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时期儿童教育略论
[Abstract]:During the Wei, Jin,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parents' upbringing and education of their children began with fetal education. During this period, government education was fashionable and abandoned. In order to make children have a bright future, many families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to family education, especially child education. The frequent wars during this period made people realize the importance of educating their children. The children of many eligible families are well educated.
【作者单位】: 河南师范大学图书馆;
【基金】:2010年河南师范大学博士科研启动资助项目
【分类号】:K235;G52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隆有;魏晋南北朝时期史学中的民族问题[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03期
2 郭书兰;史部独立与经籍分类体制的变革[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04期
3 陈德弟;;谈谈魏晋南北朝的私家藏书[J];文史知识;2007年05期
4 张勇;;论魏晋南北朝大乘佛教对妇女精神风貌的影响[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8年01期
5 孙芳芳;;道教对魏晋南北朝人鬼恋小说的影响[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6 张世敏;;魏晋南北朝山水文中的奇[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7 侯文军;;从一个特例看魏晋南北朝的避讳[J];云南档案;2010年01期
8 曾祥辉;;魏晋南北朝时期私人撰史盛行原因分析[J];考试周刊;2010年13期
9 史维生;;孙楚诗文用韵研究[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11期
10 黎子耀;;史学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新地位[J];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广瑞;;试述魏晋南北朝时期冀州地区的人口流动[A];燕赵历史文化研究之三·冀州历史文化论丛[C];2009年
2 梁伟;史玉明;谢智刚;王艳丽;;不同时期汉语散文的字同现网络之研究[A];第五届全国复杂网络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集[C];2009年
3 彭安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苏北开发及其影响[A];汉唐社会经济与海盐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王文娟;;魏晋南北朝时期教育史研究回顾与展望[A];建国六十年来六朝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李传军;;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谣言和谣言控制——魏晋南北朝社会史研究的一个新视野[A];魏晋南北朝史研究:回顾与探索——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朱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等级婚姻极其社会影响[A];江苏省六朝史研究会年会暨江南历史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晋文;;简论魏晋南北朝时期重农政策的继承与发展[A];建国六十年来六朝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张俊飞;;婚姻所见魏晋南北朝时期之胡化现象[A];建国六十年来六朝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常捷;;我国古代的儿童教育[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钟烂辉;钟子昂;;浅谈留守儿童教育[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一)[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黄晓华;天翼儿童教育基金成立[N];海南日报;2009年
2 仇惠栋;南京儿童教育展:家长挑花眼[N];中国贸易报;2009年
3 张志鹏;西方儿童教育与宗教的不解之缘[N];中国民族报;2009年
4 陈宏平;厘清儿童教育发展的历史脉络[N];中国教育报;2009年
5 记者 杜京;资助云南贫困地区儿童教育国际义卖活动在京举行[N];云南日报;2009年
6 实习生 孙远桃 本报记者 杜再江;威宁茨海儿童教育之痛[N];贵州民族报;2010年
7 实习生 陈烨 张彦超;儿童教育行业前景可观[N];中国商报;2011年
8 记者 崔立勇;儿童教育产品价高质低较普遍[N];中国经济导报;2011年
9 小张;儿童教育 应从母亲抓起[N];铜川日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高琴;树儿童教育第一品牌 引风险投资拓宽市场[N];证券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柏青;魏晋南北朝养生学术思想研究及其养生术应用辑要[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2 张焕君;魏晋南北朝丧服制度研究[D];清华大学;2005年
3 王喜海;论回归童年的儿童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4 马晓乐;魏晋南北朝庄学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5 张悦;从《三国志》、《洛阳伽蓝记》、《水经注》看魏晋南北朝汉语双音合成词的发展及演变[D];山东大学;2006年
6 汪军;魏晋南北朝的艺术批评[D];东南大学;2005年
7 陈惠虹;论蒙台梭利体系之感觉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金霞;两汉魏晋南北朝祥瑞灾异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
9 李小花;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对科学的影响[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10 伍成泉;汉末魏晋南北朝道教戒律规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微;论魏晋南北朝时期观音信仰的特征及其影响[D];新疆师范大学;2008年
2 亓文香;从《世说新语》《搜神记》等看魏晋南北朝物量表示法[D];山东大学;2005年
3 周淑萍;论魏晋南北朝咏物诗[D];山东大学;2006年
4 吴捚萍;魏晋南北朝时期生态美学智慧初探[D];河南大学;2008年
5 张立军;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艺范畴—“自然”[D];辽宁大学;2009年
6 沈晓梅;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7 宋洁;魏晋南北朝法律的儒家化[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8 李谋超;魏晋南北朝时期人物画审美风格初探[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9 韩雪松;魏晋南北朝时期公文写作理论述论[D];长春理工大学;2006年
10 梁艳;魏晋南北朝时期楚辞的接受[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2393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22393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