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人性论视野下的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发展观反思

发布时间:2020-10-16 14:54
   发展是指特定事物的展开过程。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核心。对人的发展的认识,不同时代有不同的看法。古希腊认为是为了使个体完全服从群体与部落的需要,中世纪教会认为是为了使人形成吃苦、忍耐、甘受剥削等品质,文艺复兴时期则是提倡人的自然天赋的展开,产业革命以后要求人们增加知识与增强技能;中国古代提倡塑造以德为首、德才兼备的人才,近代则强调个人对实用知识与技能的获得,20 世纪初突出了经济实用技术的形成,“五四”运动以后转变为个人能更好地为政治服务,当代要求人的全面发展。 学生发展观是人的发展观在教育中的反映,是对某一阶段学生发展的相对稳定的看法。它是作为主体的学生与作为客体的学生在教育交互过程中的冲突与默契,是不同社会群体根据自己的利益而对学生作出要求的一种体现。 深受人性论的影响,对学生发展的认识,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内涵。我国先秦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汉唐时认为是背诵“四书五经”的内容,宋元时期则把“做官”作为学生发展的目标,明清时期才注重实才实德的经世之学,至近代已开始注重技术实业。在西方,古希腊一方面要求学生勇敢、坚韧、顺从和爱国,另一方面又要求学生在体力、智力、美感和品德等方面得到和谐发展;中世纪要求学生既具备宗教知识,又能通过参加实际活动进行手工业与商品方面的专门训练;文艺复兴时期要求学生的能力、知识、思考与体力都得到发展;近代欧洲对学生发展的认识则表现得丰富多彩;马克思独辟蹊径,倡导学生智力与体力的统一发展。 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曾经出现过五种对学生发展的典型认识。“知识积累”型学生发展观是中西文化积淀的产物,它以知识积累的程度作为衡量学生发展的重要指标;“能力本位”型学生发展观是世界教育改革推动的结果,它突出了个人专业技术能力的增强,要求学生能顺利进行某些具体的工作,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自我实现”型学生发展观产生于科技与人文交锋的时代,它强调学生潜能的展开与人生理想的实现,使自我的价值、自由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实现;“官本位”型学生发展观是“学而优则仕”传统观念异化的结果,它强调权力与资源的增长,把“做官”看作是人生的最高价值追求,同时又用“做官”的大小来评判学生发展的程度;“完人发展”型学生发展观则体现了当代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它强调科学
【学位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5
【中图分类】:G522.3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学生发展观是教育不可回避的主题
    (一) 人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关注的稳定主题
        1、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核心
        2、人的发展观是人类认识的重要内容
    (二) 学生发展观是人的发展观在教育中的体现
        1、学生发展是人的发展的重要阶段
        2、学生发展观是人的发展观在教育中的反映
    (三) 人性假设是影响学生发展观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
        1、我国历史上的人性论思想及其对学生发展认识的影响
        2、西方历史上的人性论思想及其对学生发展认识的影响
二、我国义务教育实践中学生发展观解读
    (一) “知识积累”型学生发展观
        1、“知识积累”型学生发展观是中西文化积淀的产物
        2、“知识积累”型学生发展观强调知识的累积
    (二) “能力本位”型学生发展观
        1、“能力本位”型学生发展观是世界教育改革推动的结果
        2、“能力本位”型学生发展观突出个人专业技术能力的增强
    (三) “自我实现”型学生发展观
        1、“自我实现”型学生发展观产生于科技与人文的交锋
        2、“自我实现”型学生发展观强调潜能的展开与人生理想的实现
    (四) “官本位”型学生发展观
        1、“官本位”型学生发展观是“学而优则仕”传统观念的异化
        2、“官本位”型学生发展观强调权力与资源的增长
    (五) “完人发展”型学生发展观
        1、“完人发展”型学生发展观是当代社会发展的新要求
        2、“完人发展”型学生发展观强调科学与人文并举
三、不同人性假设下的学生发展观及其对义务教育实践的影响
    (一) 基于“知识分子”假设的“知识积累”型学生发展观及其对义务教育实践的影响
        1、“知识积累”型学生发展观以“知识分子”为其人性假设
        2、“知识积累”型学生发展观在义务教育实践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二) 以“能力人”假设为底蕴的“能力本位”型学生发展观及其对义务教育实践的影响
        1、“能力本位”型学生发展观以“能力人”为其人性假设
        2、“能力本位”型学生发展观对义务教育实践的影响
    (三) 以“自动人”假设为主旋律的“自我实现”型学生发展观及其对义务教育实践的影响
        1、“自我实现”型学生发展观以“自动人”为其人性假设
        2、“自我实现”型学生发展观对义务教育实践的影响
    (四) 以“功利人”假设为前提的“官本位”型学生发展观及其对义务教育实践的影响
        1、“官本位”型学生发展观以“功利人”为其人性假设
        2、“官本位”型学生发展观对义务教育实践的影响
    (五) 以“复杂人”假设为基石的“完人发展”型学生发展观及其对义务教育实践的影响
        1、“完人发展”型学生发展观以“复杂人”为其人性假设
        2、“完人发展”型学生发展观对义务教育实践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齐昀;;论中西人性论的神话渊源[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1年05期

2 曾钊新;人性理论的历史形态及其变革初探[J];求索;1981年01期

3 柳斌;关于制订义务教育教学大纲的几点意见——在九年制义务教育各科教学大纲统稿会上的讲话[J];课程.教材.教法;1987年07期

4 邵宗杰;中华传统文化与课程教材建设[J];上海教育科研;1993年04期

5 ;天津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办法[J];天津教育;1995年Z1期

6 陈重穆,宋乃庆;义务教育中的数学——大众数学——兼论义务教育《初中数学》教学大纲[J];川北教育学院学报;1995年04期

7 李素敏,贾铁民;加快我国《义务教育法》实施探析[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3期

8 王建军;评清末义务教育的课程设置[J];课程.教材.教法;1998年06期

9 高如峰;法国义务教育投资研究[J];教育研究;1999年12期

10 张颖,刘韵秋;浅谈人性与儿童早期教育[J];石油教育;2001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尚伦;建国以来我国义务教育教科书制度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2 孙艳霞;教育政策道德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朱永坤;教育政策公平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4 关立新;《韩非子》思想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9年

5 张学敏;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6 乔东;管理思想哲学基础反思[D];清华大学;2005年

7 马玉红;论梁实秋人文主义人生艺术追求与实践[D];兰州大学;2006年

8 王汝坤;人性与政治的原则[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9 李沈阳;汉代人性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10 朱家存;走向均衡[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干燕丹;城市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制度、责任与对策[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2 唐先斌;我国流动儿童义务教育问题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1年

3 董玲玲;县域内义务教育师资配置均衡化的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4 蔡张喜;利益、失灵与均衡[D];安徽大学;2010年

5 侯娓娓;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问题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呼娜;日本の义务教育にぉける特别活动に关する一考察[D];内蒙古大学;2011年

7 伍红梅;义务教育阶段优质教育资源的配置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钟耿;县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价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吴海潮;国家级贫困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杨承丽;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及其地方政策选择[D];山东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434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28434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ddc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