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对创业失败的内隐污名效应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对创业失败的内隐污名效应
【摘要】:目的:创业失败是指创业绩效持续降低直至企业倒闭的过程,本研究试图分析大学生对于创业失败是否具有显著的内隐污名效应。方法:以一个班的64名大学生为被试,运用传统的内隐联想测验(IAT)法计算创业失败内隐污名的总D值和3个维度(认知评价、情感反应和行为倾向)上的D值;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以0为标准,分析被试在总D值和3个维度D值上的差异,分析4个D值是否在性别和有无创业经历上存在差异;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被试在相容和不相容两类任务上的反应时差异;通过相关分析,检验大学生创业失败内隐污名联想测验工具的可靠性。结果:大学生创业失败内隐污名的总D值以及认知评价、情感反应和行为倾向3个D值均数都大于0;被试在相容任务上的反应时均低于不相容任务(均P0.001);创业失败内隐污名测量工具的分半信度和内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87和0.82。结论:本样本大学生对于创业失败具有内隐污名效应,即在内隐层面上对于创业失败者存在负面认知,伴有明显的消极情感体验,并表现出歧视行为倾向。
【作者单位】: 河南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所;
【关键词】: 创业失败 内隐污名 内隐联想测验 内隐效应
【基金】:河南省部共建项目(SBGJ090302)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5,29(5):389-394.)Implicit stigma against entrepreneurial failure in college studentsSUN Ke,DING Gui-Feng,GU Chun-Wen(Chin M ent Health J,2015,29(5):389-394.)Goffman在1963年首次提出污名的概念,Link和Phelan进一步认为,污名包括“标签、刻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丁桂凤;耿英伟;;大学生创业学习动机解析[J];心理研究;2008年06期
2 何应林;陈丹;;大学生创业失败的类型与原因——基于创业失败案例的分析[J];当代教育科学;2013年05期
3 蔡华俭;Greenwald提出的内隐联想测验介绍[J];心理科学进展;2003年03期
4 张宝山;俞国良;;污名现象及其心理效应[J];心理科学进展;2007年06期
5 徐莹;张庆林;;吸烟者内隐态度的ERP研究[J];心理学探新;2009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玉梅;;污名青少年攻击行为的认知根源与对策分析[J];青少年犯罪问题;2011年06期
2 周小帆;祝帅;;平面广告文案版式设计的实验心理学研究[J];广告大观(理论版);2009年05期
3 何莹;赵永乐;郑涌;;民族刻板印象的研究与反思[J];贵州民族研究;2011年06期
4 倪慧逸;贺雯;莫琼琼;;“官二代”和“贫二代”职业发展内隐刻板印象研究——大四学生和在职人士的比较[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5 杨宗红;;生态视阈下古代小说中男神—凡女母题研究——以《太平广记》、《夷坚志》为中心[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6 戴浈浈;钟晓妮;彭斌;张燕;梁浩;邹云峰;罗锦坤;彭鸿斌;黄爱龙;;中国西部地区男同性恋人群与男双性恋人群相关特征比较分析[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4年19期
7 姚星亮;徐莹;;差异及其政治构建[J];湖北社会科学;2014年09期
8 黄琼;;健康教育联合心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病耻感的影响[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4年12期
9 戴万稳;邱丽玲;陈晓燕;;组织学习动态过程障碍的整合研究[J];管理学报;2014年12期
10 姚星亮;黄盈盈;潘绥铭;;国外污名理论研究综述[J];国外社会科学;201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朱晓菲;毕重增;;潜意识成就目标对个体自尊影响的实验研究[A];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Psychology and Social Harmony(CPSH2011)[C];2011年
2 褚跃德;吴阳;张东;;体育院校大学生内隐攻击性的比较[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3 褚跃德;吴阳;张东;;体育院校大学生内隐攻击性的比较[A];第九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雯波;传染病及其防控的伦理分析[D];中南大学;2010年
2 周琰;大学生认识信念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昱娟;“新世纪”陕西文学与“缓慢城市化”[D];上海大学;2011年
4 王佳宁;网络谣言对态度改变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2年
5 张林;青少年自尊结构、发展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6 李艺敏;我为什么不如他[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郑信军;道德敏感性[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8 陈培峰;迷信与宗教信仰的认知与脑机制探索[D];西南大学;2010年
9 赵勇;青少年危险行为的社会心理因素分析及部分神经机制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10 陈福侠;问题学生污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成山;青少年自尊结构与应对策略选择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2 徐亚平;创业学习对创业机会识别的影响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3 胡敏;创业网店如何赢得消费者[D];浙江大学;2011年
