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口紫阳书院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23 12:06
【摘要】:朱熹是南宋理学集大成者。为了纪念和奉祀这位大师,人们建造了紫阳书院。明中叶后,徽州人“十三在邑,十七在天下”,外出经商人数非常之多。清代汉口为商埠重镇,又是全国著名的通商口岸,徽商经商的足迹遍布全国,而以在汉口经商的徽州人数量为最多。徽商在“贾为厚利、儒为名高”的思想指导下,除致力于徽州本土的文教事业,还纷纷在侨寓之地创办书院,,以为相从旅邸的子孙就学成名计。这些书院通常冠以“紫阳”、“文公”、“新安”之名,以示为“朱子阙里”之人所创建,虽然侨寓经商,但却未尝忘记“新安之教”。这其中,以清代汉口紫阳书院最为典型。 清乾隆时期的徽州学者王恩注说:“我徽士侨寄远方,所在建祠以祀朱子。而唯汉镇最巨。”清嘉庆时期徽商程健学说:“健(学)偕计北上,往来吴越间,见所在皆有紫阳书院,侧闻吾乡前贤之请建于汉皋者并有义学、义渡、有藏书阁、有先儒讲堂,非袭书院名而有其实,规模尤为宏远。” 汉口紫阳书院是由在汉口经商的徽州人创建的商人书院,于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开始建造,历经12年完工。建成后的汉口紫阳书院蔚为大观,其主体建筑及其附属设施是一个宏伟壮丽的庞大建筑群。汉口紫阳书院具备祭祀、讲学、会馆等功能,成为徽州人祭祀朱熹、联乡情、讲学、商业交流以及举行各种慈善事业的场所。汉口紫阳书院在建造初期,其经费完全来源于徽商的捐资。后来,为保证书院有足够、恒久的经费,徽商以购置房屋然后进行出租的方式来筹措经费。徽商还采取了他们擅长的商业化操作,如以入股集资的方式来筹措经费,以解决经费不足的问题。 汉口紫阳书院是我国封建社会后期商业经济发展和徽州商人“贾而好儒”的产物,从汉口紫阳书院的创建、功能以及经费的操作和管理当中可以看出明清商人书院与传统书院的不同特点。这样的特点主要表现为,首先,汉口紫阳书院是由商人集资兴建的。其次,汉口紫阳书院具备传统书院所没有的会馆功能。再次,汉口紫阳书院在经费的经营方面采取了商业化的操作。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K29;G529
本文编号:2596698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K29;G529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梁仁志;明清侨寓徽商子弟教育问题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5966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25966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