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学生怀旧的量表编制及其特点分析
发布时间:2017-04-23 07:04
本文关键词:青年学生怀旧的量表编制及其特点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我能看到更少,因为我如此着迷于过去;我能看到更多,因为我添加了过去的视角。在西方,怀旧(nostalgia)是一个复合词,源自希腊文nostos(返回家乡)及algos:痛苦)之组合,因而字面上的意思是因思慕家乡而引起的痛苦。尽管在荷马史诗和圣经中都有关于怀旧的描述,但怀旧作为专业术语则是在17世纪由瑞士医生Hofer提出,在300多年里怀旧的内涵与外延已发生了巨大改变。直到20世纪后期,怀旧才成为一个独立的概念,即现代意义上的怀旧——情绪体验。Davis发现大学生更倾向于把温暖、过去时光、童年、怀念与怀旧联系在一起,因此Davis认为怀旧是一种去除痛苦后的记忆,是一种唤醒过去的正面体验。Sedikides等学者也偏向将怀旧定义为一种正性的情绪体验,特别是他们认为怀旧是一种正面的并与自我相关的情绪。但也有许多学者强调怀旧悲伤的一面,将它定义为对已不存在的过去的向往,这种过去不能再被个人抓住。Ortony,Clore和Collins也认为怀旧是一种失落或悲痛的情绪,因为它涉及个人过去的悲伤和痛苦。此外还有一些学者将怀旧描述成苦乐参半的情感,既让人伤感又令人向往,但是由积极情绪主导的,如Werman认为怀旧既是一种有着淡淡悲伤的快乐,又是一种同快乐相连的悲伤。综上所述,现代意义上的怀旧,是一种与自我意识有关的情绪,是怀念过去时复杂的心理状态,是人类普遍的、正常的心理体验。对怀旧的研究主要采用内容分析法、问卷法和实验法,以下主要介绍怀旧的问卷法测量。目前国外有关怀旧的量表比较丰富,这些量表一般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了解怀旧内容,被试对发生在较年轻时项目的想念程度进行评定,如Batcho'怀旧调查表(Nostalgia Inventory,BNI)。另一类是了解怀旧倾向,让被试对项目的同意程度进行评分,主要有古物量表、体验量表、怀旧倾向指标。已有研究单纯地测量人们对过去人、事、物等的怀念程度只能说明怀旧的一个构面,而怀旧是以高水平的认知评价为特征的,个体在怀旧过程中所发生的认知过程才是与其情绪体验息息相关的。因此,本研究拟对青年学生怀旧结构做出更深一步的探讨,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怀旧内容的层面,编制青年学生怀旧量表,并对其特点进行分析。本研究通过对120份开放式问卷结果的分析及参考国外已有文献和相关量表,编制了35个条目的初测问卷。在重庆、北京两地的高校发放初测问卷,对回收的792份有效问卷进行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形成15个条目的再测问卷。在重庆地区的两所高校发放再测问卷,回收有效问卷503份,再次进行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形成由15个条目构成3个维度的青年学生怀旧量表。在信度检验中,包含内部一致性及重测信度;效度检验中,包括内容效度、结构效度、效标关联效度。在正式施测中,进行了描述性分析、差异检验、中介和调节效应检验等。研究结果表明:(1)自编的青年学生怀旧量表有15个条目3个维度构成,分别为反思性、理想性、沉浸性。(2)自编的青年学生怀旧量表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用于青年学生怀旧的研究。(3)青年学生怀旧水平中等偏上;女生的反思性水平高于男生,男女生的怀旧水平没有显著差异;随着年级的升高,青年学生在初入大学和初入硕士两个时间段怀旧水平较高,博士学生的怀旧水平最低。(4)社会联结感在怀旧和生活满意度、体验到的学术困难中起调节作用。
【关键词】:怀旧 量表编制 信度 效度 青年学生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B844.2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9
- 1 文献综述9-13
- 1.1 怀旧的历史和当代概念9-10
- 1.2 怀旧的研究方法10-11
- 1.3 已有怀旧量表的局限11-12
- 1.4 带有认知色彩的怀旧结构12-13
- 2 研究目的及意义13-15
- 2.1 研究目的13
- 2.2 研究意义13-15
- 2.2.1 现实意义13
- 2.2.2 理论意义13-15
- 3. 青年学生怀旧量表的编制15-23
- 3.1 理论构想15
- 3.2 初测问卷的编制15-17
- 3.2.1 通过文献整理拟定量表条目15-16
- 3.2.2 开放式调查16-17
- 3.3 初测问卷分祈17-20
- 3.3.1 研究目的17
- 3.3.2 研究对象17
- 3.3.3 研究材料17
- 3.3.4 研究程序17-18
- 3.3.5 统计处理工具18
- 3.3.6 结果及分析18-20
- 3.4 再测问卷分析20-22
- 3.4.1 研究目的21
- 3.4.2 研究对象21
- 3.4.3 研究程序21
- 3.4.4 结果分析21-22
- 3.5 青年学生怀旧量表的维度构建22-23
- 4 青年学生怀旧量表的信效度检验23-29
- 4.1 信度检验23-24
- 4.1.1 研究对象23
- 4.1.2 研究方法23
- 4.1.3 结果23-24
- 4.2 效度检验24-29
- 4.2.1 研究对象24
- 4.2.2 研究工具24
- 4.2.3 结果24-29
- 5 青年学生怀旧现状分析29-33
- 5.1 研究目的29
- 5.2 研究对象29
- 5.3 研究材料29-30
- 5.4 研究程序30
- 5.5 结果与分析30-33
- 5.5.1 青年学生怀旧的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30
- 5.5.2 青年学生怀旧的人口学差异分析30-31
- 5.5.3 怀旧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社会联结感的调节作用31-33
- 6 讨论33-37
- 6.1 青年学生怀旧量的操作性定义33-34
- 6.2 青年学生怀旧量表的探索性因素分析34
- 6.3 青年学生怀旧量表的质量34-35
- 6.3.1 信度34
- 6.3.2 效度34-35
- 6.4 青年学生怀旧的特点分析35
- 6.4.1 青年学生怀旧的描述性统计分析35
- 6.4.2 青年学生怀旧的差异统计分析35
- 6.5 怀旧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社会联结感的调节作用35-36
- 6.6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36-37
- 7 结论37-39
- 参考文献39-43
- 附录43-47
- 致谢47-49
- 发表文章4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余杰;;心理学视野下的现代人的怀旧情结[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2 吕厚超;黄希庭;;大学生过去时间洞察力的理论构想[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路曼曼;中国背景下消费者怀旧测量及与老品牌信任关系的初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青年学生怀旧的量表编制及其特点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19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3219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