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上半叶美国课程理论的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G57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卢旭,杜时忠;课程理论“德育化”[J];中国教师;2005年10期
2 王玺玉;;课程理论≠教法理论——兼评孙娴老师的《合宜的教学内容是一堂好课的最低标准》[J];黑龙江教育(中学教学案例与研究);2009年12期
3 廖哲勋;英国课程理论略览[J];课程.教材.教法;1989年Z2期
4 潘怀文;;综合理科:理科教育必然的发展方向[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1992年06期
5 杨建美;配合基础教育改革 开展课程理论教学[J];成都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3期
6 张学忠,郝招,石高慧;试论学校体育课程的本质[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3期
7 顾湘红;新课程理论下的小学科学实验教学[J];湖南教育;2003年24期
8 杨启亮;教学实践与课程理论的“对话”[J];当代教育科学;2004年01期
9 吕达,刘捷;课程发展、教师专业发展与学校更新——第七届两岸三地课程理论研讨会综述[J];课程.教材.教法;2005年06期
10 ;中国职教学会课程理论与开发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在京召开[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万振凡;;20世纪上半叶江西农村集市的发展[A];中国农业历史学会第九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邵山;;构筑生本课堂 畅享生命成长[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江苏卷)[C];2010年
3 山东省乳山市第一中学课题组;;学校德育与创新教育相结合的研究[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四卷)[C];2005年
4 郝德永;;课程与文化:一个后现代的检视[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3—2004年度)[C];2003年
5 陈新生;;论我国近代学校体育课程的产生[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6 张斌贤;;赫尔巴特教学理论评述[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7 薛恒;;封建在中国现代历史中的诠释(1912—1939年)[A];江苏省科社学会2001年年会交流论文[C];2001年
8 苏明光;;千锤百炼打造一门社会发展急需的人文课程——中小学影视文化课程研究与发展报告[A];横店·全国中小学生影视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杨晓;;我国中小学课程设计研究的历史演进综述[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4)——中国学科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10 张静;;斯特拉文斯基民族主义作品风格的缩影——芭蕾舞剧《春之祭》赏析[A];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论坛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郝忠勇;师生:教材的另一半[N];中国教师报;2005年
2 西南师范大学教科院:靳玉乐 艾兴;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是什么[N];中国教育报;2005年
3 早报评论专栏作者 程亚文;合理把握当代中国与东亚世界的民族主义[N];东方早报;2005年
4 河南省淮滨高中分校 丁兴东;试论新课程理论下物理教师的转变[N];学知报;2010年
5 ;复式线条风格[N];中国花卉报;2003年
6 崔国富 胡志坚 武镇北 舒萍;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究竟是什么[N];中国教育报;2005年
7 陈健;廿四节气与江恩测市[N];中国证券报;2003年
8 华梅;不笑的高跷[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年
9 ;感受“红帮”[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年
10 张新启;中职学校要重视校本课程开发[N];中国教育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长春;20世纪上半叶中国音乐思潮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年
2 侯怀银;20世纪上半叶中国教育学发展问题的反思[D];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3 周忠元;论20世纪上半叶的“俗文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刘精瑛;中国文学史中的古代戏曲研究(1904-1949)[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年
5 伍家文;我国新时期中学英语课程改革与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6 金玉梅;社会批判课程理论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7 傅莹;中国20世纪上半叶文学概论的发轫与演变[D];暨南大学;2002年
8 艾兴;建构主义课程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9 鲍道宏;教师课程理解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周会蕾;20世纪上半叶中国法制史学史[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任伟伟;20世纪上半叶美国课程理论的发展[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2 郑杰;从“引进”、“模仿”到“探索”、“创新”——20世纪上半叶中国艺术歌曲发展的历史轨迹[D];上海音乐学院;2004年
3 郭霞;高中生地理SBCD与生态主义课程理论的协同建构[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肖明全;论杜威的课程理论及其现代启示[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徐强;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课程建设[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6 李建飞;课程理论与实践统一视野下的高校教师专业发展[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7 程征;20世纪上半叶中国钢琴音乐创作若干问题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8 鲍晟;上海音乐学院音乐教育专业课程发展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8年
9 徐芳;作为话语的英语教学:基于伯恩斯坦课程理论上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10 李勇;高中新课程实施现状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6852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26852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