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大幅增加佩尔助学金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Washington Post on February 14, 2011, President Obama plans to significantly increase the (Pellgrant) grant to aid college students who need help, as well as to fund primary and secondary education reform. Republicans in the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 by contrast, want to slash spending in both areas. In domestic programs, education becomes President Obama's new finance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中心;
【分类号】:G57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聂晓阳;王启广;;杨国强:“隐形首富”的慈善秘密[J];半月选读;2007年11期
2 谷小燕;;奥巴马大幅增加佩尔助学金[J];比较教育研究;2011年04期
3 张民选;对大学生直接资助政策的国际比较[J];高等教育研究;1992年03期
4 ;中国首富10年助学不留名[J];晚霞;2007年12期
5 晓雨;;诚信是一种责任[J];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6 李婕;;西班牙助学制度[J];世界教育信息;2007年06期
7 赵太生;;56名大学生受到“金秋助学”资助[J];山西教育(教育管理);2007年09期
8 赵冬梅;;高校助学金发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9 胡婷;孙忠保;;高校国家奖助学金评定方式的探索[J];高校辅导员学刊;2009年04期
10 何兴旭;薛宏珍;;由助学金引发的教育反思[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年2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彦春;;高校图书馆人文素质教育新探[A];广西图书馆学会2009年年会暨第27次科学讨论会论文集[C];2009年
2 刘希庆;;大学生网络心理咨询留言分析[A];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论文集[C];2009年
3 王玉;;试析心理量表在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中的应用状况[A];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论文集[C];2009年
4 徐辉;;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为必修课的思考[A];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论文集[C];2009年
5 陈其华;;性健康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A];中华中医药学会艾滋病分会第七次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董海婧;褚宇帆;;体育锻炼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迟立忠;周湘文;;大中学生身体自尊的发展特点及其与整体自尊的关系[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杨凯;张烨君;;当代大学生诚信人格特质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罗佳;姚本先;;当代大学生形象的心理学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吴佳时;李健宁;;大学生无气力现象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梁明邋记者 蒋琳琳;我市向受灾困难大学生发放助学金[N];绵阳日报;2008年
2 冷春放;领到助学金 个个笑开颜[N];中国石油报;2007年
3 记者 冉秀兰;爱心圆梦助学金在昆发放[N];云南日报;2008年
4 记者 曾淑花;助寒门学子圆梦[N];中山日报;2006年
5 李白蕾;如何申请今秋“春风”助学金[N];福州日报;2007年
6 记者 刘先琴 李可;“河南希望工程圆梦大学行动”助学金发放[N];光明日报;2006年
7 记者 车喜韵邋实习生 程雯 李金昊;西安为50名女生发放助学金[N];陕西日报;2007年
8 记者 胡荣恩;百名贫困学子领到助学金[N];温州日报;2010年
9 本版编辑邋见习记者 涂志佳 王忠良;大家伸援手 轻松上学去[N];眉山日报;2007年
10 马琳;市慈善总会为高考特困新生发放助学金[N];菏泽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信军;道德敏感性[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2 王金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合力论[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3 刘莉;当代中国大学生道德学习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段立新;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5 李忠军;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与大学生政治价值观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王贤卿;网络传播环境下的道德建设[D];复旦大学;2005年
7 魏饴;大学素质教育与教育回归人本[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8 朱燕;美国大学生学术不端的防治研究[D];北京大学;2008年
9 许瑞芳;社会变革中的中国高校德育转型研究(1978-2005)[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华桦;上海大学生基督徒的身份认同及成因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曾成义;大学生焦虑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2 胡凛;大学生自杀倾向的心理预防和干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3 王卫一;大学生职业自我概念与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4 糜志雄;大学生学业生涯设计因素结构探究[D];苏州大学;2004年
5 赵静;信息商及其测度——以300名大学生测试为例[D];四川大学;2004年
6 余锡祥;江西省大学生压力反应特征的实证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7 门苗;论大学生政治文明教育[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8 高迎浩;大学生愤怒情绪及其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D];河南大学;2005年
9 阳柳青;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与社会比较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10 孙竟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索[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1663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21663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