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非正式学习类微群用户交互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8 06:17

  本文关键词:非正式学习类微群用户交互行为影响因素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当今社会的信息化、科技化和经济全球化,带来了知识更新频率的空前加快,非正式学习被视为获取知识的一种重要方式。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种社会化新媒介不断涌现,微博群组功能的出现为喜欢运用微博学习的人们提供了一个更好的非正式学习交流平台。正如新浪微群首页所写的一样“微群,能够聚合有相同爱好或者相同标签的朋友们,将所有与之相应的话题全部聚拢在微群里面。让志趣相投的朋友们以微博的形式更加方便的进行参与和交流。”微群方便快捷的传播方式、用户之间共同的个人需求和发展愿景,这些特点都有利于学习者的交流互动、信息共享及知识建构,从而成为当前非正式学习的新型组织形式。而交互行为作为学习过程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在双向交互通信的非正式学习类微群中其举足轻重的地位更加突出。因为交互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学习者的知识建构水平,所以研究交互行为影响因素,对于如何提高用户之间的交互水平和知识建构水平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所研究的非正式学习类微群特指汇集了对某一领域具有浓厚兴趣,渴求学习这一领域知识和技能或者需要对这一领域问题寻求帮助的微博用户所组成,具有非正式学习特征的微群。从众多符合条件的微群中,选定人数较多,至今活跃的“新浪亲子教育圈”“摄迷迷”微群用户为调查对象。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主要从微群用户的参与水平和参与的积极程度两个方面对微群用户的交互行为特征进行量化。以社会资本理论为基础,提出微群资本,并从人际关系、结果预期、社群信任、社群氛围以及自我效能五个方面构建了交互行为影响因素模型,并提出研究假设。以私信邀请的方式,邀请微群用户填写网络调查问卷,并通过数据分析探讨各影响因素与用户交互行为特征表现的相关关系及各影响因素对交互行为的影响程度。最终通过研究修正了交互行为影响因素模型;验证了用户个人特征是否影响交互行为特征表现及交互行为影响因子与交互行为特征表现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的显著性;并且通过多元回归分析法分析出各个行为表现特征的关键因子和回归方程。
【关键词】:微群 非正式学习 交互行为 影响因素
【学位授予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434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10
  • 第一章 绪论10-16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10-11
  • 一、研究背景10-11
  • 二、研究意义11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11-14
  • 一、国内相关研究现状11-13
  • 二、国外相关研究现状13-14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14-16
  • 一、研究思路14-15
  • 二、研究方法15-16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综述16-24
  • 第一节 非正式学习类微群概述16-18
  • 一、非正式学习16-17
  • 二、微群17-18
  • 三、微群在非正式学习中的应用优势18
  • 第二节 交互行为概述18-21
  • 一、交互行为18-19
  • 二、交互行为的具体表现19-21
  • 第三节 相关理论综述21-24
  • 一、行为科学概述21
  • 二、社会认知理论概述21-22
  • 三、社会资本理论概述22-24
  • 第三章 非正式学习类微群用户交互行为影响因素研究设计24-27
  • 第一节 研究框架与模型24-25
  • 第二节 研究问题与假设25-27
  • 第四章 非正式学习类微群用户交互行为影响因素分析27-53
  • 第一节 问卷调查27-31
  • 一、问卷设计思路27
  • 二、问项设计27-29
  • 三、问卷调查的实施29-31
  • (一)调查对象的选取与问卷的发放29-30
  • (二)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分析30-31
  • 第二节 数据分析31-53
  • 一、调查对象基本情况统计分析31-33
  • 二、因子分析33-40
  • (一)微群用户交互行为特征表现的因子分析34-36
  • (二)微群用户交互行为影响因素的因子分析36-40
  • 三、用户个人特征与交互行为特征表现的方差分析40-43
  • (一)性别与交互行为特征表现的方差分析41
  • (二)教育背景与交互行为特征表现的方差分析41-43
  • 四、影响因素与交互行为特征表现的相关分析43-45
  • 五、影响因素与交互行为特征表现的回归分析45-53
  • (一)影响因素与个人活跃度的回归分析45-47
  • (二)影响因素与互动积极性的回归分析47-50
  • (三)影响因素与参与水平的回归分析50-53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53-56
  • 第一节 研究的结论53-54
  • 第二节 研究的不足54-55
  • 第三节 研究的展望55-56
  • 参考文献56-59
  • 附录59-61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61-62
  • 致谢6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戴体娇;王帆;;微博环境下虚拟学习社区研究[J];成人教育;2013年04期

2 朱晓菊;;教育类微群知识建构特征的社会网络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14年06期

3 戴德宝;刘蕾;;基于AMOS技术的“微博群”非正式学习模式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3年06期

4 郁晓华;祝智庭;;微博的社会网络及其教育应用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0年12期

5 张豪锋;杨绪辉;;教育微博社群中首帖质量的分析与对策[J];远程教育杂志;2012年02期

6 汪向征;葛彦强;;传播学视域下教育技术微群用户信息行为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2年09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任曼;基于社会资本理论的网上知识社区知识共享影响因素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2 张亚培;群体非线性学习中交互行为与绩效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马潇;网络学习行为评价模式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0年

4 殷晓宇;基于社会性软件的大学生非正式学习现状与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鲁欣钧;基于社会资本视角的社交网站知识分享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非正式学习类微群用户交互行为影响因素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752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3752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304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