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生管理论文 >

内蒙古地区大学生对心理咨询的预期

发布时间:2018-10-15 10:27
【摘要】:目的:调查内蒙古地区大学生心理咨询预期的现状。方法:用方便抽样法,选取内蒙古自治区3所大学680名不同年级、性别、民族的大学生。用心理咨询预期简表(EAC-B)和自编心理咨询经验调查表进行施测。结果:被试对"咨询师素质与技能"的预期高于对"来访者个人投入"的预期,P0.001;女大学生在对"咨询师素质与技能"上较男性大学生具有更为积极的预期(P=0.002),大学生对"咨询师素质和技能"的预期存在年级差异(P0.001),一年级高于二、四年级,二年级低于一、三年级。有直接咨询经验者(n=134)对"咨询师素质与技能"的预期低于有间接经验者(n=380)和无咨询经验者(n=166)(P0.001)。结论:内蒙古地区大学生对心理咨询预期在性别、年级和咨询经验方面表现出差异。在咨询师培训和咨询过程中应关注大学生的咨询预期并探索使其更为现实的方法。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expect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n Inner Mongolia. Methods: 680 college students of different grade, sex and nationality were selected from 3 universities in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by convenient sampling method. The results were measured by EAC-B and self-designed questionnaire of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experience. Results: the expectation of "consultant's quality and skill"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visitor's personal input" (P0.001).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had more positive expectation of "consultant's quality and skill" than male students (P0.002). There was grade difference (P0.001) in students' expectation of "consultant's quality and skill", and the first grade was higher than the second grade. Fourth grade, second grade below first grade, third grade. The expectation of "consultant's quality and skill" was lower in the patients with direct counseling experience (nng134) than in those with indirect experience (NN380) and without counseling experience (NN166) (P0.001). Conclusion: there are differences in gender, grade and counseling experience among college students in Inner Mongolia. In the course of consultant training and consultation,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college students' expectation of consultation and explore ways to make them more realistic.
【作者单位】: 内蒙古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教学研究部;美国密苏里大学-堪萨斯城教育学院;内蒙古农业大学理学院;
【分类号】:B84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江光荣,王铭;大学生心理求助行为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3年03期

2 侯志瑾;周司丽;马殙;;北京市大、中学生对心理咨询预期的初步调查[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9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余晓敏;大学生心理求助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小华;;论大学生心理求助及其培养[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11期

2 李艳红;;当前高校心理咨询的特殊“供求矛盾”探析[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06期

3 张永飞;;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的对策与思考[J];成功(教育);2011年01期

4 郝志红,梁宝勇,邵秀巧;寻求专业性心理帮助的预测因素研究的综述[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5年01期

5 张子良;范华英;;高校大学生心理状况的调查与对策[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1年09期

6 文美荣;;当前大学生心理求助行为探讨[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9年10期

7 张廷朝;;大学生心理求助行为分析及应对策略[J];纺织教育;2010年03期

8 高东;;大学生心理咨询的求助行为调查[J];华夏医学;2009年04期

9 王春晖;鲜浩;;关于建立贫困生心理健康互助策略研究[J];消费导刊;2009年15期

10 李晶晶;雷湘竹;;质性研究视角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魏爱棠;;浅析中国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服务的内涵[A];福建省社会学2006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赵海信;梁宇颂;;大学生心理危机根源探索及预防策略[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研究——第八届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3 段兴华;段昌明;张惠;解云;;内蒙古地区大学生心理咨询预期研究[A];培养创新型人才、推进科技创新、推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内蒙古自治区第六届自然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11年

4 李翠云;;大学生心理求助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A];培养创新型人才、推进科技创新、推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内蒙古自治区第六届自然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11年

5 王会丽;曹成刚;;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健康与求助行为决策模型[A];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研究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赵崇莲;广东省高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构建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蔡雅琦;心理咨询与治疗费用知觉[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鹏;警察寻求专业心理帮助意向与心理疾病污名关系的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2 赵国香;大学生自杀“守门员”的培训及培训效果的评价[D];暨南大学;2011年

3 罗婷婷;初中生学业求助回避成因的初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4 胡阳;叙事心理治疗在我国高校心理辅导中的应用[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汪海红;江西省大学生网络心理咨询态度与行为调查[D];南昌大学;2011年

6 李宇;中职教师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的状态及关系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7 余晓敏;大学生心理求助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8 孙远;重大社会生活事件后大学生的应激障碍及应对策略[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9 邹凤梅;高校全员参与大学生自杀预防和干预模式的探索[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10 曲晓丽;心理咨询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效结合之探索[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史马力;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分析与思考[J];安康师专学报;2004年01期

2 李先锋;公众对心理咨询的心理误区访谈启示[J];健康心理学杂志;1999年02期

3 王敏,刘国秋,李明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J];莱阳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4 王淑兰;;十二所院校大学生精神病的心理学研究[J];青年探索;1991年02期

5 范存欣,马绍斌;大学生心理健康测查结果的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1998年04期

6 范存欣,马绍斌,林汉生,王惠苏;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逐步回归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1年03期