4 孙妮;羞怯的内隐联想测验及不同羞怯水平个体的面孔表情识别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侯洁;大学生身体意象及其与社会比较、媒体卷入度的关系[D];河南大学;2011年
6 李占红;小学生情绪表达规则及其与自尊、同伴关系的相关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7 申宇航;消极身体意象大学生注意偏向的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8 曲丽丽;女大学生身体不满意及大众媒体对其的影响[D];河南大学;2011年
9 张俊丽;抑郁自我污名、自我效能感与社交回避的关系[D];河南大学;2011年
10 李岚;初中生乐观人格特质初步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一平;;大学生创业:可歌更可泣[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年07期
2 韩力争;大学生创业动机水平调查与思考[J];江苏高教;2005年02期
3 ;大学生创业,莫以成败论英雄[J];科技创业;2009年04期
4 倪宁;杨玉红;蒋勤峰;;创业失败学习研究的若干基本问题[J];现代管理科学;2009年05期
5 蔡华俭,杨治良;大学生性别自我概念的结构[J];心理学报;2002年02期
6 方晓义,林丹华;青少年吸烟行为的预防与干预[J];心理学报;2003年03期
7 丁妮;丁锦红;郭德俊;;个体神经质水平对情绪加工的影响——事件相关电位研究[J];心理学报;2007年04期
8 张林,张向葵;态度研究的新进展——双重态度模型[J];心理科学进展;2003年02期
9 吴荣先,Julia A.Lee,章红;中国大学生吸烟行为和吸烟态度研究[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2年05期
10 魏江,沈璞,樊培仁;基于企业家网络的企业家学习过程模式剖析[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珂;张大均;;内隐联想测验研究进展述评[J];心理学探新;2009年04期
2 耿柳娜;周文君;;内隐联想测验法在留守儿童电视认知研究中的应用[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10期
3 张智勇;刘江娜;;基于职业的内隐年龄偏见[J];应用心理学;2006年03期
4 侯珂,邹泓,张秋凌;内隐联想测验:信度、效度及原理[J];心理科学进展;2004年02期
5 许威;;内隐攻击性研究方法的新进展[J];青春岁月;2013年02期
6 郝洪达;王奰;;内隐联想测验与消费心理[J];心理科学进展;2013年10期
7 贾凤芹;冯成志;;内隐联想测验“内隐性”的可控性研究[J];心理科学;2012年04期
8 何安明;刘华山;惠秋平;;大学生感恩内隐效应的实验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3年01期
9 张德香;郑伟汐;;内隐联想测验效应的另一种解释[J];科技信息;2012年11期
10 王争艳;汪斌;林青;;依恋表征的意识和无意识性初探[J];心理科学;201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苏姣;赵守盈;吕红云;臧运洪;;幸福感内隐联想测验测量主观幸福感的有效性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朱婷婷;;宽恕内隐联想测验的初步开发及信效度检验[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3 薛飞;褚勇杰;郝红艳;王丽;贾文萍;;研究生利他倾向的内隐联想测验[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李林;;社会阶层的心理划分:以内隐联想测验为工具[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褚跃德;吴阳;张东;;体育院校大学生内隐攻击性的比较[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6 罗佳;张进辅;;内隐联想测验测自尊:属性词的作用[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周广亚;;内隐联想测验(IAT)存在的十个问题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朱婵媚;;不同攻击情境下内隐攻击性特征的实验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范津津;夏勉;;网络游戏成瘾者的游戏身份认同研究综述[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10 姚叶勤;郑剑虹;;社会认同视角下的同性恋态度研究[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朱婷婷;青少年早期宽恕:特质观干预与宽恕干预比较[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高旭辰;内隐联想测验影响因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孙妮;羞怯的内隐联想测验及不同羞怯水平个体的面孔表情识别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汪斌;对大学生依恋表征意识和无意识一致性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4 唐海波;招聘情境中相貌偏向的实验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5 李昌俊;中国人的集体自我、关系自我与个体自我[D];西南大学;2010年
6 肖莹;运动员内隐攻击性的实验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09年
7 杨希;长春市高校大学生内隐与外显竞争态度的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8 张珂;大学生人际关系与内隐攻击性关系的实验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9 刘伟;大学生对农民工、白领阶层的内隐态度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5654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5654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