量要素都在以积极或消极的方式对其进行生成性教育。目前,青少年学生德育实效性有待提高的现实困境,引发社会对于学校德育的普遍性质疑。事实上,单单依靠学校一方的力量进行“孤岛式”教育是远远不够的,重视青少年学生的首属群体——“家庭”的德育功能的实现,重视学校和家庭两个教育子系统间的要素渗透,形成持续发力、交互影响的作用机制才是解困的关键所在。因此,研究如何充分发挥学校与家庭相互之间协调一致、同步教育的合力作用,形成健康、积极、可持续发展的家校合作关系,最终形成协调一致的“协同效应”变得尤为重要。本论文在协同学理论的指导下,尝试将协同教育引入学校和家庭的德育教育中,初步提出“家校协同德育”的概念。通过对教师、家长和学生的问卷调查、样本访谈,梳理出当前学校德育与家庭德育之间存在价值取向不一致、教育内容不协调、教育合力的发挥受到抑制、教育的环境资源缺乏整合等现实问题,以及学校德育与家庭德育的“协同”、“互补”功能的低效甚至相互消解的成因,从而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理论、人与环境的关系理论和协同学的理论与方法指导下,从学校子系统与家庭子系统关系的维度,尝试性地提出树立家校协同德育的科学理念、丰富家校协同德育的教育内容、构建家校协同德育的合力机制以及优化家校协同德育的环境资源的解决对策,以期为探寻如何实现学校与家庭的协同共育功能,建立良好的德育协同关系,实现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合力的最优效果,提供家校开展青少年德育实践的有效方案。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志远;左辉;;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的重要范畴[J];湖北社会科学;2007年05期

2 周先进;;家庭环境对高校德育的影响及其优化措施[J];湖南社会科学;2005年06期

3 赵忠心;家庭教育与个人成长[J];家庭教育;2004年Z1期

4 刘丙元;家庭教育及其对学校德育的启迪和支持[J];教育导刊;2005年02期

5 钟锡钊;;家校和谐协同 打造有效德育[J];教育导刊;2008年01期

6 梅艳玲;;谈家庭德育作用于个体的优势[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7年08期

7 许全兴;毛泽东论孔子“正名”[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3年01期

8 胡淑梅;;关怀生命:中职德育课教学的本真追寻[J];就业与保障;2013年08期

9 陈启能;论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论断[J];山东社会科学;2005年01期

10 夏春秋;;家校协同教育摭谈[J];教育探索;2006年1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黄立新;技术支持的协同教育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梁霞;家校合作——青少年社会化的有效途径[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2 汪增荣;高校家校合作的德育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刘娜;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建设研究[D];信阳师范学院;2012年

4 张娜;基于手机的进城农民工子女协同教育平台设计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2年

5 张凡;家庭德育对高中生思想品德的影响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6 韩锦;当前我国家庭德育问题及对策研究[D];兰州商学院;2013年



本文编号:25667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25667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591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