7 郑全全,陈树林,郑胜圣,黄丽君;中学生心理应激的初步研究[J];心理科学;2001年02期

8 夏勉;江光荣;;归因、自我效能和社会容认度对心理求助行为的影响[J];心理学报;2007年05期

9 江光荣,王铭;大学生心理求助行为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3年03期

10 梅锦荣,隋玉杰,曾建国;大学生的求助倾向[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8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月斌,吕彩萍;大学生心理咨询与跨世纪人才培养[J];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4期

2 王军,王艳华;谈大学生心理咨询间题[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1995年S1期

3 杨月斌;大学生心理咨询与跨世纪人才素质[J];思想.理论.教育;1996年12期

4 胡金莲,李辉,余江;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1996-2004)综述[J];云南电大学报;2005年02期

5 冯翔;;调查显示:半数大学生交际困难占心理问题首位[J];成才之路;2007年18期

6 张萍;;在校大学生心理咨询问题类别分析[J];社会心理科学;2005年01期

7 董聪敏;;对大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心理素质[J];教育与职业;2009年32期

8 郭三清;;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对策——心理咨询[J];应用心理学;1989年04期

9 孙兴洋;大学生心理咨询与心理保健[J];建材高教理论与实践;1999年02期

10 李明忠;学生事务管理下的美国大学生心理咨询[J];中国青年研究;200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责任在肩头,希望在前方——吉林省大学生心理咨询20年回顾与展望[A];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C];2010年

2 李冬梅;武迎宏;王守军;;感染患者标本送检率横断面调查分析[A];中国医院协会第十五届全国医院感染管理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08年

3 蔡晓懋;;大学生心理咨询预约接待的技巧探讨[A];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C];2010年

4 ;前言[A];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C];2010年

5 杜拥平;;略论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面临的新问题[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6 王玉龙;范佳进;董家曙;毛振中;赫琳;翟浩瀚;王玉珍;;深圳市肢体残疾人横断面调查准备工作的分析[A];中国医师协会第二届康复医学论坛、中国康复医学会第四届青年学术会议、北京康复医学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7 葛操;宋俐娟;;人际协调疗法在大学生心理咨询中的应用[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8 霍绍周;付安洲;郭兰;刘陈陵;;大学生心理咨询的文化思考[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9 李夏明;束冬兰;伍冀湘;;两次横断面调查数据分析[A];中华医院管理学会医院感染管理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医院感染管理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2年

10 ;后记[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兰玉秀;大学生心理咨询悄悄火[N];法治快报(广西政法报);2004年

2 通讯员 刘文初 丁晓津 程如瑾;给心灵输氧[N];湖北日报;2010年

3 实习生 李蓉 本报记者 庄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亟待加强[N];吉林日报;2005年

4 本报通讯员  王军云 本报记者  张丽辉;让大学生的心田洒满阳光[N];河北日报;2006年

5 罗红卫 本报记者 姚文滨;精心构筑大学生心灵家园[N];江西日报;2007年

6 实习生 王媛媛邋记者 黄雪英;心理咨询走进社区[N];自贡日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张红梅;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把脉”[N];呼和浩特日报(汉);2005年

8 本版编辑 郭松民 海云;大学生的抑郁痛在社会的胸口[N];民营经济报;2006年

9 刘建昌;挥洒甘霖育新蕾 春华秋实谱华章[N];伊犁日报(汉);2007年

10 姜锦铭;部分大学生心理危机调查[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方卫纲;尿酸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及相关机制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9年

2 徐俊杰;开远市暗娼人群HIV/STIs发病率的前瞻性队列研究[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8年

3 关玉明;儿童单纯性肥胖对心血管的影响及高危因素分析[D];复旦大学;2004年

4 夏冬艳;中国南方地区膳食结构与代谢异常疾病关系的初步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4年

5 邹韶红;夫妻暴力社会心理高危因素及其预防性心理干预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6 杨世昌;儿童受虐量表、儿童被忽视量表的编制及信度效度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7 罗鸣春;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现状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8 何海燕;肿瘤化疗消化道症状负荷的评估工具构建和临床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1年

9 曾志嵘;高等医学院校教师教学行为现状及其对教学质量影响的流行病学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6年

10 廖苏苏;婴幼儿精神发育影响因素及干预效果评价[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惠;内蒙古地区大学生心理咨询预期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0年

2 钟梅;岭南地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中医证候分析[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年

3 艾明;重庆市大学生自杀未遂及相关因素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8年

4 温洪波;医学新生多项人格特征的调查分析及应对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5 原蓉霞;罗夏墨迹测验在大学生心理咨询中的应用探索[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史永红;江苏省丹阳市中职学校体育现状的调查与分析[D];苏州大学;2008年

7 张楠;护士工作倦怠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8年

8 徐文竹;行为心理因素对威海市居民门诊服务利用的影响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9 朱妍;原发性高血压病的痰瘀互结毒损心络证类流行病学调查[D];中国中医科学院;2007年

10 张金莉;新疆喀什夏普陶勒乡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病变及HPV16感染的调查研究[D];石河子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2722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22722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769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