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学科:一种客观存在的知识体系
[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echnology, technology knowledge, technolog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iscipline. On this basis, it clarifies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technology discipline, and then puts forward the important significance of developing technology discipline.
【作者单位】: 上海电机学院高等技术教育研究所;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上海电机学院;
【基金】: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研究”专项一般项目“技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证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10JDGC008),主持人:夏建国 上海电机学院重点建设学科资助项目成果之一(项目编号:06XKJ05),主持人:夏建国 上海市重点学科“职业技术教育学”成果之一(项目编号:79003099),主持人:石伟平
【分类号】:G4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朱今;作为社会技术的综合集成方法[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5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钱雯;;文化诗学:理论、方法及局限[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2 杨春芳;福柯话语理论的文化解读[J];安康师专学报;2005年04期
3 陈曦;;都市报社会新闻报道的三大失衡[J];今传媒;2007年02期
4 任辉;;知识的属性与知识分子的功能论略[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5 陈芳;权力与话语:意识形态对翻译实践的操纵[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4年01期
6 陈嘉映;论近代科学的数学化[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7 毛宣国;中国美学史的研究对象与方法[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05期
8 魏忠,邓高峰,孙绍荣,叶铭;信息安全管理集成原理探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2年14期
9 苏萍;谈李凌的音乐批评风格[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10 江河海,李有贵;论技术与社会的互动[J];科技导报;200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海峰;冯艳飞;李必强;;集成论的基本原理[A];Systems Engineering, Systems Science and Complexity Research--Proceeding of 11th Annual Conference of Systems Engineering Society of China[C];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闫宏秀;技术进步与价值选择[D];复旦大学;2003年
2 刘永谋;福柯的主体解构之旅[D];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
3 李波;审美情境与美感[D];复旦大学;2005年
4 周葆华;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历史考察[D];复旦大学;2005年
5 张健;新闻自由与经济自由的和谐与悖谬[D];复旦大学;2005年
6 刘黔敏;德育学科课程:从理念到运行[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7 万力维;控制与分等:权力视角下的大学学科制度的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8 唐平;异常心理的哲学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9 邱国成;古代希腊的个人与自由[D];天津师范大学;2006年
10 焦亚东;钱钟书文学批评的互文性特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耀懿;长江流域水资源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相关性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3年
2 冯浩斌;浅析“思想现象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3 任海宾;论教科书话语[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4 谭同学;乡镇机构生长的逻辑[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5 张荣;从理性选择到感性体验[D];吉林大学;2004年
6 尹小玲;走近边缘[D];西北大学;2004年
7 李赫;元教育技术理论探索[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8 计湘婷;后现代观的小学教师教育[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9 郭穗娟;信息时代的话语霸权与电子民主[D];福州大学;2005年
10 谭波;美国当代女性主义艺术理论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克胜;;对高中技术学科学业水平测试有效性的思考及建议[J];中小学电教;2010年Z1期
2 王克胜;;对高中技术学科学业水平测试有效性的思考及建议[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0年04期
3 陈凯;;特定语境中的信息技术概念的把握[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0年01期
4 徐大真;禹平;;职教视野中基于技术知识传递的抛锚式教学[J];职教论坛;2010年09期
5 刘晓保;夏建国;;技术本科院校学科建设初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年02期
6 潘伟;;对当代职业技术教育多重特性的探析[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0年07期
7 杨金红;邹艳;;技术学科教师教学行为规范的实践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年32期
8 柳淑美;;教师在学科教学中分担信息技术课程相应模块教学的探索[J];硅谷;2009年02期
9 乔佩科;;技术知识的特性及其对技术教育的启示[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10 高建君;;眼界 学科素养的灵魂——对开阔信息技术学科眼界的思考[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康文虎;高友祥;;遵循司法鉴定规范 恪守法医职业道德[A];中国法医学会全国第十三次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李海南;;顾客成熟度在按订单制造供应链中的应用[A];Proceedings of 20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emiconductor Laser and Photonics (ICSLP 2010)[C];2010年
3 张文红;张骁;赵亚普;;什么影响了产品创新:技术还是市场?[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4 赵正国;;论技术发明与技术创新[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5 袁健红;龚天宇;;复杂技术系统背景下技术体制的新解[A];第六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许为民;崔政;张立;;创新范式转换的影响因素分析[A];第六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张改珍;;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挑战专利的意义——兼论专利对技术发展的负面影响[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8 李军;何剑;;中国农村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A];Proceedings of 2010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Technology and Training(Volume 8)[C];2010年
9 穆继亮;张文栋;熊继军;闫晓燕;;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A];2010中国仪器仪表学术、产业大会(论文集2)[C];2010年
10 邓焱;王雪;;虚拟仪器大赛和创新人才培养[A];2010中国仪器仪表学术、产业大会(论文集2)[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通讯员 杨志成;沙湾县举办采棉机驾驶员培训班[N];塔城日报(汉);2011年
2 朱树群;南丰农村党员“引帮带”促农增收[N];抚州日报;2011年
3 周文华 记者 张旗;全军信息化建设专题宣讲团赴第二炮兵宣讲[N];解放军报;2011年
4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 郭勇;2010年食品科学技术学科发展研讨会在京召开[N];中国食品报;2010年
5 本报通讯员 黄带斌;宿松:“共享工程”进行时[N];安庆日报;2010年
6 李海艳;道虎沟乡科技培训助力产业发展[N];承德日报;2010年
7 通讯员 爱国 怀谦 卓莹 王婷;胡集镇发展巾帼瓜棚近百个[N];济宁日报;2010年
8 通讯员 张文启;三里河乡四措并举抓好麦播生产[N];驻马店日报;2010年
9 贝达;中国IT业需要企业架构师[N];建筑时报;2010年
10 陈冬亮;工业设计:与市场需求对接[N];中华工商时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秀芬;产学合作推动模式与创新绩效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2 王岩;跨国公司R&D活动对中国国家创新系统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0年
3 李坤;装备产品开发中的技术整合与再利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李莅;全球价值链中后发国产业的技术跨越[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0年
5 司云波;面向企业技术能力提升的校企技术转移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6 董芹芹;企业研发联盟技术学习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7 汤长安;基于网络的高技术集群企业技术能力成长与演进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8 王卫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朱亚丽;基于社会网络视角的企业间知识转移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10 刘斌;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技术学科课程建设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聂超;中外企业技术联盟对中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影响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2 田变肖;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高中信息技术(必修)学生学业评价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周任;A公司技术型并购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金苗苗;基于Google服务的初中信息技术校本教材的开发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5 崔政;基于分布式认知的开放式创新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6 张辉;信息技术课程探究式学习设计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刘倩;农安县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与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杨晓;合作创新企业间知识转移绩效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广西工学院;2010年
9 王巧雁;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董芳姝;装备制造企业技术链构建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4704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2470473.html