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生管理论文 >

当代中国乡村教育的主要问题及思考

发布时间:2018-10-15 10:26
【摘要】:乡村教育是中国教育事业中最为重要的部分之一,能否搞好乡村教育直接关乎中国教育事业未来能否走向健康。目前,中国乡村教育中存在诸多问题,例如"普九"留下的"后遗症",课程资源缺乏适应性,乡村本土精神和文化的严重缺失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乡村教育的正常化发展,必须引起我们更多的关注。
[Abstract]:Rural education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arts in Chinese education. At present,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rural education in China, such as the "sequelae" left by "Pujiu", the lack of adaptability of curriculum resources, the serious lack of rural local spirit and culture, and so on. These problems seriously affect the normalization of rural education. More attention must be paid to it.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教科所;
【分类号】:G52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少波;略论非合理性政府行为与政府成本刚性[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2 王晓伟,刘晓媛,陆朝晖,罗明英;新疆与发达省区农业发展的比较及启示[J];安徽农业科学;2004年04期

3 陈宏珍;影响农民增收的政策因素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4年06期

4 李永乐;莫媛;;试析城市化与耕地面积变化的关系[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1期

5 李启宇;张文秀;;四川省粮食单产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5期

6 包先建,付文林;论安徽经济增长中的产业结构演变[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7 方青;多元 平等 综合 渐进——我国城市化发展战略[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8 郑杭生,陆益龙;转型的初级群体与社会安全问题[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9 王永华;建国以来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演变的历史考察[J];鞍山钢铁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10 张俊领;郑州在中部崛起中的战略目标定位[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石宝军;电子文献研究[D];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2001年

2 田秋生;中国通货紧缩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01年

3 江龙;政府经济的监督理论分析与制度安排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2年

4 张学敏;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5 余鸣;中国畜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2年

6 邱世明;复杂适应系统协同理论、方法与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7 王大超;转型期中国城乡反贫困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8 沈宗范;中国经济增长的因素以及外资的作用[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9 王征南;中国饲料产业发展政策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3年

10 胡虹文;农业技术创新的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乔梁;中国农村个体经济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2 姚利民;构建我国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1年

3 吕伟生;加入WTO后,我国勘察设计行业面临的挑战机遇及调整对策研究[D];重庆大学;2001年

4 王吉明;学生公寓建设产业化经营模式研究[D];重庆大学;2001年

5 肖群英;北京爱家纺织公司企业发展战略[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6 李进;国际直接投资与自然环境[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7 陈智;中国乐凯胶片集团经营战略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8 熊丽英;贫困文化和文化贫困[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9 魏彦莉;区域创新能力理论分析与实证应用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2年

10 奂平清;农村社区社会资本状况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铁芳;;乡村文化对现代教育的启示与思考[J];江苏教育;2011年11期

2 刘莉萍;;乡村初任教师文化认同的思考[J];教学与管理;2011年24期

3 焦彦蕊;冯文全;;关于我国乡村教育危机的教育哲学思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年08期

4 杨曙明;;江苏乡村教育调查报告[J];江苏教育;2011年11期

5 肖正德;;城镇化进程中乡村教师生存境遇与改善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11年08期

6 李红婷;;依附与控制:族塾义学时代的乡村学校与社区关系——以湖南大金村为例[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1年04期

7 ;人民教育家徐特立[J];师道;2011年06期

8 杨昌洪;;中陶会生活教育行动讲师团西进贵州[J];生活教育;2011年17期

9 李志文;;谈陶行知的民主教育思想[J];教育艺术;2011年06期

10 周俐;;生态区域观对农村教育及文化建设的启示和建议[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丽;;清末民初乡村教育落后的原因及启示[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吕云飞;张光辉;苗磊;;“乡村教育”运动思潮原因浅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3 张建仁;;论陶行知的乡村教育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4 王惠卿;;学陶师陶 改革乡村教育[A];纪念福建省陶行知研究会成立20周年——陶研优秀论文集[C];2004年

5 ;前元庄乡村教育考察报告[A];小村庄大教育——前元庄实验学校改革之路[C];2005年

6 刘军;莫志斌;;傅葆琛乡村教育思想初探[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7 魏峰;高海燕;;简论陶行知的乡村学校管理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8 张惠娟;;浅议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9 郑起东;;近代华北的乡村教育[A];华北乡村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10 李汝信;田贵明;;办好乡村教育 立志乡村改造——来自师范教育和农村教育综合改革试点桥沟学校的调查报告[A];97年中陶会师范教育与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山西现场研讨会论文集[C];199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铁芳;文化破碎中的乡村教育[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7年

2 钟发全;乡村教育,否定之中的超越[N];中国教育报;2009年

3 陈文芳;逃离与回归:乡村教育重建如何才可能?[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4 彭兴庭;敬哉,乡村教师!痛哉,,乡村教育![N];重庆日报;2005年

5 风痕;爱普生爱心课堂点亮乡村教育希望之光[N];大众科技报;2008年

6 ;呵护正被淹没的乡村教育价值[N];人民政协报;2010年

7 邓红岩 记者 高学冬;庆安 集中办学均衡乡村教育[N];黑龙江日报;2010年

8 记者 傅刚 王希 林艳兴;赣南老区:一个乡村教育的“圆梦空间”[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9 ;乡村教育走出荒漠唯有依靠反哺[N];南方日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张莹莹 段永华;学校撤并后的求学困境[N];云南政协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杨娟;苏南乡村教育研究(1905-1937)[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闫引堂;国家与教师身份[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杨晓军;区域视野中的乡村、学校与社会[D];吉林大学;2009年

4 许庆如;变革与传承:近代山东乡村教育研究(1901-1937)[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5 李红婷;无根的社区 悬置的学校[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6 张济洲;文化视野中的村落、学校与国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李海云;新教育中国化运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崔玉婷;邹平教育模式与延安教育模式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芳;乡村学校的衰落与乡村教育的发展[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2 汪海霞;梁漱溟乡村教育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3 杨金红;新时期乡村教育管理模式改革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4 郑艳萍;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5 袁方成;财政短缺下的乡村教育[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6 李R

本文编号:22722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22722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ebb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