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生管理论文 >

对提升四川藏区学校软实力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8-11-15 07:19
【摘要】:高质量的学校教育对四川藏区保持社会稳定、实现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现阶段四川藏区学校教育正面临着寺庙教育、相对发达地区学校教育和藏区学校教育超越自我这三种挑战。在四川藏区学校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硬实力的基础上,采用教育本土化、建立良好的学校公共关系、建立"教育优先区"和提高教育管理者的素质等措施可以进一步提高学校的软实力,使四川藏区学校能在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减少教育资源浪费、维护社会稳定团结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Abstract]:High-quality school education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maintain social stability and realiz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Sichuan Tibetan area. At present, Tibetan school education in Sichuan is facing three challenges: temple education, relatively developed school education and Tibetan school education surpassing self. On the basis of the fact that schools in Sichuan Tibetan area have already possessed certain hard strength, they have adopted education localization to establish good school public relations. Measures such as establishing "priority areas for education" and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administrators can further enhance the soft power of schools, enable schools in Sichuan Tibetan areas to train more high-quality talents and reduce the waste of educational resources. We will play a greater role in maintaining social stability and unity.
【作者单位】: 四川民族学院;西南民族大学政治学院;
【基金】:四川省教育厅青年基金项目“对甘孜州自发异地择校的研究”(07SB006)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G5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张雪梅;;四川藏区藏传佛教现状调查[J];西北民族研究;2006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豪才;宋功德;;认真对待软法——公域软法的一般理论及其中国实践[J];中国法学;2006年02期

2 盛冰;社会资本、市场力量与学校变革[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3 苏长和;;中国的软权力——以国际制度与中国的关系为例[J];国际观察;2007年02期

4 陈晓恬;王伯伟;;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对大学校园规划的影响[J];华中建筑;2006年07期

5 叶虎;;全球化进程中的软权力与中国大众文化传播[J];江淮论坛;2006年05期

6 韩艳;;现代校长的公关意识和公关活动[J];教学研究;2006年01期

7 侯蔚;姚春雷;;从“管治”走向“善治”[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6年04期

8 金绍荣;王德清;;“家长代言人”制度:家校沟通与合作的有效途径[J];教学与管理;2006年08期

9 孙孝花;谈美国家长参与学校教育[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年06期

10 王强;单中惠;;西方中小学社会化管理及其对我国中小学管理改革的借鉴意义[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5年1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荣日;制度变迁中的权力博弈[D];复旦大学;2006年

2 赵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功能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涂怡超;美国基督教福音派及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D];复旦大学;2007年

4 胡传荣;国际关系的女性主义观照:权力、冲突与发展问题的社会性别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5 张雪梅;诸神的居所—西部中国的信仰社区[D];四川大学;2007年

6 鲁柏祥;基于知识的国家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7 叶青;伊斯兰教与后冷战时期中东国际关系中的双重认同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8 陈晓恬;中国大学校园形态演变[D];同济大学;2008年

9 余锋;WTO决策法律制度的民主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10 李仲天;全球传播语境中的国际舆论调控[D];中国传媒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娟娟;家长、社区人员在现代学校管理中角色与职能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2 王媛媛;县域基础教育城乡发展差异及对策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5年

3 解瑞红;社会学视角中的校长资源观[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4 马天宇;左手&右手[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张明明;现代学校公共关系管理梯度模型建构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孙孝花;从“局外人”到“局内人”[D];浙江师范大学;2005年

7 华荷锋;高校学生社区建设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8 王静;社区环境的优化与学校德育[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9 石贤泽;国际关系理论视野下的中国和平崛起[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10 姜婧;课程改革背景下校长角色的转变[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勇;阿贡活佛帮助四川藏区办教育[J];中国西藏(中文版);1996年01期

2 涂文涛;姜树林;王嵩建;傅明;胡方钰;章筠;张筠;曾小燕;黄琳;黄莹;;开天辟地行创举 誓为藏区育英才——四川省实施藏区“9+3”免费教育计划观察 深情寄语[J];中国西部;2011年10期

3 邓锦;;关于推进四川藏区教育信息化的思考与建议[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年12期

4 王涛;四川藏区教育投入不足的对策思考[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5 ;在职教员兼搞私塾,破坏了学校教育[J];外国教育研究;1976年05期

6 宓平琪;;日本儿童所处的环境[J];外国中小学教育;1985年03期

7 计琳;李文萱:细微之处见真功[J];上海教育;2004年24期

8 刘长海;美国品格教育质量标准介绍[J];基础教育参考;2005年03期

9 王云飞;先秦儒家若干教育范畴探析[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10 王海燕;;网络增强型教学实施效果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05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秦玉友;;农村小规模学校教育资源使用效率衰减问题研究——以中南某县为例[A];2010年农村教育高端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胡俐;;构建服务网络 打造生命学校——民办学校教育管理与服务雏议[A];中国民办教育家优秀论文集[C];2006年

3 具滋Q;;韩国教育机构评价的演变与展望[A];北京论坛(2011)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传统与现代、变革与转型:“教育传承与创新”教育分论坛论文及摘要集[C];2011年

4 王亚然;;德育视角下的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鲁克成;;创造教育的大众化[A];国际创造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6 周学政;;现代化教育:理论、科学与学科[A];现代化的特征与前途——第九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1年

7 刘继和;米佳琳;陈芳芳;;发达国家和地区教师能源教育政策及启示[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8 柯晓扬;袁忠霞;林琳;;美国学校咨询标准及其启示[A];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C];2010年

9 陈丁和;;心理健康视角下的校园文化建设[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全国心理咨询师大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占民;发挥学校教育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N];青岛日报;2006年

2 程方平;让孩子得到心悦诚服的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5年

3 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政府教育督导室 刘玉江;新课程改革与校长角色定位[N];中国教育报;2007年

4 周静文;两条“吃苦”新闻的警示[N];新华日报;2006年

5 记者 赵婷;小学初中每班不应超过40人[N];北京日报;2005年

6 城区五一路小学 陶河清;对“和谐校园”的思考[N];长治日报;2005年

7 夏莲花;家校沟通障碍在哪里?[N];文汇报;2006年

8 巴山;应将民俗文化纳入学校教育[N];中国文化报;2011年

9 ;从“小古辍学”说起(下)[N];中国教师报;2003年

10 本版撰稿 记者 吴俊斐;学生寄宿出现低龄化现象[N];金华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邵陵;反省与求证:四川藏区教育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2 张俐蓉;信息技术与学校教育关系的反思与重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李家成;关怀生命[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4 钟以俊;美学视野中的学校教育及其变革[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5 邓旭;四川藏区可持续发展战略及教育问题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6 姜月;遮蔽与解蔽[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田道勇;可持续发展教育理论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周志平;学校教育中的知识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王彩霞;二十世纪中国学校校训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王琴;学校教育中师生冲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汉珍;丁丁为什么在家上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杨明朝;梁漱溟的教育思想(1915-1945)[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3 刘朝晖;城市流动人口子女教育调查与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4 冯绮云;我国目前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D];北京师范大学;2008年

5 马丽燕;宗教对学校教育的影响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6 王芳;学校服务社区的功能缺失与对策[D];吉林大学;2009年

7 关玉芝;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育与未成年人道德人格培养的关系[D];南昌大学;2008年

8 吴继军;明代学校教育及其功能的拓展[D];西南大学;2009年

9 林海玲;中美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比较[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10 刘玉侠;学校考试与学校教育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3325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23325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c67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