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试论以教论教与以学论教的统一

发布时间:2020-08-11 09:46
【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了以教论教,以学论教两种课堂教学评价方式的统一 和协调发展的问题。 探讨两种评价方式的教学理论,源于对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地位 与作用问题的不同认识和理解,即教师中心论和学生中心论。目前,教 学理论领域持单一教师中心观或学生中心观已经不明显了,但在教学实 践特别在课堂教学评价中,存在片面以教师为中心的以教论教,和以学 生为中心的以学论教的两种倾向。如何实现两者的统一呢?本研究从教 学理论认识方面入手. 首先分析了评价与课堂教学评价概念,界定了评价与课堂教学评价, 提出了课堂教学评价是对课堂教学价值进行判断的过程,是为了促进教 学双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的观点。 其次,对“以教论教”课堂教学评价进行了分析研究,分析以教论 教评价标准,回顾国内学者对“一堂好课标准”的研究观点,指出了其 重教师教、轻学生学,只强调教师教学能力发挥,忽视学生学习过程的 倾向。然后,对“以学论教”评价方式进行分析研究。认为以学论教的 课堂教学价值以评价主体为取向,明确界定了其课堂教学评价的主体, 提出以学论教在理论上是一种面向末来的、动态的形成性评价;可以满 足学生多元化需求和学生个性的培养,同时指出其在实践操作中的几点 不足。 最后,在全面论述与分析两种评价方式已有研究成果和不足的基础 上,提出本文的核心观点:以教论教、以学论教两条腿走路的课堂教学 评价策略。依据教学本质特殊交往说理论,它不是单纯地评教或评学, 也不是评教与评学的简单相加或中和,而是彰显师生在教学交往过程中, 双主体交往的互动性质——交互主体性,有利于教与学两个积极性的发 挥,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有利于主体间性的扩大,师生合作共同发 展。体现了新课程的评价理念。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G424.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清风;论新课程实施过程中课堂教学评价的原则[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2 ;新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评价[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3 郜锦强;浅论高等学校课堂教学评价[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4 顾泠沅;;改革最终发生在课堂上——课堂教学评价问题讨论[J];现代教学;2007年Z1期

5 蒯红良;;论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五大误区[J];新课程(小学);2010年04期

6 闫黎明;李淑芹;;浅谈小班化的课堂教学评价[J];中小学电教(下);2010年12期

7 江朝稳;;新课程中的课堂教学评价[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0年04期

8 孙延洲;关于中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思考[J];数学通讯;2000年23期

9 翁永电;;课堂评价视角——学生学习状态观察分析[J];上海教育科研;2006年03期

10 关莹;;浅议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J];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06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张滨桥;由沙丘;张朝霞;;促进教师发展的课堂教学评价研究[A];来自教育一线的报告——黑龙江省教育学会“十一五”优秀教育科研成果[C];2011年

2 劳韵岚;;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评价与素质教育[A];2009年广东省青少年科学素质培养的实践和探索优秀论文选编[C];2009年

3 程慧;;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评价——通过变式教学促进学生发展[A];教育技术:信息化阶段新发展的研究[C];2007年

4 章凯;陈凤羚;谭爽;王文丽;田斌;;基于大学生喜好的本科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孙河川;鲁良;刘文钊;郝妍;;芬兰教师课堂教学评价指标对辽宁省教师评价的启示[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郑志湖;;“以学论教”多元发展性评价方法探索[A];教育管理实践策略研究[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华南师范大学课程教材研究所所长 高凌飚;课堂教学评价从只看单向传授到看师生是否成长[N];中国教育报;2009年

2 滕泽斌 白银区王岘学区;对小学课堂教学评价的粗浅看法[N];白银日报;2009年

3 靳祯 靖远乌兰教管中心;如何进行课堂教学评价[N];白银日报;2009年

4 郝应春 平川区黄峤乡教管中心;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评价的误区[N];白银日报;2009年

5 成静琴;小议课堂教学评价的艺术[N];临汾日报;2009年

6 河北省廊坊市大厂县职教中心 杨金祥;浅谈课堂教学评价[N];廊坊日报;2010年

7 王朝庄;坚持五项原则,科学推进生命课堂教学评价[N];鹤壁日报;2011年

8 冯莉;如何优化课堂教学评价[N];济宁日报;2009年

9 山东省巨野县实验中学 张海雷;新课程美术课堂教学评价的思考与实践[N];学知报;2011年

10 无锡市洛社高级中学 顾海平;基于学情分析的课堂教学评价[N];江苏教育报;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春忠;试论以教论教与以学论教的统一[D];云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董玲;新课程背景下普通高中课堂教学评价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徐超;大学文科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晓斐;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评价的调研与探索[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徐爱弟;新课程高中教师课堂教学评价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乔娟娟;新评价思想影响下的课堂教学评价探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高广颖;网络课堂教学评价平台的设计和使用[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8 潘学中;课堂教学评价实证研究——从“多元智能”实验看课堂教学评价[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9 谭利净;采用CIPP模式进行课堂教学评价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刘艳萍;教师课堂教学评价用语的现状调查与对策思考[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7889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27889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c0b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